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某,女,赤壁市某公司职工。2004年1月30日,某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2004年10月,李某患病住院,经武汉某医院检查患癌症,2005年1月30日,李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某公司发了一份文件,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送达给李某,同时终止为李某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2.
申诉人李某系本市某外商投资企业员工,1994年1月应聘进入该企业工作,在生产一线任挡车工。李某与企业签订、续订劳动合同至2000年1月底。1998年10月中旬,李某在工作时间因工负伤。1999年12月初李某身体恢复后来上班。2000年1月底被诉人与李某终止劳动合同。李某经与企业多次交涉未时,于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要求被诉人恢复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委员会经过审查后予以受理。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2007年10月,李某经人介绍到某木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与单位签订了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为期6个月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2008年1月28日单位通知李某,将于2月28日与他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同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劳动合同制工人,与企业签订3年劳动合同,2001年11月30日到期,企业即终止了劳动合同,企业没有提前通知本人不予续签劳动合同,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5.
案例李某1955年5月5日出生,系大连某木材加工厂工人,月工资1800元。2014年3月27日,李某在切割木板时,由于板材湿滑不慎将左手食指割伤。2014年4月25日,李某被认定为工伤,2014年10月17日,李某被鉴定为伤残九级。2015年1月20日,李某向工厂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工厂同意后于次日向李某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2015年3月  相似文献   

6.
个案评析     
[案例]王某于1994年10月被某企业聘用,劳动合同实行一年一签。该企业于2003年2月28日因与王某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向王某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接着该企业于3月1日又与王某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5月29日,该企业解除了王某的劳动合同,同时支付其经济补偿金400元。王某对此不服,认为自己一直在该企业同一岗位连续工作了近9年,企业解除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都普遍认识到人才的作用,形成了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氛围,但企业与劳动者因培训问题发生的纠纷也与日俱增。前不久,烟台市莱山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处理了一起比较典型的培训费用纠纷。李某与一家制药公司1997年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时间从1997年7月15日起至2001年7月15日止。1999年12月,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派遣部分技术人员到一些先进的企业学习。李某作为技术骨干,被派至上海某药厂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进修,企业共为李某支付了2万元的培训费。2000年6月,李某学习结束后回单位上班,企业为保险起见,又与李某签订了关于李某此次学习的培训合同,但未修改原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自2000年6月开始,李某为企业服务的年限不低于八年。如果李某违反培训合同提前离开企业,每年按照10000元标准  相似文献   

8.
【案情】 李某于1998年1月进入A公司工作,每年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至2007年2月。2006年10月,A公司将李某的工作关系转入B公司,A公司与B公司系同一股东投资设立的两个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1月5日,A公司、B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三方协议,内容为:A公司将李某派往B公司工作,李某与A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自李某与B公司另行签订劳动合同起解除,李某承诺不向A公司提出任何经济补偿要求,B公司承认李某在A公司的连续工龄。  相似文献   

9.
范斌 《人力资源》2006,(10):64-65
案情简介 李某为某园艺公司员工,2003年12月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在该公司工作,但该公司既没为其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又未与其续订劳动合同,只是仍按照原标准发放工资.2004年6月,该公司因市场定位及经营决策失误,业务萎缩严重,决定将李某所在的部门解散,因李某劳动合同已经到期,遂让他停职回家,并象征性地支付给一定补偿金.但李某与该公司就经济补偿金、代偿金的支付数额等问题发生了争议.李某认为自己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已经终止,此次争议的实质是民事纠纷,就直接到法院起诉了该园艺公司.  相似文献   

10.
劳顾问:您好!我单位有一位合同制职工,1991年12月到我公司工作,最后一次劳动合同期满为2001年12月31日。2001年8月20日,该同志在值夜班时,因高血压突然昏倒,入院治疗后,一直在家养病。2001年12月17日,我公司向该同志发出了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书。2001年12月26日,该同志被广东省人民医院检查出患了肠癌,现正接受化疗,据  相似文献   

11.
[案例] 某中学1996年12月招收合同制工人,B某是其中之一,并签合同期3年。1999年10月20日B某生育后休产假3个月,2000年1月该校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与B某终止劳动合同。B某不服,于2月15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B某认为:其尚在哺乳期,校方终止合同后本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李某自2006年1月1日起入职某公司工作,2013年8月31日因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未安排年休假,李某实际也未休年休假。李某2013年11月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未休年休假工资待遇。  相似文献   

13.
案情回顾 李某于2008年11月17日入职C公司,双方签订了有效期至2011年11月16日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规定李某工作岗位为出纳,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880元。2009年1月12日C公司通知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支付李某工资至2009年2月6日。  相似文献   

14.
甲方乙方     
《人力资源》2013,(3):68-69
"竞业限制"可以单方解除吗HR来信:2005年3月,李某入职我公司担任销售一部经理,2010年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协议约定: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2年内,李某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  相似文献   

15.
案例李某在某安装公司从事卷帘门安装工作,双方签订了2008年11月7日至2010年11月6日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10年10月7日,李某在工作时不慎受伤,之后再未回公司上班,但安装公司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按月支付给李某780元的生活补助。李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超过了一年的时效期限,因而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经法院调解,安装公司给予李某一定数额的赔偿。2012年9月17日,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确认双方在2008年11月7日至2011年10月24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安装公司支付因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相似文献   

16.
烟台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前不久作出一项裁决,勒令两名单方撕毁劳动合同的职工,赔偿劳动合同违约金1500元,而对被诉方赔偿2000元培训费的要求,则因缺少证据而不予支持。据了解,这两名职工,在1998年7月1日与某私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从事摄影工作,期限为1998年7月到2000年7月1日。1999年9月11日,劳企双方变更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1999年9月1日至2001年9月30日。双方重新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一方无故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应赔偿对方1500元人民币。2000年4月15日,两名职工请私假离开原企业,一直没有返回,擅自到另外一家企业谋职。  相似文献   

17.
【案情】 申请人李某2010年7月1日到被申请人单位即A公司工作.2011年2月份.双方签订了一份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书面劳动合同。2011年5月14日.李某因A公司没有及时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提出与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8.
李某是一个具有10年以上工龄的技术人员。1999年12月中旬被某外资企业招聘录用,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2000年春节休假期间,李某驾驶摩托车外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左小腿胫腓骨骨折,住院治疗。2月底企业告知李某,因在试用期内发生上述事故,影响了工作,不符合录用条件。自通知之日起,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表示李某属非因工负伤,企业不负担医疗费用。李某不服,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企业撤销决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由企业支付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并按照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报销医疗费用。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企业与李某就其申诉请求事项达成共识:一是企业撤销2月份作出的解除李某劳动合同的决定;二是按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申诉人:陈某,某中外合资企业部门经理被诉人:某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负责人:陈某某陈某于1992年5月被某中外合资企业招聘为部门经理,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到2000年5月底止,月工资为1094元。劳动合同期满后经双方协商同意不再续订劳动合同而终止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合同后该企业不按规定给予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申诉人于2000年7月3日向本局投诉。处理结果本局受理后,于2000年7月19日前往该企业调  相似文献   

20.
案例2003年10月3日,李某受雇于某私营公司,与该公司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李某月工资为1500元,工资发放日为次月5日。但工作以后,李某才知道,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每月按70%发放,其余的30%工资年底一次结清。因此,李某每月只得到1050元工资,其余的30%工资到年底才能领到。2006年4月3日,李某依法向公司书面提出解除合同后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