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适时退出决定了危机时政府政策的成败,因此我国在判断刺激政策能否退出时应充分考虑民间投资、失业率及国际环境等条件.文章指出,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应侧重于转型,将其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条件、时机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宏观刺激政策的退出需要考虑四个条件:民间自发投资恢复到正常水平,出口增长得到一定恢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金融刺激政策出现退出苗头,国内资产价格出现过快上升迹象。根据目前的观察,这些条件将于明年春节后到二季度基本成熟。宏观刺激政策退出的基本原则仍是灵活渐进建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先行退出.其中利率的调整可稍微拖后,财政政策的退出则要充分把握渐进性原则,避免调整过快引发一系列问题.并应考虑将财政刺激转向民生性投资。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筹资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及其地位分析,筹资政策方面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获得的启示是宏观方面政府应加强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微观方面企业要大胆创新融资渠道,例如,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融资形式、推广北票经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联合体"、学习山东省德州市经验,建立中小企业经济贷款担保体系.这些策略是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筹资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及其地位分析,筹资政策方面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获得的启示是:宏观方面政府应加强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微观方面企业要大胆创新融资渠道,例如,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融资形式、推广北票经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联合体”、学习山东省德州市经验,建立中小企业经济贷款担保体系。这些策略是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把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作比较,从比较中得到启示,提出进一步发展上海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今年前4个月,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以及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国税收持续出现负增长。但是,受成品油税费改革的巨大拉动,国内消费税一枝独秀,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月~4月,国内消费税共完成1384亿元,同比增长48%,增收449亿元,成为同期增幅最高的税种。目前我国的燃油税的改革已正式启动,本文将通过美国,日本及英国的燃油税的政策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燃油税制度。 相似文献
7.
今年前4个月,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以及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国税收持续出现负增长。但是,受成品油税费改革的巨大拉动,国内消费税一枝独秀,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月~4月,国内消费税共完成1384亿元,同比增长48%,增收449亿元,成为同期增幅最高的税种。目前我国的燃油税的改革已正式启动,本文将通过美国,日本及英国的燃油税的政策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燃油税制度。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针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刺激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发展已经全面进入后危机时期;各国迫切需要一套既能确保经济复苏成果,又能有效防范通胀风险的退出战略。本文以后危机时期为背景,立足中国国情,结合全球各国的退出政策,分别从中国退出战略的面临困境、退出时机和退出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提出了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退出的具体时机和方式,并探讨了中国退出政策的分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9.
尽管存在众多有利于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条件,我国国内消费信贷却仍未能蓬勃发展,发挥其对拉动经济增长应有的作用。将比较中西方国家国内消费信贷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差异,探讨国内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作的稳定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归纳总结其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国家纷纷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应对。文章对比分析了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政策措施,归纳出中国政策措施的特点,并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程教过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7):12-14
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建立城乡社区分工协作的社会经济统一体,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流,实现城乡社区在功能上的互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城镇化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新的战略方针,创新区域协调办法,保护好农民利益,大力推进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保障体制改革,促进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14.
石士钧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18(6):11-17
我国入世10年来,在履行入世承诺、实施磋商机制、对待贸易政策审议和应对贸易壁垒冲击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成功的国际经济协调运作。但是,我国在一些环节上还有反思的地方,如继续关注入世文件不够、处置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似有偏差和应对发达国家贸易策略尚须改进。为了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协调运作,目前应当继续重视入世文件的重要条款,建立自己的WTO运作战略,深入研究发达国家的经贸政策和以扩展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为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The World Economy》2018,41(5):1309-1341
Has the G20 achieved its goals in macroeconomic cooperation since 2008? The paper organises the G20's efforts under five themes: macroeconomic stimulus, fiscal consolidation, monetary policy, the global financial safety net and global imbalances. The G20 was initially successful in each of these areas, but this success was short‐lived. While the G20 met its goals on macroeconomic stimulus, it has been less successful in reducing deficits and debt. While it was successful in increasing its resources, the global financial safety net remains too small, too fragmented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is incomplete. While the G20 succeeded in moving to more market‐determined exchange rates and avoiding competitive devaluations, it struggled to avoid negative spillovers. Despite years of effort, the G20 has made limited progress in reducing global imbalances.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are creeping back to pre‐crisis levels. Public debt remains high and most economies are moving in the wrong direction in correcting imbalances in household savings and deb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G20 has done better in some areas than others. But to suggest the G20 is a forum in decline ignores its shift from reactive crisis response to longer‐term structural challenges outside of the pressing need of an immediate crisis. 相似文献
16.
Riad A. Ajami 《Journal Of Asia-Pacific Business》2013,14(2):91-93
ABSTRACT Globalization causes major shifts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in business practices. Forecasting such changes is cruci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esponses to them.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Delphi study conducted with a global set of experts drawn from the policy, business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 Over three rounds of interchange, these experts analyzed and debated the likelihood of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over the next decade and the impact of these changes on policy and on corporate practices. The findings identify major sectoral transformations, shifts in the trade framework and its institution, and strategies for corporate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17.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如果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投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为依据,结合中美欧货币政策三方博弈模型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应对过程中大国有效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寻求理论和政策上的支持。通过模型论证发现,要治理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欧三方之间货币政策不协调是无效的,美欧领导、中国追随(斯塔克尔伯格协调方式)会使得博弈方的损失提高,美欧合作、中国不参与时的博弈均衡结果是各方得到帕累托改善,中美欧三方合作时的博弈均衡结果则是各方损失进一步减少。因此,中美欧三方货币政策的通力协作是共赢的,有利于三方及世界经济整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际货物贸易的迅速增长,国际上大型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给我国处于竞争劣势的货运代理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如何尽快推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转变观念,整合现有资源,改变经营模式,进行体制再造,以全新物流理念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国际物流企业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间竞争的需要,更是对外贸易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匡增杰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4,(2):33-42
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的高潮。特别是近期TPP、中日韩自贸区、RCEP谈判更是加剧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亚太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利益攸关方,应当紧密关注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动态,尽早实施相应的战略谋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从而在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