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Z旗的实地调查,分析了目前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因素,认为农民个人及家庭状况,农村医疗机构状况,合作医疗制度和政府推行合作医疗的宣传方式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淼 《山西农经》2020,(8):43-43,45
以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参合农民为调查主体,了解地区新农合实施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以及直接受益者对该制度的看法和评价。采用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影响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新农合制度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从北京郊区农民的需求、参与、认知和获益情况四个方面,通过probit模型具体分析了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及影响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在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区,农民参与程度较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有助于农民就医.京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参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身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也影响了一部分农民的参与,相对其他险种,较低的报销比例及烦琐的报销程序可能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武萍  洪霞 《农村经济》2012,(9):57-6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辽宁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低保障、广覆盖"的政策目标。在覆盖面问题解决后,如何提高保障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保障水平的关键就是筹资水平。本文通过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及构建的调整模型,运用统计年鉴数据,预测出不同政策目标下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和个人出资比例,并对各自出资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辽宁省4个县的农民为对象,从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讨论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性,并采用概率单位模型(Probit)对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主要受报销比例、封顶线等给付水平的影响;此外,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以及报销手续的繁杂程度也是影响农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合理确定报销比例与起付线,简化报销手续,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参与行为与参与意愿是有一定区别的,两者之间也并非完全对等。通过对陕西省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与意愿情况的调查,发现虽然旬阳县的参与率很高,但参与意愿比较弱。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因素包括农民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报销水平、补偿模式、医疗服务的提供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政府应该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在保持“高”的参与率的同时设法提高“强”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7.
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部四省12个县的调查数据,利用ordinal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性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同,但其福利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居住区自然环境、医药费报销总额、医药费负担减轻程度、健康状况改善程度和"应住院未住院"5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认同。即居住在平原地区、医药费报销总额越多、医药费负担减轻程度和健康状况改善程度越明显以及"应住院未住院"问题解决得越好的农民越倾向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性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反映了农民利益目标的即期性。提升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福利认同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农民当前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的实际收益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内蒙古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卫生服务设施基础薄弱、乡镇卫生院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农牧民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不高、报销金额比率不高等问题,并从完善新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优化农村牧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旨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惠民制度,从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运作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在对甘肃省定西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新农合中的筹资机制、“参合率”、农民参合积极性、监督管理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安徽省铜陵县的专题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的问题,如宣传不到位、筹资难、程序过于繁锁、报销范围局限等,概括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探索方法,主要是单病种限额付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窗口垫付(直补)及"双保险"模式.并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考建议,努力使更加公平、方便的新农合给农民带来最直接有效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济贡献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苏省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整体样本,基于江苏省农林厅2007年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贡献能力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对于经济贡献而言,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不如人意,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服务供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本文从医疗服务供给的特征出发,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村医疗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增强医疗机构的供给能力,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确保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对医疗服务供给方实施有效监管;实施有效的供方激励,促进医疗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构建适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试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中的资源配置、资金管理、农民的信任机制和监督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农民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完善资金的筹集、运营和监管机制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江南某省为例,从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组织化程度三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加以考察。实证研究发现:农民积极性较高,但缺乏自主性,农民理事会几乎没有作用;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性别、受益、政策和理事会作用的显著影响;农民的自主性受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族、受益和政策的显著影响;理事会作用受到农民受益和积极性的显著影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面临诸多困难,既缺乏人力支持,又没有组织依托,还受到政府政策失灵的不良影响。政府应重新定位农民理事会与村委会的职能边界,培育农民组织,为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苏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苏南发展情况的调查资料,描述和分析了苏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对现行的基本模式和对策进行了讨论,在些基础上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政策和干预要点,本文表明,农村经济发展后,农村合作医疗制订要积极适应农村居民医疗健康保障方向多层次的需求,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有效介入和积极支持,是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是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发生的主要诱因,这一行为还取决于被调查者自身和家庭禀赋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产权安全感知差异。研究结论:应该充分考虑异质化农户的行为差异,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并将就业能力提升、农地流转、住房保障、权益保护与宅基地退出制度安排有效匹配,从而进一步促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对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地调查资料入手,运用产权理论、企业治理理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提出了利益机制完善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兰英 《农村经济》2005,(11):70-7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完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广大农村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两年多的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政府对该项制度设计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问题制约着该项制度的推广和实施。本文对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