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方良 《中国就业》2010,(12):17-19
常德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总人口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1万人,农村劳动力278万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00万人左右。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其就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实现稳定转移就业,切实维护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的利益,该市积极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丰城市积极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王彪 《中国就业》2006,(3):21-23
宿豫区地处苏北,工业基础薄弱,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农业大县,下辖17个乡(镇)。为了推进全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立足区情,该区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实施“富民强区”战略的重点,先后在全区开展实施了以农民工建档、农民职业技能评审、“两后双百”工程、“三就三百”工程、农村大龄劳动力培训就业为重点内容的“四全工程”,即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我区劳动力31.35万,其中女性劳动力占近一半比例.做好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4.
朱冬军 《中国就业》2012,(12):26-27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现有110.3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4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25万人。该县针对本地劳动力存量资源逐渐减少、企业用工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坚持"挤、培、稳、扶"四字诀工作法,积极创新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前三个季度,该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5.22万人,其中农民创业4.37万人。阜宁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王彪  许建 《中国就业》2007,(11):61-61
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力推行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双卡制”,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两项工作结合,共同推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有4000万农村劳动力,具有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储备,但同时也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我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连续八年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改革的推动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招工难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正常宁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 8%。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人口72.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3万人。常宁同时又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人数接近3 0万,占劳村农村力总量的一半以上。除去农村土地吸附的一部分劳动力外,常宁每年新增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1万人以上,转移就业压力巨大。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常宁市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的成绩和贡献有目共睹,但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农村劳动力比重高,基数大,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左右,如此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不妥善安置,将制约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重视和加强对农村转移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否则素质低下将成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永恒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比重较大。据统计,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为3695.1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000万人以上。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采取引导规范、合理调控、监督管理、跟踪服务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取得一定成效,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初步形成,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管理服务制度逐步规范,城乡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湖南湘潭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7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12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为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湘潭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卜号文件以及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劳务经济富民战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海安县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最北部,下辖10个区(镇),233个行政村(社区)。现有总人口96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64.74万,农村劳动力35.54万,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83%。农村劳动力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面对农业产业化、工业转型升级、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新形势,近年来,海安县紧紧围绕就业工作重点,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为目的,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为抓手,量体裁衣,以县实际情况为依托,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12月开始,宿迁市宿豫区创造性地开展以“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全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力促进了宿豫区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务之急,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民增收的出路在于转移就业。石家庄市总人口约9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680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较多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统计调查表明:全市360多万名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不到40%,约140万人,其余的为60%以上,约220万人,他们在政府和就业服务部门的引导下选择了不同形式的转移就业。近几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例逐年提高,经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大体上通过以下途径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递增6.6%。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497元,同比增加233元,增长103%,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8.8%,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农业人口5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8万人。潜江市多年来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城乡人员就业的重要途径、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来抓。特别是在被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全国输出地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重点监控地区、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城市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以来,潜江市因地制宜,在全市范围内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目前,潜江市累计外出打工人员为12.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7.4%,其中有组织培…  相似文献   

17.
何玉芬 《中国就业》2010,(11):24-25
石嘴山市总人口74.5万人,农业人口30.2万人(占总人口的40.5%),其中农村劳动力16.78万人。近来年,该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围绕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叫大平台”建设,通过各种扶持和保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就业、有序转移、保障权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忠恕 《经济界》2002,(3):53-54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与城市失业、待业相对应的是,农村也积淀了十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据初步统计,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三分之一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并且,在十五计划期间,由于农用耕地的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还要产生约600万个剩余劳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又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更高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3,(3):45-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续三年利用每年冬春农闲季节集中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约45万人(次)。2012年12月下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自2012年12月中旬以来,全区农村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已达7.5万人,其中80%以上均为"三  相似文献   

20.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