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应将宅基地使用权调查纳入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查清宅基地的权属、界址和面积,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提供地籍调查成果.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将宅基地使用权的调查纳入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由于当前各地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率还比较低,实现<通知>预定在2009年底基本完成全国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目标难度大,调查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2.
案情某市劳动人事局第三产业培训中心于1996年3月20日创办了一个永华建材厂,并与该市龙头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了一份“征用龙头村境内579亩荒地创建永华建材厂”的协议书。这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是:“龙头村村委会同意永华建材厂一次性征用荒地579亩,荒地...  相似文献   

3.
律师同志:今年3月,我村在讨论处理村里一块长期空闲的土地时,村民王某出示了1980年经当时的公社和大队批准的宅基地使用书。经查,王某于1984年已申请了另一处宅基地,并建造了房屋。我们想知道,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王某是否对该空闲地享有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权属意识、资源禀赋与宅基地退出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意愿会受到农民显性权属意识、隐性权属意识和资源禀赋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显性权属意识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农户的从众、好面子等心理会对直接表面的权属意识造成干扰。只有当涉及农户的切身利益时,农户的隐性宅基地权属意识才会表现出来,并且宅基地私有权属意识越强,农户越不愿意退出宅基地。此外,农户的资源禀赋如所在市区的GDP、小区的经济状况、绿化状况、家庭人口特征等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也具有一定影响。从政策角度讲,确权颁证和还权赋能、良好的城市就业和公共服务、尊重农民的退出意愿,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是实现闲置宅基地退出合理有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这钱该如何收权昌会,王文乡统筹、村提留(以下简称“两费”)的收取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也是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过去,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从收购农产品价款中代扣代缴的方式收取两费,即由农产品收购部门从农民交售农产品的价款中直接扣取这两项费用;...  相似文献   

6.
7.
一宗土地权属争议行政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刘希星不同的案件情况和事实,应当适用与之相关的法律规范。福建德化县小铭、铭爱两个行政村,一个自然村的两个部分,属赤水镇管辖。1991年,两村因耕种责任田发生纠纷,从而又引起土地权属争议。为了妥善解决两村土地权属...  相似文献   

8.
这账该咋算?马家驹,马杰未批占用12亩多好地修建立交桥收费站,划不划算?天津市蓟县礼明乡政府的领导算了一笔账:史家屯12O户人家,500口人,人均口粮田6分5,人均耕地有8分;建收费站占用12.17亩土地,人均耕地才减2厘多一点;征地每亩3万元,除去...  相似文献   

9.
《致富之友》2004,(4):38-38
律师同志:我与邻居范某因宅基地发生纠纷,要求村干部出面解决。经村干部多次调解,仍未妥善解决此纠纷。现在,范某正准备在争议地段建房,请问我能否  相似文献   

10.
案情2001年2月18日,某县级市市政府根据某镇政府审核的附有某村民委员会意见的上报材料,对该村村民孙某申请的宅基地予以批准。孙某遂持有关审批文件使用该地建设住宅。邻居张某以镇政府给其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证》为据,制止孙某的建房行为。孙某以宅基地审批文件为据向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排除张某侵权妨碍。在庭审中,张某出具了其作为该块土地承包经营者、镇政府1994年签章作为鉴证机关但没有土地发包方签章的《土地承包经营证》。法庭以诉争土地发生使用权争议为由,中止审理。其后,孙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张某持有的《土…  相似文献   

11.
12.
多年悄无声息的《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再次被提起,笔者获悉,由于国内调和油勾兑混乱,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愈演愈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将在下半年重新启动制定《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11,(5):31-31
当背起行囊满怀对未来憧憬的农民工朋友准备进城务工时,是否知道,在用人单位侵犯到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应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下面介绍一些维权知识,供农民工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农业集体化改造,最初的目标是耕地等生产资料的集体化,然而由于无法解决新增宅基地化公为私的困境,而不得不将宅基地所有权集体化,并由集体解决新增宅基地使用权分配,与宅基地具有类似特征的坟地也基于同样的逻辑被集体化。1956~1962年,宅基地名义所有权的集体化既非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结果,也非资源禀赋和技术变化导致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而是国家理性设计中遇到了难以处理的议题,而不得不进行的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15.
现行法律框架下,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新路径.一是农村宅基地供给应逐步实现双轨制,即农村村民建房用地,采取划拨与有偿取得并举的供给方式,对法定享用面积实行划拨形式解决其用地,对村民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要求增加宅基地的,采取有偿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某县人民政府分别向A村B村民小组及其村民甲颁发了林权证.双方持有的林权证系同一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同一时间作出,且四至范围重叠,均登记为"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存在重复登记的情况.2016年,村民甲始发现A村B村民小组的林权证与自己的林权证相同,遂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不动产登记机构...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3年前,我经过镇政府批准,用5分土地与本村农民李某的宅基地互换,并且交纳了有关的费用,拿到了土地使用证明。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宅基地房屋因为其特殊性,在买卖时有众多政策法律约束。什么样的农村房屋买卖有效?买卖后如何过户?卖出宅基地的农民还能再申请宅基地吗?案例:1995年,老王和村民老夏签了份房屋买卖协议,协议上约定,老王花5000块钱买下老夏在村里的一处房屋。后来老王在院子里建了7间厢房。现在老王已经是本村村民了,但是为了防止和老夏因为房屋发生纠纷,老王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当年的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从一开始就没来得及搭上“工业化的列车”。几世纪以来,他们受困于“贫、愚、弱、私”的恶性循环,仍经常饱受贫穷之苦和折磨。农民的经济情况则更为恶劣,夜他们眼里看不见任伺前景和希望,只有固守着传统的观念,过着传统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面对不断鼓起来的腰包.如何理财也成为农民朋友遇到的一个新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