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珩 《南方金融》2004,(6):32-33
本文立足我国体制转轨背景,结合银监会各级机构组建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实现《银监会》为我国银行业监管确立的目标,简要分析并提出应从银行业机构内、外五个不同层面来思考当前达成监管目标所应具备或所欠缺的条件,从而找准银行业监管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03年是广东银监局的开局之年。广东银监局一手抓筹建,一手抓监管,努力实现筹建与监管两不误,初步建立起广东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有效促进辖内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目前,广东银监局各项工作基本走上正轨,辖区派出机构筹建工作也基本完成,19个地(市)银监分局挂牌完毕,并成立了40  相似文献   

3.
4.
在银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行两边的契约的“硬度”不一样。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软”。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5.
一、影响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对监管成本效益分析欠缺。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监管往往没有注重成本效益的分析,导致成本较高,有效性欠佳。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报告重点分析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目前非现场监管工作的设想,即建立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统一、集中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和信息采集,自动核对、汇总和分析,实现信息的共享;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对非现场监管分析报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分类监管、重点监管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真研究银行业监管工作实践,指出银行业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监管与审慎经营、支持改革、鼓励创新、提高效益及服务之间的关系,指出处理上述五大关系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层银行业监管机构成立以来,按照“新机构、新思路、新举措”的工作目标,迅速实现了监管理念的更新,监管方式手段的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但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不断拓展业务,监管手段、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运作方式以及监管作用的发挥也随之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有限人力资源下的监管力量分配的最大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公用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导致了金融服务业的网络业务的出现。尽管网络银行只是在近十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但其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网络银行的监管具有诸多不同于传统银行监管的特点,包括网络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更容易发生银行挤兑、网络银行中经理人员避免外部监管的手段更先进、网络银行的国际性也增大了监管的难度等。为此,中国政府应尽快制定了有关法规,健全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和管理的法规框架,包括市场准入规则的规定、网络交易公平规则的制定、网络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跨国法律的适用与管辖权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10.
11.
一、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风险此起彼伏一个相当长时期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不断产生很大风险,并发生过多次有较大影响的银行危机。例如,墨西哥在94—95年曾发生较严重危机,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由1994年底的9%上升到1995年的12%,当局先后介入了6家发生严重问题的银行,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转型的一年。这一年,银行业经历了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的洗礼,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逆势成长。期间,中国银监会积极完善监管制度,出台了多项法规和指引,推进了银行业改革发展,加大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保证了银行经营效益平稳增长,牢牢守住了风险底线,  相似文献   

13.
王芳 《新金融》2003,(7):14-16
巴塞尔协议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建议>,产生于1988年7月,其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规定出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以保障国际银行体系健康而稳定地运行;二是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相似文献   

14.
对银行业监管组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控制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总是最受关注.而国有银行的主要损失也大部分来自信用评估问题所引致的呆坏账。在目前的银行监管机制的改革中,信用评估的有效方式和银行主营业务的运作体制自然首当其冲。然而令年以来,外汇交易市场的持续改革委实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引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五月,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启动,八月,汇率制度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且盯住一篮子货币。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县级派出机构组建完成以后,银行业监管的机构体系基本完成。至今,这样的机构体系已运作一年有余,但是从效果看,基层办事处的作用发挥并不尽如人意,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基层办事处人员少,工作自主能力差,没有形成独立的监管力量;上级监管局和监管分局任务重,人力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17.
亟待完善的我国银行业监管统计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飚 《武汉金融》2004,(9):43-44
2003年是我国经济金融生活中不平凡的一年。中国金融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银监会成立,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独立履行银行业监管职能的银行监管部门面临着严峻的监管形势:银行业风险隐患大,不良贷款基数大;银行业开放步伐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任务艰巨;中资银行整体竞争力急待提高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是银行监管一般规律和良好实践的中国化与理论升华,是指导中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的纲领和旗帜。它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清晰  相似文献   

19.
由于市场风险给多家商业银行造成巨额损失,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金融市场风险逐渐上升到与信用风险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国际比较,我国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与西方银行相比存在明显的劣势,西方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公共利益角度看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逐渐以货币的名义和货币的形式进行。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功能在不断的扩大,银行现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支撑力量,但银行业的稳定与效率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银行业的监管。正如弗朗茨(1993)所说,“市场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会趋向不公正和低效率,而公共管制正是对社会的公正和需求所做的无代价、有效的和仁慈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