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作为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在制度建设、规范待遇、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妇女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也缓解了女职工多的企业生育费用负担重的压力。根据生育保险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要将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确保生育保险可持续发展。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国有29个省、市、区(包括新疆兵团)开展了生育保险工作。参加生育保险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同志的勤奋工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工伤、生育保险稳定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离中央、省委和广大职工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作进展不平衡,医疗保险启动城市多,覆盖人数少;地级城市启动多,大城市启动少;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较多,困难企业参保较少,许多中央企业还没有真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而工伤、生育保险这两年推进速度缓慢,一些职工基本权益特别是工伤待遇得不到保障,上访事件呈增多趋势。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3.
各地动态     
出台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自2007年5月10日起,山东省内的国有、集体、外商投资等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要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未参加生育保险期间,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待遇支付。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形式颁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遵义市人社局会同人口计生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完善遵义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全市统一政策标准、管理制度、经办规程、信息系统和基金预决算管理。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范围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已参加生育保险并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单位职工和参加生育保险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保险医疗待遇。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生育保险经过10多年改革历程,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女职工平等自主择业,保障生育女职工身心健康,均衡企业生育费用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生育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生育保障深化改革的出路又何在?笔者认为,除了加快立法步伐、扩大覆盖面,还应考虑实行生育保险差别费率,使生育保障更能体现企业实际情况。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一样,因其受益群体的部分性和特殊性,也应  相似文献   

6.
正编辑同志:我是某公司的业务员,由于妻子结婚后一直未就业,我向公司提出为我上一份生育保险,以便让妻子怀孕后能享受到生育保险待遇。可公司称生育保险待遇只针对女职工,没有为男职工办理生育保险的先例。请问,男职工可以要求参加生育保险吗?凌长锦凌长锦同志:男职工有权要求办理生育保险。《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这里所说的"职工",并没有限定  相似文献   

7.
[案例] 某合资企业,按照省政府规定1997年参加当地的生育保险,并要求按企业中方职工工资总额的0.7%的比例,按月向当地社保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但是,企业自行规定按照每个职工月资0.3%的比例,向职工个人征收生育保险费。该企业职工认为,国家规定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因此,向劳动仲裁部门反映此情况,劳动部门与企业就这一问题进行协商。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十年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生育保险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加强生育保险管理,保障生育职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十年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生育保险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加强生育保险管理,保障生育职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5):30-31
目的:比较分析医改前后生育定点医疗机构阴道分娩、剖宫产的费用,分析医改对生育保险单病种费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无锡市某三甲医院生育的参加无锡市生育保险的女职工37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医改前生育保险单病种费用组和医改后生育保险单病种费用组,对比两组患者均次住院费用、生育定点医疗机构费用超支等。结果:医改后生育保险单病种费用组在均次住院费用方面较医改前有显著变化,医改后生育定点医疗机构超支剧增。结论:医改是导致生育医疗费用上涨的主因,应尽快调整生育保险单病种费用结算限额,适应医改需求,促进医学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胶州市平均每年有700余名女职工生育,她们的生育医疗补助费、产假工资成了企业不算小的包袱。几经努力,该市在1996年实行生育保险的基础上,于1997年3月在青岛市率先推出富有特色的生育"双定"、即定点医院生育,定额结算,大大减轻企业及女职工的负担。今年3月,劳动部有关领导赴胶州考察后,对"双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生育保险工作会议上予以推广。生育费用应由企业全额承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生育女工"搭车"开药现象屡见不鲜,医疗单位"开大方"又推波助澜。日益膨胀的生育医疗费用使企业不堪重负,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借助于生育保险,根治这一痼疾,维护企业与职工双方的权益,就成了推进生育保险进程中一个亟待  相似文献   

12.
莱州市最近对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的补偿标准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女职工生育者的各类补偿金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提高。该市自1993年实行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统筹以来,先后两次调整生育补偿待遇。截至去年底,共为6808名企业女职工发放生育补偿金1419万元,有效地缓解了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育保险住院医疗费结算办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许多地方在生育医疗费结算方面采用的是按照诊疗项目审核报销的方式,由于对医疗机构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一定程度上给参保职工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进而影响了劳动者对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认可程度。因此,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力度、认真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育保险医疗费结算办法十分必要。一、现行生育保险医疗费结算模式存在的问题在现行生育保险医疗费结算模式下,职工因生育或生育疾病住院,出院时由个人向医疗机构全额支付所有费用,然后持发票、治疗处置单以及出院诊断证明等相关资料到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销。社保机构根据生育保险政…  相似文献   

14.
生育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职工生育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平衡企业负担、保障女职工的平等就业权、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目前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现状,可以看出仍存在诸多困境与不足。本文就我国目前企业生育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德州市自1996年开始在国有、集体企业推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国有、集体企业覆盖率达到81%,职工覆盖率达到了72%。实践证明,生育保险的实施,对分散生育行为给女职工职业生涯带来的风险,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负担,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项改革的深化,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亟需研究解决。——覆盖面窄。一是生育保险统筹没有覆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据统计,德州市现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31.4万户,从业人员67.1万人。由于这些人员没有参保,而实际生育保险统筹面也只能达到25%左右。从表面上看,这影响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规模,限制保障能力的提高。而更严重的是,女职工因生育过程暂时丧失劳动  相似文献   

16.
生育保险制度既关系到广大育龄女职工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日标的实现。虽然从2003年起我国生育保险发展己进入完善阶段,但生育保险仍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方。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保险"五险"之一的生育保险,在保障妇女基本权益上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现行的生育保险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且一部分深层次的矛盾正在凸显,亟待从理念、政策等方面探索加快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企业工会女工委员。我所在企业的女工数量极少,企业领导对女工的事过问也不多。由于我是工会女工委贝,许多女工的事就由我来承办。最近有几个快到育龄期女工问:听说企业还应给女工办理生育保险,产假期间可以领取生育津贴。不知国家在这方面有没有规定。如果有,请作一介绍,我  相似文献   

19.
《乡镇论坛》2010,(16):40-40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私营企业的农民工。前不久,我因产后大出血,花费了5000余元医疗费用。当我要求企业从生育保险中报销有关费用时,得知企业并未为我办理生育保险,且企业也不愿承担费用。请问:私营企业可以不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企业参加保险的重要性、保险种类、索赔工作及参加保险应注意的事项,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