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校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形式,具有引领性、教育性、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规范性等特点.鉴于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高校校园主体,高校应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大力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它是独特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着侧面的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视野下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较好补充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在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包括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红 《民营科技》2008,(11):77-77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育人文化。为此,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校园精神品位,开展文体活动,以实现环境育人、养成育人和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高校工会工作与教职工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日常活动的组织,切实加强校园品牌文化的宣传,促进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努力提升工会活动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校园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尹丽梅  贾涛 《活力》2006,(4):165-165
校园文化是展示大学特色及风格的独特风景线。校园文化的物质存在形态是学校办学特色和风格的外在写照,校园文化的组织制度形态是一所学校特色和风格的内在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形态则是学校办学特色和风格的核心,学校精神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学校师生代代相继的长期办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具魅力与特色的“软环境”。而高校档案正是高校历代师生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记录,是高校的特殊财富。因此档案文化与校园文化蕴涵着一种天然的联系,高校档案以静态形式的馆藏资源文化参与、支持和服务于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动态运用档案资科于各种学术性、知识性的课堂内外活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高校档案以自身特殊的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一种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的教育方式发挥着特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教育、导向、凝聚和创造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因此,校园文化的构建就是不断创造高层次的文化产品,培育新时代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人对校园文化建设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校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文体活动文化四种类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并且需要不断培育、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的特点并采取正确的途径,才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共青团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在高校内开展大型活动和单项工作招募志愿者,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探索构建"双向下沉"的志愿服务动员机制、"一化三型"的志愿服务开展机制和"正向激励"的志愿服务奖励机制。学校定期在校园里组织开展志愿者交流分享,策划组织校园志愿服务文化特色活动,在校园里形成志愿服务接力,志愿服务精神传承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必须科学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由高校师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空间中,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反映高校个性的一切物质形态、制度规范、精神理念、行为方式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塑造、社会化等多项功能,在实践中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陈岛垦荒精神既是一种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一种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它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行培育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前,高校大陈岛垦荒精神教育面临着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不畅、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主阵地不深、网络空间宣传教育主战场不活的三个困境,通过有机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畅通主渠道、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扎根主阵地、全天候融入移动网络空间激活主战场,改变教育困境,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严非 《活力》2010,(18):87-87
一、信息化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它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只要有学校,就必然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物质文化之上的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素质的凝练与提升。校园文化不是靠金钱打造,而是依赖于集体智慧的营造。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教育、导向、凝聚和刨造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因此,校园文化的构建就是不断刨造高层次的文化产品,培育新时代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13.
将民族特色与民族团结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是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将民族特色与民族团结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是影响高校师生的内心情感、品格、修养及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多途径积极发挥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其更大程度的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胡鹏 《企业导报》2010,(10):280-280
校园文化对高校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加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是家长们对一个优质教育学校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而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经过长期发展时间推移而形成,以全校师生为主体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人生观,教育理念,办学体系,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也是一个校园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环境场所的设计应遵循以文化内涵为主导,展现校园的场所精神为目的,将校园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3,(22):282-283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职院校也一样,必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载体,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从狭义来看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师生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但是广义的校园文化范围宽泛,校园的各个方面均包含其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其中包括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为显性文化,而精神文化属于隐性文化。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建设应具备自己的特色,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所以校园文化更体现出其重要的育人功能,本文就高职院校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探究展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魏书宋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部分,既为社会大文化所包容.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是一种社区文化,也是一种群体文化。从广义说,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背景,教职工和学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  相似文献   

19.
许莺歌 《科技与企业》2014,(14):334-334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把学校发展目标转化为校园人个体自觉行动的媒介,以在学校自身发展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学校形象,增强学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管理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工程。一、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重在大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必要院校内部各部门协作才能收到效果。校园文化即传承了一个学校的历史足迹,又张显出灵性的时代精神,与时俱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以学校为空间背景,围绕师生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以文化冲突和整合为特征的亚文化系统。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能否创建先进的科学的校园文化,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法纪、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各种素质的培养。研究校园文化,实质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学校的教育,从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教育基本理念的分析入手探讨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