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丁田 《价值工程》1993,(5):14-15
<正> 工资是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反映了是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也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积极性。例如,煤矿企业采掘一线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不高,职工队伍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资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本文着重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分析煤矿企业地面、井下辅助、采掘三类人员工资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合理比例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不断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在原岗位技能工资制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新的工资模式——薪点工资制。薪点工资制的框架薪点工资制是在岗位劳动评价“四要素”的基础上,用点数和点值来确定职工的工资,点值与公司和专业厂、部门效益实绩挂钩,通过量化考核确定职工实际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工资标准不是以金额表示,而是用薪点数表示;点值取决于经济效益。我公司推行的薪点工资是由职工原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月度奖金、部分津贴合并组成。薪点数主要由基本点(生…  相似文献   

3.
张驰 《人力资源》2008,(10):70-74
劳动报酬即是劳动者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成本支出,直接关系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时时反映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对立关系。一直以来,因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屡见不鲜。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和《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的进一步修改,关于工资纠纷的争议处理出现了部分变化。因此本期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对劳动报酬界定、约定、支付、履行方式以及扣减、拖欠、经济补偿等关键点做出分析,为企业减少工资纠纷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宝钢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同时又要体现与国际工资通用做法接轨,强化企业竞争力,1993年宝钢在吸取结构工资制的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建立反映岗位劳动四大要素和企业效益决定职工劳动报酬的“岗效薪级工资”制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绩效工资是企业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本文着重对绩效工资中涉及的绩效薪金结算兑现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包括了劳动者维持个人及家庭生存及教育培训费用的支出,是劳动者能够维持劳动再生产的底限需求,所以企业在确定劳动者工资时,要合理划分劳动者工资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以及当地的CPI水平等因素,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决定机制。  相似文献   

7.
工资集体协商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劳动者争取更多的劳动报酬,而目前来看,工资的决定权主要掌握在用人单位的手里,劳动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企业工会如果想通过集体协商达到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目的,在充分了解国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企业、行业的经济状况,细致地关注到劳动者工资收入构成等方面情况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协商谈判技巧,从而作出有理有据的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徐垒的热切盼望记者在采访普通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建议时发现,农民工对于同工同酬的呼吁特别迫切,希望《劳动合同法》能够详细规定同工同酬。“每月发工资,心里就特别别扭,不敢看同车间工友的工资条,因为我们干同样的活儿,只是身份不同就相差1800元工资,福利待遇也有很大的差别,心理特别不平衡。”北京一家企业铸造车间的农民工徐垒这样向记者诉说。所谓同工不同酬,就是指干同样的工作,产生同样的效益,但所得的劳动报酬和享受的福利待遇却有很大不同。徐垒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车间,一半是本企业正式职工;一半是招聘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张洪喜  黄哲 《活力》2008,(6):45-45
一、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1.因克扣、拖欠工资引起的纠纷。对于企业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仲裁和诉讼时。不仅有权要求企业返还克扣、无故拖欠的全部工资.而且可以要求企业加发25%的赔偿金。依据是劳部发(1995)223号文第3条,此规定带有惩罚性质,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行为。因此如果企业克扣或拖欠工资无理的话.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一般都会支持25%的工资赔偿金。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一放假时间长达7天,但有许多企业的职工需要加班工作。节日期间加班的职工们,你们领到加班工资了吗?节日过后,我们对企业发放加班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部分企业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支付了劳动者的加班工资。但多数企业根本就未考虑发放加班工资的问题。他们认为:我们的企业实行计件工资,根据职工的工作量和计件单价发放工资,所以不存在加班加点问题;还有的企业认为:我们现在是生产旺季,不能放假,到生产淡季的时候,再安排职工补休就行了。企业这种加班不发加班工资的行为是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同时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  相似文献   

11.
刘保平 《中国就业》2014,(12):44-45
正企业对劳动者就业质量负有直接责任企业是劳动报酬的提供者企业应该依法依规支付劳动者报酬。企业应科学制定自身能够接受而且具有吸引力的工资待遇标准,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一份理想的薪酬能够保证企业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比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支出;优越的薪酬待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学习、培训、进  相似文献   

12.
工资的核算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把握工资的有关概念,对于加强工资管理,搞好工资的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会计实务中,工资的概念有工资总额、应付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和实发工资』总额等。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一定期间内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总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资』总额是指社会一定范围(如一个国家、一个省等)在一定期间之内支付给全体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消费基金水平和变动趋势。狭义的工资』总额是指一个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支付给本单位全体职工的全部劳动报…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劳动部为配合《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充分保障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特制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就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者利益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者利益问题的分析国企改革中对劳动关系重视不够,影响着职工的利益。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企业受利益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驱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劳动者追求劳动报酬和劳动权益的最大化,导致双方在利益分配上产生摩擦和碰撞,导致劳资矛盾扩大。同时,国企改制范围大、涉及面广,尤其是大企业在短时间内分流职工数量大、地区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5.
工资集体协商又称工资共决,是指通过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经营者依法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决定劳动者工资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加班加点工资引发的劳资纠纷已成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强化了足额支付加班费、劳动报酬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并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报酬的特别时效。但在实践处理中,因各地的具体规定和实际作法不统一,仲裁和法院部门掌握的尺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加班加点的概念以及加班加点的时间确认和加班加点工资的科学计算进行重新剖析,从根本上妥善处理好此类劳动争议和纠纷。  相似文献   

17.
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及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劳动关系和谐取决于企业对待劳动者的态度和行为及建立和谐稳定新型劳动关系的思路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企业应该主动作为、关注劳动者情感需求、善待劳动者等建议,以达成劳动者和企业共荣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葛炎 《中国就业》2006,(1):18-19
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成为其成员后。双方建立的劳动关系和谐,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就业就比较稳定,这既有利于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劳动者发挥聪明才智,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所以,许多优秀的用人单位领导都十分重视与劳动者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众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规模以下的个私企业.劳动关系失衡比较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按照《劳动法》规定,只要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就应该享受最低工资的生活保障。然而,山东省莱芜市1—9月份的工资统计报表显示:有的户企业的9048名职工人均月工资未达到本市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220元,甚至个别企业职工月人均收入还不足100元。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职工在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能够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我们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49户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共涉及企业职工6570人。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职工收入未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原因有三:拖欠工资在调查中发现有9户工业企业,自问呢年以来,拖欠职工…  相似文献   

20.
一、事实劳动关系与"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链接: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