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需要妥善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的关系。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和必要条件,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目标。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充分就业,而必须实施有利于就业的发展战略,应通过制订和实施有效的政策,实现“就业型增长“。三是扩大就业与提高工资的关系。就业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就业就不会有分配:反之,公正合理的工资分配能够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进而有效地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2.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13,(6):21-21
1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8,752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76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0%;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8,75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2013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3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87%。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4,(9):6-7
正●雇员化就业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就业正规化程度、就业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工资是劳动者分享经济增长、就业增长成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让市场供求关系反应在工资水平的变化上,实现工资的合理增长。●教育培训应以市场为导向,更多地建立具有本科学历的技能型学校。●劳动者如果有稳定的技能,就能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服务更长的时间,有利于增加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11,(11):51-51
日前,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和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共同组织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课题完成。该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多角度研究论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对在“十二五”新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课题组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担任主持人,成员由就促会专家委员会和劳科所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5.
效率工资、效率工资增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效率工资的经典模型——夏皮罗一斯蒂格里兹模型,探讨了效率工资的形成以及非自愿失业出现的原因,及失业的“威胁”作用。另外,本文在符合效率工资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下,融合代理理论和强制性储蓄假说,构建了效率工资增长模型,提出了效率工资增长模型的关键等式,且由等式隐含地决定了效率工资的最优增长率。此外,还分别分析了效率工资的最优增长率与贴现率、厂商生产技术和工人偏好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最优就业路径和调整成本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12,(1):14-15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在于开发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共振点。按照"十二五"规划经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依据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内在规律,"十二五"时期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增加新的增长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资讯广场     
业界要览声音我国明年加快建设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5万人,预计全年将超过1200万人,创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数年来的最好水平。劳动保障部表示,明年将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建设。(第一财经日报)  相似文献   

8.
小志 《中国就业》2012,(8):12-12
什么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具有相关性。经济发展能否拉动就业同步增长,与经济的发展方式、产业的布局结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等紧密相关。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和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共同组织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课题完成。该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多角度研究论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对在"十二五"新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课题组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担任主持人,成员由就促会专家委员会和劳科所共同组成,并邀请宋晓梧、陈全生、杨宜勇、葛延风、张车伟、董克用、卢锋、刘燕斌、党晓捷等专家进行了研究论证,其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本刊对其中主要观点进行了节选,此次刊登"十二五"经济转型中就业面临的四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陈宇  罗传银 《中国就业》2011,(10):14-15
2010年中国就业争议热点 澄清“刘易斯拐点” 国内对“刘易斯拐点”有不同的理解:一是人口结构演变的拐点,二是工资开始增长的拐点,三是工资增长提速的拐点,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的拐点。(卢锋,2010)  相似文献   

11.
海外资讯     
《人力资源》2015,(7):9
美国:工资增长让美联储考虑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劳动力市场疲软因素逐步消退,通胀将会在美国抬头。工资增长是美联储衡量通胀水平和考虑加息的重要因素。如果工资增速开始加快,通胀水平将会提速。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14年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从去年1月份的6.6%降至今年2月份的5.5%。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就业市场保持目前的改善速度,美国的工资水平不久将提高。  相似文献   

12.
就业弹性     
小向 《中国就业》2014,(8):15-15
正就业弹性的界定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一般说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就业弹性系数就越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不明显,就业弹性系数就越低。各国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增长的最大化,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3.
声音     
要判断一个国家的成本压力和竞争力,重要的是比较工资的增长与生产率的增长,如何把工资上涨当作一种倒逼机制也可能是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国际经验表明,工资上涨并不能降低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可能成为结构优化的契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称,中国经济要从失衡走向良性平衡,本质上就是要弥合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工资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9年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教育回报率的差异,随工资分布由低端到高端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经验—工资线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明显不同,前者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关系,后者为倒"U"形曲线关系;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中低端的工资差异引起的;在工资分布中低端和歧视等非市场因素是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工资分布高端,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教育和经验等个人禀赋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就业》2010,(2):48-48
要从战略上研究扩大就业的问题。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的同步扩大.还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紧密相关。在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将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纳入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涵,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6.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早已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鲜词了。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各界代表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所提的建议中,“工资集体协商”出现的频率更远超以往。  相似文献   

17.
观点     
成思危让工资和CPI挂钩 要实现经济增长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向内需的转向,真正转向依靠居民消费,首先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需要做一些制度性的安排。第一个安排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收入普遍增长:第二是要让工资和CPI挂钩,现在30个省市最低工资已经和CPI挂钩了,但是整个工资还没有。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者收入也要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目标,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中,加速就业增长显得格外重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增长因素角度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增长存在正面互动关系,即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同样劳动要素投入增长会推动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需求,劳动要素投入的增加也加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中的男女平等:欧盟的状况和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女就业仍不平等男女在就业中权利平等是欧盟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写入欧洲国家的法律中。但是,男女平等谈何容易。2001年欧洲工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妇女在工会中缺乏代表性,妇女在管理岗位的比例仍然很低,往往遇到所谓的“玻璃天花板”式的晋升障碍。尽管妇女就业率一直在上升,欧盟妇女平均就业率在2001年达到了55%,但各国差别很大,而且增长的妇女就业往往在危险和低质量形式的岗位。尽管自1975年第一份性别平等方面的建议书产生后,男女工资的差别一直在缩小,但欧洲议会宣布仍然有28%的差别,其中15%是由于男女在培训和职业方面的差别引起的,其余的13%左右可能源于歧视。就业中的男女平等最重要的是工资。根据《2002年欧洲收入结构调查》(SES)显示,在欧盟从事全日制工作的妇女工资占男性工资的75%。这种工资的性别差异在欧洲国家差别较大,荷兰和希腊男女工资差别最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天津市通过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协商共决、政府督导和绩效激励等机制,实现职工工资与经济发展同步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