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戴卫 《中关村》2007,(5):94-94
六年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举办了第一届“中关村科技园区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柳传志、段永基、陆致成、张兆东、王文京、杨元庆、刘迎建等20位优秀企业家和创业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03,(5)
为彰显中关村科技园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业,依靠科技、知识,通过公平竞争走强国富民之路的文化理念;记载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轨迹;挖掘科技企业家、创业者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关村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之后,中关村园区各协会组织联合社会各界举办第二届“双优”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评优活动为社会公益性评选活动,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园区各社会团体以及相关机构等社会各界共同发  相似文献   

3.
月到双节分外明,人逢喜事精神爽。9月12日,中关村第三届“双优”(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结果在首都体育馆颁奖揭晓,当10名优秀企业家和10名创业者带着灿烂的笑容登台领奖的时刻,人们将鲜花与掌声,美好的祝福和无限的敬仰送给创业英才的同时,再次将视线聚焦到中关村。描述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3,(7)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十五年之际,“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次活动的意义重大,它所打造的“中关村企业家”的品牌,对于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中关村迈向国际,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2003年9月26日,本次评选活动的组委会举办了精彩的“双优候选人演讲”活动,面对社会各界来宾,39候选者发表了他们各自精彩的演讲。演讲之后,他们还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相似文献   

5.
海岳 《中关村》2004,(6):78-79
是什么让中关村成为中国的IT圣地, 是什么让人们提出“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 也许有人说,是政策,或者说是北大、清华、中科院。其实,所有的回答都有道理, 中关村是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以及政策、机构、人才、产业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关村所有的成就,都是由一个个不同面孔的三代中关村从业者们合力完成的。这些英才的内涵是:不怕失败,意志坚定,追求卓越。自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中关村优秀创业者与优秀企业家评选,已成为中关村自觉的“英才行动”,用这种方式,用标志性的人物来“书写”中关村的史志。而且,2003年11月底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参与园区的决策,更用一种“政治”的方式表达了中关村英才们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表达中,也为政府自身的改革进行一种尝试。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意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5,(10)
倡导尊重知识和人才,鼓励创业与竞争,提升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影响力,营造和谐发展的人文理念,“双优”评选正是因为其推崇的人文价值和创新理念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关村科技园区“双优”评选已经走过了三届的历程,9月12日,本届评选结果在首都体育馆揭晓。其“鼓励和倡导自主创新”的核心的理念让人们再一次将视线聚焦到中关村。本刊刊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三届“双优”的评选结果和企业家简介,并将在以后的日子对这20位获奖企业家进行深入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期《中关村》杂志,主打内容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以及39位候选人群英谱。尽管他们只能有20人当选,但作为中关村上万家高科技企业、40万创业者的代表,他们无疑是中关村乃至中国的知识英雄!因为他们代表了拼搏,代表了效率,代表了创新,不然中关村何以在短短20年就能从一片荒芜的土地发展为“世界八大文化圣地”之一,每年以接近翻番的速度扶摇直上!?两年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举办了第一届“双优”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柳传志、段永基、陆致成、张兆东、王文京、杨元庆、刘迎建等20位优秀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的名字,已被永远铭刻在中关村科技园内一面黑色大理石砌成的文化碑墙上!  相似文献   

8.
烟子 《中关村》2005,(12):72-75
2005年最后一个月份,我们在回忆之中盘点每一个美好的时刻,细数曾经感动我们的温馨情节。想起一些人,念起一些事,抬起头,看见夜空中那么多璀璨的星星……而他们,就是这些星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群,2005年的中关村,因为他们而更加活泼且生动。从本期开始,我们在“科技”版块陆续介绍2005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三届“双优”评选获奖企业家和创业者,深度报道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我们衷心地期望更多关注中关村、渴望走进中关村的人们,走近这些已经铭刻在中关村一面大理石墙上的闪光名字,近距离审视这群充满激情、昂首前行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应当说不是因为获奖而受到关注,而是因为受到关注才会获奖。在崇尚科技创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10月18日的“中关村之夜”中入选的第二届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们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显然,颁奖晚会文化与欢乐的气氛十分浓郁,但企业家与创业者们十分明白,这台晚会是为谁准备的。就像吃生日蛋糕一样,组织者柳传志与段永基切开了蛋糕,而企业家和创业者则拿起了吃蛋糕的塑料又——这是中关村给中关村人的荣誉,是中关村对自己进行的历史总结和评价,并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人物生动鲜活地表现出来。中关村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10.
9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内,《中关村创新之路——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候选人演讲会》上,一位英俊儒雅的青年创业者吸引着与会者的眼球,他那言简意赅,极富激情的三分钟讲演,博得了人们尊敬的目光和热情的掌声。他是谁?他就是1998年从加拿大归来的优秀创业者,北京万全药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夏先生。郭夏,祖籍上海,加籍华人,万全药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办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药学博士,英国哈瑞-瓦特大  相似文献   

11.
在香山红叶朗照京西的季节,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举办,并通过报刊和网络欢迎社会各界参与,这件事无论在今天和明天,对中国新科技、新经济、新文化的发展与播扬,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983年,中关村科技企业还是“星星之火”,转眼间电子一条街兴起,开始了中国知识经济发展中极具创新意义的蓬勃历程。这意义不仅是突破传统体制的限制,更在于,是在与西方数字化产品挺进中国市场的“短兵相接”中开辟“突围之路”。这样的挺进,也不仅是为自身谋得立锥之地,并以数字化的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对中国辽阔疆域的企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日前,本刊就中关村科技园区“双优评选”活动采访了中关村早期创业者之一、首届“中关村优秀企业家”获奖者、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中关村》:柳先生,作为中关村的早期创业者之一,作为中关村企业家的代表之一,您觉得“中关村双优评选”这一活动的意义何在?柳传志:1984年,联想创立的时候,中关村也是刚刚起步。转眼间过了十几年,中关村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科技产业区了。我认为这里面的成功经验应该好好地总结和宣传,在这里创业的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也应该好好的总结。在我看来,中关村应该说是最早经历新旧体制交锋的阵地,也是中国计划  相似文献   

13.
夏颖奇 《中关村》2005,(1):34-35
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子一条街,中关村一直是创业先驱者的战场和舞台。大批科技人员冲破旧体制,走出教学楼,下海到中关村。以柳传志、王选等民营企业家为领军人物的创业者们,一时被誉为知识英雄。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大批怀揣创业梦想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不断向中关村聚集,中关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的群体回归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显著特征。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使用知识始终是中关村创业的主流模式,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群体的出现正是中关村精神的演绎。中关村具…  相似文献   

14.
我们怀念昨天,珍重今天,更寄望于明天,期盼着明天更美好。10月18日揭晓的中关村“双优”评选,评出了王文京、才让、魏新、彭伟民、雷军等20位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他们的成功之道其实也是中关村的成功之道:就是尊重知识、依靠科技、鼓励创新、提倡竞争,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什么都可以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关村拥抱未来”、“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的说法,绝非虚妄浮夸。“封面人物”选定中关村第二届优秀企业家、安泰科技公司总裁才让,因为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位藏族留美硕士。这只“藏族之鹰”与其它中关村知识英雄的“雁阵”究竟能飞多高?多远?多久?我们有理由期待。  相似文献   

15.
马文良  CFP 《中关村》2006,(9):68-70
八载风雨兼程,第九届中关村电脑节帷幕已经缓缓拉开。如今中关村电脑节已经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年度盛会,它是海淀中关村向世界传递信息的窗口,是海淀中关村走向国际化的桥梁。它已经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个重要品牌,成长为海淀中关村的一张重要“名片”。随着九月的来临,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届的中关村电脑节,中关村电脑节正在展现出它勃勃的生机。“创新”飞扬中关村“中关村创新”是历届电脑节的灵魂,第九届电脑节亦是如此。今年电脑节一切活动设计都是源自“中关村创新”,在“创新、和谐、卓越”的主题下重点围绕“中关村…  相似文献   

16.
我与许多中关村的创业者们一样,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这个地区充满了深厚感情。后来办企业又摸爬滚打二十来年,见证了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电子一条街,到成为海淀区的开发区,再上升到国务院批复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应该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关村的创业环境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这两届“双优”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身上我们就可以切身感受到这一点。作为本届“双优”评选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我衷心地祝贺他们。提起中关村,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把它同硅谷对比。的确,我认为中国除了中关村,没有一个地方有潜质能与硅谷相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3,(1):32-32
中关村电脑节想换名向社会征名已连续举办五届的中关村电脑节希望在第六届时换一个更能体现发展空间的新名字,中关村电脑节组委会宣布,在3月份,任何人都可以把您为中关村电脑节起的新名字以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给电脑节组委会。随着海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脑节”三个字早已不能涵盖这一品牌活动的全部内容。第六届中关村电脑节将于今年9月举办,海淀区决定对“电脑节”进行全新包裝。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近日开张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今天在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大运村863软件园正式挂牌开业,市委书记刘淇、市长孟学农到场祝贺。中交所将采取以经纪商制度为核心的运营模式,采用会员制和专业中介机构入场制,立足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融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高新技术项目交易、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外资并购、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托管、软件产权交易等多项业务。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08,(7)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创业者在最困难的时刻,忽如一夜春风来,接到一笔可助推事业前进的资金,尽管有风险,但可解燃眉之急,人们称之为天使投资。6月12日,由50位著名企业家联合发起的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在北京创业大厦宣告成立,中关村从此有了一个汇聚企业家智慧、资源和人气的平台。天使投资人时代总裁王小兰指出,联盟将寻找、筛选优秀的种子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04,(Z1)
2003年,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关村在政治、高新技术发展、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中关村管委会支持,首都15家新闻媒体记者共同评选出将2003年度中关村10大新闻:1.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历届中央领导非常关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2003年1月24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来到中关村〔020〕中关村2004年1月号科技园区视察工作,他充分肯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三年成绩喜人,今后任务艰巨,发展前景美好,大家仍需努力”,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建设指出了前进的方向。2.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两位…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 C 座22层的一间简朴大方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此次中关村科技园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的总策划,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袁方。此前就听说过袁方是去年北京轰动一时的“中关村十大 IT 企业海外招聘活动”的组织者,一直无缘见识。因为事先知道一小时后袁方还有一个会,所以不待寒喧,采访很快就进入主题。从北京市委机关出来创办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差不多4年的时间,袁方最大的感受是:中关村是北京乃至全国的人才高地,可谓是人才济济。挂牌于2000年1月10日的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