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建立的模型是D'Asprement和Jacquemin(1988)模型的一个扩展,它构建了两个企业在不确定情形下进行R&D竞争和合作的理论模型。模型的目的是解释不确定性如何影响研发效率,比较两个企业在R&D竞争和两种合作模式下技术投入水平、产量以及企业利润的情况。主要结论是企业的R&D研发(产量)水平总是随R&D成功概率的增加而增加的。当R&D溢出较大时,企业合作研发条件下的研发(产量)水平大于竞争条件下的研发水平,也大于联合实验室条件下的研发(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溢出效应、R&D合作及政府补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纠正技术研发的负外部性(溢出效应),政府一般可以选择3种政策工具,即专利制度、R&D合作以及政府补贴。对厂商进行R&D合作和向厂商R&D提供补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考虑3种博弈情况(即R&D竞争、R&D合作和垄断),当溢出率较小时,最优R&D补贴提高了R&D的水平、增加了研发产出和厂商利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溢出效应的视角对企业间的R&D合作加以分析,并在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我国企业间的R&D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上游及下游两个行业各有两个企业的情形,考虑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的溢出效应,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上游企业决定选择研发投资;第二阶段,上游企业选择中间产品产量;第三阶段,下游企业选择最终产品产量并在产品市场进行竞争。运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并就上、下游企业选择在研发上的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行业内部以及两个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大学与企业R&D合作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大学已逐渐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强化高校研发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要从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对近些年关于大学与企业之间R&D合作技术溢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为大学与企业R&D合作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6,(11):44-55
本文根据中国工业行业的特征,从垂直溢出效应和水平溢出效应两个维度研究了本土工业行业间研发资本要素对研发产出的溢出效应,分别以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产出的代理变量进行检验。本文把垂直溢出效应分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利用投入产出矩阵中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内在涵义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中国2003—2011年间33个工业行业的时空数据,寻找行业间两个维度的研发资本要素对研发产出溢出效应的特点。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专利授权数或是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活动产出的代理变量,研发物质资本投入的水平溢出效应十分显著,而垂直溢出效应呈现前向溢出不显著、后向溢出显著的非对称特征。在同样的模型框架下探索了研发人力资本对研发活动产出溢出效应,同时还考察了运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活动产出的代理变量,结果发现研发人力资本投入的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效应均显著,显示出一定的对称特征。本文解释了实证结果所对应可能的经济现象并以此得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经典的AJ模型,以RD的溢出效应为前提,以本土企业面临跨国企业竞争为背景,分析了成本异质性视角下的非合作RD和产品市场竞争两阶段博弈均衡。结果表明,低成本厂商(跨国企业)在成本缩减额和利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随成本异质程度的扩大而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由于R&D活动的经济外部性,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了一种使我国技术水平提升、R&D能力增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无锡国家高新区跨国公司R&D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并在考察跨国公司R&D机构基本情况、R&D主要特性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108,自引:4,他引:108  
本文采用6种计算外国R&D资本的方法和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首次就国际R&D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技术效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从这6种方法的比较中发现:当采用有缺陷的两种方法时,得到国际R&D溢出系数显著为负或者溢出系数为正,但不显著的结论;而采用其他的四种方法,能得到国际R&D溢出系数显著为正的结论。因此,从计算方法本身及其结论的比较来看,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促进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更可靠。同时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国内本行业R&D与其他行业R&D对行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阻碍作用。因此,加强与R&D投入比重较高的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以及提高国内自身的R&D效率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技术引进、研发外溢和二次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专利竞赛模型 ( patent race) ,探讨技术引进及其二次创新活动中技术引进费用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二次创新速度和市场均衡时参与该竞赛的厂商数目的决定。同时也分析了研发外溢效应对模型的冲击。文章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引进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是互补抑或替代关系需视两者相对大小而定。双方的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此外 ,随外溢效应的增强 ,整个参与竞赛的厂商数目和厂商应用性研发投入水平均趋于下降 ,但是整个社会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速度却趋于加快  相似文献   

12.
以创业板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行业领先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对同行业公司研发溢出效应的影响。同时,考察该影响在同行业公司不同动机(行业地位)和能力(融资约束)下的差异。研究发现,行业领先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与研发活动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且该影响对于行业地位高以及融资约束较低的同行业公司更为明显。进一步对研发投入阶段进行区分后发现,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对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关系的理论研究,提出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波动溢出的计量检验假说,并利用中国数据,运用多元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存在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显著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波动溢出的效应。这意味着,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具有提供有关预测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表明,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重要解释变量,其重要性不应被忽视。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减少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是降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显著降低的现实支持了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国外R&D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正外部性逐渐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外R&D基于何种路径溢出?其效果又如何?在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非物化形式4个方面来归纳相关研究成果的进展,并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3个方面对研究脉络演进作出简要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研发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竞争新战略的日益凸显,充分发挥研发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分析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实现形式外,还着重探讨了影响知识溢出效应产生的条件因素,并对我国强化知识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畅通创新链的首要前提,是科学认识嵌入创新链的不同类型企业所承载的创新功能差异及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利用2012—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授权专利的前向索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异质性研发行为,国有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基础研究创新功能,而民营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应用研究创新功能。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研发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与非发明专利申请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民营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作用大小在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间存在差异。由此,基于创新链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应引导国有企业优先布局高度依赖基础研究的科学领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充分发挥其创新促进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在共性技术研究领域展开协作,规避同业竞争所形成的创新抑制效应;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7.
畅通创新链的首要前提,是科学认识嵌入创新链的不同类型企业所承载的创新功能差异及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利用2012—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授权专利的前向索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异质性研发行为,国有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基础研究创新功能,而民营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应用研究创新功能。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研发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与非发明专利申请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民营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作用大小在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间存在差异。由此,基于创新链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应引导国有企业优先布局高度依赖基础研究的科学领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充分发挥其创新促进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在共性技术研究领域展开协作,规避同业竞争所形成的创新抑制效应;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tudies, in a two‐period model,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mong product market competitors on R&D levels. It argues that when firms' R&D decisions are strategic complements, in industries in which spillovers increase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a firm's R&D, both incoming and outgoing spillovers spur R&D in equilibrium. Outgoing spillovers can foster innovation even in a homogeneous‐product industry. In these industri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hould be such that facilitates knowledge diffusion. If firms have power in deciding the level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we show that a firm will choose to disclose its knowledge to its product market competitors.  相似文献   

19.
竞争、不确定性与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间结网合作与利己短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相一致。对此 ,目前经济理论已有所突破。较早的博弈论无名氏定理指出 ,只要有足够的耐心重复进行博弈就可能达到合作的效果。近来提出的网络形成理论则认为网络的形成及稳定完全依赖于结网的直接间接收益与成本的权衡。但是 ,它们都还不能反映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策略行为的影响 ,从而无法解释合作分享为什么会发生在硅谷那样竞争空前激烈、流动异常频繁的地方而在另一些得到政府扶持保护的地方却难现其踪。本文以硅谷为代表的自组织创新网络为研究原型 ,构造了一个基于企业复合实物期权创新合作行为的创新网络模型 ,从中得到了两点新的重要发现 :①与无名氏定理的要求相反 ,体现竞争压力和不确定性的急切感是企业间结网合作的必要条件 ;②能够实现最大增值的创新网络是不断更新的概率暂存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