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旭 《中国就业》2011,(4):4-7,54
春风有信,春燕有讯。"春天的约会"如期而至。2011,"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十一五"完美收官,"十二五"蓝图绘就。此时召开的全国两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审查和讨论了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一系列报告和文件,确定今年以及未来五年国家发展方略。这个阳春三月",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中华民族铺开了一卷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亿万百姓勾勒了一幅"幸福中国"的美好蓝图。民生中国,就业优先。回顾过去五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共中央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五年间,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展望未来五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就业,是这卷发展蓝图上恢弘的一笔,是这幅幸福蓝图上华彩的一笔。本期,我们一如往年,为读者奉上两会特别策划,倾听人大代表们的建言献策,共飨政协委员们的美芹之献。砥砺中国,说不尽的民生;民生中国,话不尽的就业……  相似文献   

2.
阳春三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节;乳燕新来,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一年一度的“两会”亦如约而至。广大民众最关心哪些问题?两会前,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开展的“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就业问题再次赫然在内并居于前列。  相似文献   

3.
就业,民生之本。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正经受着30年来最大的就业寒潮,就业任务异常艰巨。就业问题也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十大热点之一,来自社会各界的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为就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全国两会,如约而来。今年的两会,既是一个结点,更是一个起点。过去五年里,"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上一届政府向人民交上的就业答卷。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06,(4):4-7
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对中国当前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目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引导求职者改变就业观念、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扩大社会就业容量等积极建言,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6.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2016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举行。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正日益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本次“两会”被称为是民生的“两会”,而劳动就业、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劳动法制建设无疑成为“两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郑莉  和平 《企业文化》2008,(4):10-12
“民生”依旧是今年两会上“点击率”最高的热门议题。代表委员议论的民生,也是百姓的心声。打开议案、提案,倾听代表委员发言,记者记录下了十大民生话题。  相似文献   

10.
聚焦温总理谈劳动保障工作三大任务在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了劳动保障三大工作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视。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并把实施范围扩大到集体企业职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09亿元资金支持再就业,比上年增加26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并始终将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摆在就业工作十分重要的位置。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困就业造成巨大冲击,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成为更加紧迫而艰巨的任务。2009年,各地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努力开展工作,不仅稳定了我国的就业局势,  相似文献   

12.
<正>又是一年春好时。在这个生机勃发的3月,2023年全国两会与温暖的春风一同如约而至。今年两会恰逢换届之年,承前启后、意义非凡,引发全球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就业”一词近30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取代了过去两年报告中的“六稳”“六保”,成为中央政府今年要突出做好的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 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围绕就业,报告提出了今年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在全球的关注目光中落下帷幕。两会通过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00多名国内外记者现场采访,展示了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果,传递了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等令人鼓舞的积极信息。数千名代表和委员也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提出提案、建议和议案上万件,为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程、好字当头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同近年来一样,在虎年两会上民生话题又一次成为大热门,保险也成为两会最为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09,(4):6-11,5
金融危机影响下,目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包括611万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人。另外还有往年近150万名毕业大学生尚未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导刊》2012,(4):18-23
今年两会期间,房地产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关于"持续调控"的表态贯穿始终;代表、委员们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建言涉及广泛。从调控到限购令,从房价到房产税,从保障房到小产权房,讨论都十分激烈,也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在此,我们广撷众议及声音,加以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涉及民生之重的房地产业备受各方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围绕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所发表的许多观点、意见对今后的房地产业走势将产生深远影响。归结起来,两会讨论集中于住房保障、土地供应、房价、房产税等诸多热点。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的主旋律;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和焦点。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发展生产力,普遍改善民生,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今年的两会承载着特殊而重大的历史使命,尤为引人瞩目。与此同时,与物业管理相关的话题也备受关注,不少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纷纷提出多项涉及物业管理行业的建议和提案。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7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刘颖鑫 《中国就业》2010,(5):47-47,4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