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列宁的"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学习和实践"灌输理论"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大众掌握并被大众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宏伟工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要与实践结合,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好、宣讲好,从而教育群众。  相似文献   

2.
杨春海 《全国商情》2012,(22):91-92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就是要大众化,要为人民群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政治家、理论家的专利,也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和空洞理论说教,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就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内在要求、力量之源、传播手段以及弘扬主体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力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红利更多落在百姓身上;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理论宣传队伍;必须积极探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必须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渠道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武器,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本文从客体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的内容,找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客体角度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当前的任务就是选择何种途径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活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被更多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并指导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6.
唐曼莲 《全国商情》2010,(12):117-118
想到是做到的前提,明确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积极引导推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行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它既是表达方式、方法问题,更是根本立场、观点、途径、条件问题;它由我国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民族地区同胞的实际需要所决定;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得到创造性的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催化民族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批判“三股势力”的恶劣性,以实际行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理解、所掌握,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从群众路线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广大民众的有机结合。它的提出不仅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更是对大众新的各种利益需求的现实回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实现大众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相信大众的力量,集中大众的智慧,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心需求。在宣传普及工作中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迈出了新步伐。党和红军根据井冈山受众多数是农民这一实际情况,积极革新、创新和探索新闻宣传的途径和办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现了农民受众转向,开拓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本土化的新方向。这一传播实践使党和红军在传播理论、宣教方式、媒介手段、传播主体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井冈山红色新闻宣传的特色,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成效,使井冈山军民的思想观念得到升华,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红色井冈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农民转向的历史性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新闻宣传实际相结合新的出发地。实践证明:这具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为之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内容和方法的大众化,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大众化体现了理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必然要回到实践中去这一基本原理,在大众化过程中要把握生活化的原则;其二,大众化能够实现的理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这一基本观点,在大众化过程中要把握通俗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理论的说服力不仅来源于理论本身,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实践的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否为广大民众乐于接受并用以指导实践,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的形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反腐倡廉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大众。当下的中国,民生问题是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关切。关注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切入点,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这项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两个转变"是基本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六化"是中心内容,"七个结合"凝聚"三种力"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精神实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接受理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是要在农民中实现。文章从理论受众层面、传播渠道层面、理论传播主体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的基本认知状况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实现途径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标准与孔子最早提出的德性修养论的“知、情、意、行”评价标准相互吻合、相得益彰.具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知”、养“情”、坚“意”、持“行”,以利于广泛宣传和深入推动,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媒体境况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方式手段、信息资源方面带来了机遇,同时,传播去中心化、网络话语差异、反面信息滋生等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挑战。面对这种新形势,应积极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在高校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的创作;建设好高校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实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占高等学校总数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高地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应立足于自身办学及生源特点,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借助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专业课教育等平台,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准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问题为研究起点,整体审视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