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分税制所采取的集权化改革措施极大的改变了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和其最优化选择。由于面临的经济约束的不同,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更加趋于多元化,也更具隐蔽性,致使法定的预算安排根本不足以制约其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预算的约束是"软"的。为此,需要从纵向的财政体制和外部的制约机制等多方面的措施着手,逐渐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1994年分税制所采取的集权化改革措施极大的改变了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和其最优化选择.由于面临的经济约束的不同,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更加趋于多元化,也更具隐蔽性,致使法定的预算安排根本不足以制约其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预算的约束是“软“的.为此,需要从纵向的财政体制和外部的制约机制等多方面的措施着手,逐渐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债务负担率尚处于较低水平,但债务依存度指标却明显偏高.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由于我国发行的都是中央政府债务.要解决当前增发公债与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过高的矛盾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要借鉴美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发行地方政府公债. 相似文献
4.
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在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公债是一种成熟的融资工具,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发展地方公债市场。在我国,目前还不允许发行地方公债。根据我国《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种限制性规定,虽然有利于中央政府控制公债规模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但不利于调动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地方政府理性人为假设前提,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官员晋升硬约束和社会监督软约束的行为选择,并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内在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公债监管及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进行监管是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与抑制地方公债发行所带来负面效应之间寻找平衡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选择.世界各国对地方公债监管的主要方式有市场约束、合作式监管、依靠既定的规则来进行监管以及行政监管等.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的适用条件,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一种方式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既是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也是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日本是较早运用地方公债的国家,本文重点介绍了日本地方公债发行的做法,对我国有启示,其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投融资公司在金融危机后,尤其是2009年进入高速膨胀时期,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其存在的巨大负债问题,该文在国务院十九号文件出台后,浅析地方投融资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已于2009年发行了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过程中一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了发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风险成因,并提出了降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风险的对策建议,希望对我国地方公债的风险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职能不断加强与转变以及中央政府的事权的不断下方,地方政府所承受的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形下,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就会有更大的需求,以满足其由于事权扩大所带来的财政支出的扩张。这势必会造成全社会的财政收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矛盾。。本文通过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相互关系变化的论述,来分析财政收入关系变化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职能不断加强与转变以及中央政府的事权的不断下方.地方政府所承受的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形下,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就会有更大的需求,以满足其由于事权扩大所带来的财政支出的扩张.这势必会造成全社会的财政收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矛盾..本文通过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相互关系变化的论述,来分析财政收入关系变化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2005-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寻地方政府质量对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高质量的地方政府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并且这种缓解效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表现的更为显著.(2)高质量的地方政府优化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强化了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并且这种强化效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更为显著.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质量的视角,结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企业融资行为提出新的解释;同时,也从企业融资层面为地方政府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区域效应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4.
地方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目前地方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困境是债务水平过高,且面临较为严重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本文以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IED)中规模以上的非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构建"投资-负债"模型分析短期债务变化量和长期投资额之间的动态关系,从预算软约束和金融市场结构两个维度剖析造成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投资更依赖新增债务而非留存收益,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2)金融市场提供长期资金的能力不足,国有企业进行长期债务融资的渠道受限;(3)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更依赖新增短期债务,存在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且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更加严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并优化债务结构,应从国企本身、银行信贷、政府行为和资本市场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提升地方国有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并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举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融资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对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其中存在的运作不规范和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应着眼长远,"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而不应仅限于"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不仅要建立融资平台的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监管,更重要的是要在正确认识地方政府筹融资行为合理性的基础上,为地方政府融资作出长久性的制度安排,打通地方政府及其"平台"直接融资的渠道,优化平台融资结构,缓释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在正式体制内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巨大缺口的压力背景下,地方政府面临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激烈的政府间竞争和政绩显示需要加剧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这使得地方政府突破体制内预算约束的限制,“由上而下”地对“软预算约束”资源的攫取非正式财权(各种苛捐杂费、负债以及土地财政等),滋生出“逆向软预算约束”的体制外非正式财权的运行“潜规则”.从本质上看,中国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市场和私人部门两类政府机会主义行为恶性循环综合作用的产物,而有效防止和化解这两类机会主义行为的综合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有的资金供给渠道难以完全满足,如何筹集资金弥补缺口是当前各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就贵州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干预和融资约束的企业研发决策模型,从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遭受融资约束程度越深,政府干预程度就越低,企业研发投入也越少。在此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部分的主要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显著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干预则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融资约束在政府干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弱化的调节作用。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地区或在民营企业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的抑制作用较大。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年幼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和成熟企业的政府干预程度更深。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现阶段中国企业研发的融资困境、弱化金融扭曲、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8)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在分税制二十多年的运行过程中,这个体制框架起到了一系列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逐渐显露和积累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分税制的改革动因、内容、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分税制体制对各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经济的不利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央政府要求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清理进行了界定,对平台的规范要求进行了明确,对地方政府的违规担保提出了严厉制止,对平台融资和银行信贷管理提出要加强监管.但地方融资平台治理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所有者主体缺位、内部人控制行为普遍、易出现经理短期行为、过渡的在职消费和非法收入等.为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治理水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未雨绸缪,做好如下工作:如加强竞争、做好政企分离、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创新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