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贸易和投资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的两大主力。究竟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贸易,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合理调整双方的贸易与投资结构,更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因此,本文基于一定的理论和现状基础,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利用浙江本土产业优势继续打造好"陆上浙江";利用宁波、舟山等地的港口优势和海洋资源打造好"海上浙江";利用遍布全球的浙商网络打造好"海外浙江"说起2014年的国家发展战略,最热门的就是"一带一路"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引入不良投资指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分布与产业选择方面高度集中,导致不良投资呈现"双高"特征,即70%以上的不良投资集中于中亚—西亚和新亚欧大陆桥区域,80%以上的不良投资集中于金属、交通和能源等环境敏感型行业。今后应从产业层面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转型升级,实施多元化的区位选择战略,优化投资产业布局,并强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贫困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与中国邻近、中等收入水平以及与中国双边互信程度高的沿线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就业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是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挥减贫效应的重要影响渠道。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外国直接投资减贫效应的研究,同时为中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以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减贫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的中心性结构以及投资模式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中,中国、土耳其、俄罗斯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中主要扮演投资发出者的角色,而土耳其则更多扮演投资吸收者的角色,俄罗斯的投资模式最具有互惠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集团化投资特征。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诉求及其意义,认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建立一个跨洲的合作贸易区,建立一个链接东亚、中亚和欧洲的新经济秩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破除美元和美军的霸权,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升格,构建中国发展新的空间。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国内的热烈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唱响国际合作三部曲——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围绕这三部曲,大陆桥物流运输的机遇增多。但是,与此同时沿线国家间的合作障碍、大陆桥通道的畅通受阻带来的物流运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丝路班列竞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建设连接南北东西大通道、打造国际贸易投资合作和开放新平台是“一带一路”国内段的主要着力点。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9.
林备战 《港口经济》2014,(12):45-47
正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主持推动下,我国重启建设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立1000亿元丝路基金,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项目,明确表达了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我国的海铁联运业务发展步伐已经加快。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始启动"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各相关政府和港口、多式联运企业要抓住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对外投资战略,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既要以共享为基本原则,又要兼顾沿线国家合理需求。鉴于这一思想,本文归纳整理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成果,发现对外投资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在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浙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外对投资空间布局理念,并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别于其他自由贸易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具有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作为发展效应的核心内容之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广大的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和培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地提高了沿线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且对距离中国更近的国家影响更大,对较低收入国家的提升作用也更强劲。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从增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出口额增加和自主创新多条路径为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带来发展红利,并最终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提升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于我国扩大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和提升投资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沿线国家的特点,选取基础设施、制度环境、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4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系统地构建投资便利化水平测度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4年-2018年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发现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差异大,区域不平衡性显著,且投资便利化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对沿线国家开展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与沿线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透明高效的制度环境,深化双边金融合作,积极发展本国劳动力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今日重庆》2015,(1):58-59
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正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赋予了重庆开放开发新的战略机遇和历史使命。在明确自身定位和角色的前提下,重庆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开始操作性的"实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断有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同时境外税制与我国税制之间存在差异,对企业构成税务风险。为促进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去,政府也不断在发布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如何优化我国税收激励政策,有效发挥引导支持作用是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梳理了2015~2019年关于促进企业在沿线国家进行投资的相关政策的建议,发现定量分析的文献较少,同时我国还尚未与任何国家开展任何形式的专门针对增值税的协调,需增加这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苑可鑫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7-223
运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多评价结论集结方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对2000—2020年各国油气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角度来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与新加坡的油气投资环境优越,而伊拉克与也门的油气投资风险最高;从空间分布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油气投资环境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中东地区油气投资内部风险差异较大,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油气投资状况较为稳定,内部的油气投资环境差异较小;从风险变动趋势来看,一带一路沿线整体油气投资环境变动较大,在研究期内以2008年与2013年为主要时间节点,2008年之前全球油气投资处于上升期,2008—2013年油气产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2013年后沿线国家的油气投资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6.
范硕  何彬 《亚太经济》2017,(6):28-37
本文以2003-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为研究样本,并分为整体样本及地区样本,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模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具有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并且混合垂直型投资是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导模式。该种投资模式意味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沿线不同国家之间建立复合式的跨国生产供应链,从而使得对不同国家间的投资形成互补,降低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债风险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外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2010年-2017年的数据,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法综合测度沿线国家的外债风险,并进行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债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蒙古、老挝、斯里兰卡、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外债风险非常高;财政赤字、贸易条件恶化、国际市场利率提高是推动沿线国家外债风险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提升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中国企业应优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减少对高外债风险国家的投资;拓宽投资领域,增加非能源领域的投资,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投资前应严格审核项目,合理融资方式,避免增加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资本输出阶段,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输出的过程中,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和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逐渐成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06年—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投资引力模型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经济、政治、法律3个维度的制度差异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最大,政治制度差异和经济制度差异的负向影响依次减弱,且制度差异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从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来说,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最大,且对中国在沿线转型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大于非转型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从不同资源丰裕程度的国家来说,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沿线资源丰富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沿线资源匮乏国家直接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平 《中国报道》2015,(3):78-81
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向东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拓展的重要门户,江苏连云港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有着突出的比较优势。江苏连云港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以东经119°27ˊ、北纬34°44ˊ的连云港港为起点,沿着陇海、兰新铁路线,横贯亚欧,可以直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海上航线更是延伸至亚非众多国家和地区。从连云港出发,既可以在亚欧大陆上飞驰,又可以在浩瀚的大洋里游弋。连云港的建港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一直以来,连云港都是通向日本、韩国以及南海各地的重要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便将连云港确定为“可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月20日,2014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亮相。7.4%的G D P增速给世界吃了颗"定心丸"的同时,也让世界更关注新常态下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改革举措,其中将于2015年开局的"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开放红利。"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