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时刻,我们迎来了2003年元旦。元旦过后不久,党中央就召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紧接着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乡镇企业专业工作会议也隆重召开。三个会议贯彻十六大的精神,对今年农村工作、农业工作和乡镇企业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我们乡镇企业战线的同志,尤其是乡镇企业广大财会、统计、审计人员,一定要立足本职、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与落实这三个会议的精神,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国民经济有了…  相似文献   

2.
这次全国乡镇企业专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安排好今年乡镇企业工作的要求,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部署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1997年以来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回顾(从略)(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市农业工作成绩突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从去年开始,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全国各地都在加速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种养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高档次、高附加值、安全、卫生的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二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WTO,对我们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入世后国内…  相似文献   

4.
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普查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是为了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掌握我国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距今已十年了,十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实施第二次农业普查。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农业资源状况。制定科学的粮食生产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田萍 《民营科技》2005,(3):14-16
农业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全国几万家涉农企业、公司和农业可谓是唇亡齿寒,而农字头上市公司业绩的好坏则完全可以看成是农业发展的“景气表”。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把农业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进入了历史性的发展转折期。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上,每年都要出现4个热点:一是北京农业博览会:二是全国农产品交易会:  相似文献   

6.
滕玉龙  张俊华 《活力》2011,(1):53-53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这个基本精神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作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和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乐强  王瑞坤 《数据》2008,(6):62-63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着眼于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关注了“二场、三室”、“三清、三化”和“五通”、“六改”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2002年已经过去,这是有着历史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推进,全国乡镇企业继续调整结构、创新体制、增强素质,又迈出了新的步伐。2003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天,工作在全国乡镇企业战线的局长们聚集一堂,共商乡镇企业落实十六大精神的思路和措施,对做好2003年乡镇企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杜青林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部署。宗锦耀同志要为会议做工作报告。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落日,霞光万道,刚刚隐去。21世纪的朝阳喷簿而出,普照人间。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和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农村、农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头等重要的大问题。党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指出:“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促使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步发展。”在2001年伊始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期间,于1月5日和6日,又召开了全国乡镇企业专业工作会议。这…  相似文献   

10.
蔡红 《新疆财会》2003,(6):36-37
农业和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基本问题,其本质是农民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农业金融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城市金融相比,我国农村金融还相当落后,还存在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缺乏等许多问题。2001年我国贷款余额为11.2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王秀梅 《经济界》2002,(3):49-50
中国加入WTO,给农业带来了机遇但更带来了挑战。本文就浙江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来探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希望能够对我国其他省份的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1.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浙江农村经过经济体制改革,普遍推行了以家庭经济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政府针对当时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十分单一这种状况,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首先是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其总趋势是粮食产值在种植业产值中比重逐渐下降,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产值比重…  相似文献   

12.
白祥和 《活力》2013,(3):10-11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更是深入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关键一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主线,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主攻重点,着力在促生产、增收入、强基础、上科技、惠民生、添活力上下工夫.努力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力争全省实际粮食产量达到130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具体要做好“八个着力”。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农村的资金缺口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到2005年末农村人口总数量7.4544亿,占比57%。当前农村收入滞后于城市平均水平:到2006年农村人均收入为3587元,为城镇人均收入的1/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2.0,中国是其中之一。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省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14万人,填报普查表1231.7万张。通过普查,掌握了我省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富余状况调查(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富余状况调查是一项十分繁复、困难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许许多多难以解决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廓清诸多其他因素,从现实情况出发推定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数量:其次,对林业、牧业、渔业全面调查测算,确定农村劳动力林、牧、渔三业具体就业人数:再次,着眼秋季,以主产作物、主产地区为依据,兼顾多种情况,综合选点,抽样调查,测算农村劳动力的耕作能力,从而确定农村劳动力的农业需求数量;最后,从农村劳动力资源实际数量中扣除林、牧、渔、农四业就业人数,从而得出全省农村劳动力富余总量。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并通过示范加以推广,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自1996年10月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以来,在各地方、各部门的努力下,我国农业标准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促进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发展乡镇企业、建立股份合作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好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步棋,创立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小城镇已成为城乡联结的桥梁,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农村剩余劳动的蓄水池,农民生活提高的保障,农村社会进步的基础。因而,以发展小城镇为突破口,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一、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同其他经济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约达1.5亿人左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供给的可持续性增长与劳动力需求的有限增长的不平衡造成的。这种不平衡长期存在,只不过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劳动力被限制在农村,问题没有表现出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问题便暴露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短缺经济现状得到改变,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它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控制农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二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一个途径是在农村地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第二个途径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农户是最基本的经济单位,要求劳动力转移的效益最大化;农村基层政府所要求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和基本规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约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目前全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全国有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照此计算,除了已转移的1亿多外,全国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3亿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3.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对我国以往农村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价值,因此潜在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统计工作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对农村经济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为适应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的需要,不断采取措施强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全国自上而下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各地区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制度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纷纷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统计和农村统计的措施和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