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艳 《价值工程》2012,31(9):230-231
从人的心理通感角度出发,分析了现代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三个审美层次,论证了包装设计中运用通感的视觉传达表现形式实现消费者和设计师之间情感的对接,从而可以更全面地向消费者传递包装设计中蕴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通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即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而相互移借,融合与贯通。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生理现象,进而又是一种心理现象,随着对认知的细化,通感又是一种认知现象。尽管中英之间存在着诸如语言,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但这两种语言中的通感有很多相同的表义功能。本文将从几个领域对通感的认识和分析,得出通感对英语学习的帮助与启发。  相似文献   

3.
通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即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而相互移借,融合与贯通.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生理现象,进而又是一种心理现象,随着对认知的细化,通感又是一种认知现象.尽管中英之间存在着诸如语言,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但这两种语言中的通感有很多相同的表义功能.本文将从几个领域对通感的认识和分析,得出通感对英语学习的帮助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通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即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而相互移借,融合与贯通。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生理现象,进而又是一种心理现象,随着对认知的细化,通感又是一种认知现象。尽管中英之间存在着诸如语言,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但这两种语言中的通感有很多相同的表义功能。本文将从几个领域对通感的认识和分析,得出通感对英语学习的帮助与启发。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设和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的呈现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景观设计理论作为一种能够结合审美艺术与城市建设的理论,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思维的娴熟运用,是《围城》最吸引人的表现手法之一。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对《围城》中的概念隐喻、认知转喻、通感隐喻进行解读,可以为理解该部小说提供一个新视角。研究发现,隐喻思维展示和强化了文学作品艺术思维方式的诗性本色,使文学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诗性语言也促进了隐喻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郝新晓 《活力》2004,(7):121-121
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常常有意识地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界限打通,彼此交错地使用起来。或者用这一种感觉代替另一种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通感。通感的产生,取决于人的大脑所具有的机能,比如大脑中能形成各种反映的“暂时神经联系”,并能对各种反映作出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概括其相似、相通的属性。  相似文献   

8.
文学即人学。文学带给人类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来自于它对人的心智自内而外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培养和完善了人类的审美功能。就目前来讲,大部分人审美能力较为全面系统的培养的主要形式还是依赖于课堂上的教化,因此,作为人文课程核心的美国文学课程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承担起文学审美教育的历史使命。本文将接受美学观的相关理论运用到美国文学的教学活动中,以审美期待、审美经验、师生互动等理念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脉络,来探讨如何在美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审美教育的回归,让学生在新奇美妙的情境中接触美、发现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鉴赏美,在自由开放的状态下创造美、表现美,最大程度实现文学课审美教育功能,凸显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杜建萍 《价值工程》2011,30(31):261-261
接受美学虽然是一种文学理论,但它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在健美操活动中也存在着接受问题,并且如同文学本文一样,离开了接受,其存在毫无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探讨健美操的审美过程,以接受美学中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和引用接受美学中强调的受众的重要性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社会大众对健美操的审美接受过程,即是审美感知、审美形象的重塑、审美意蕴体悟。健美操价值的实现过程既是审美再创造的过程,也使社会大众文化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0.
马欣 《活力》2009,(13)
"诗"与"画"在中西美学史上都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它们的同一与差异问题,即不同门类艺术的同一与差异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以宋诗为切入,结合中西美学史上的诗画理论加以对比研究,发现"诗"与"画"在创造审美意象及创作规律方面具有同一性,但作为时间艺术的"诗"和作为空间艺术的"画"他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艺术感染方式上.  相似文献   

11.
李洋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89-189
音乐艺术的特征关键决定于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这两者之间一旦发生审美碰撞与融合,其特征就显得极为复杂,文章将其特征主要归纳为三点:直观性与情感性、构建性与再创造性、反刍性与超越性,并对这三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巍译 《价值工程》2011,30(22):252-253
设计学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生产与生活紧密结合,从事设计艺术创作与设计以及理论研究的学科。设计艺术学主要研究艺术设计的规律,将现代科技成果和价值判断应用于设计,实现人文与审美需要。从1997年设计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正式设立以来,发展迅速。作为师范院校的设计艺术学硕士,必须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专业技能,在学习生活中合理的进行了自我规划、自我教育与自我培养。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艺术教育的分支: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增强审美兴趣,陶冶审美情感。在美术教育中,正是通过提供多种美术实践活动来启迪青少年的审美心灵。让孩子们在教学当中体验美,同时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我们应利用其优势,通过基础美术教育构建青少年健康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思政教育中的语言艺术问题。认为大学思政教育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审美可能性,将审美要素渗透到整个接受过程,创造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美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诗歌教学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诗歌作为审美客体有丰富的审美对象,如何引导学生对审美个体、审美因素进行感受、领悟就是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下面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体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简述审美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如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穿插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陕西企业生产审美作为的缺失导致了产品显现出"土"、"老"、"粗"形状,将美学原理和手段运用到陕西企业生产中,追求企业环境和产品的深层次审美,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企业审美识别形象和识别风格,可以提高陕西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华忠秋 《活力》2014,(7):97-97
电视作为一门艺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国电视媒体发展至今只有几十历史,受众在接受电视媒体艺术形式的同时,审美价值理念也得到了提升本文美学角度探究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在有关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的论述中,人们仍然习惯于从受众的观点出发,从电视所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来探讨有关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彭诚  黄凯  王运强 《企业导报》2009,(9):208-208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装饰、造型、审美等角度着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消费审美心理发展趋势特征分析当前,服装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渐趋成熟,并呈现出几个相互结合的特征。(1)服装作为艺术的审美与功能的结合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生活正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服装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