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RFID的定位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物流定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针对当前两种主要的基于RFID的定位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利用双频读写器读取操作构成的圆环区域,并利用圆环内的双频固定标签确定读写器位置,然后再通过另一次读取操作产生交叉区域,从而确定交叉区域内移动标签的位置信息.此种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能有效地克服参考标签数量多和信号往返造成冲突的缺点,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食品安全业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肉类食品生产可视化回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时间、精度以及复杂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比较完善的精确定位跟踪回溯技术目前还无法很好地利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有源RFID室内定位的圈养羊视频监控系统。以RFID技术为核心,利用读写器对标签进行定位,采用成熟的定位算法与改进技巧,满足了对圈养羊定位视频监控的技术要求和可视化回溯监管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宋晓群  尹勇  李卉 《价值工程》2013,(26):50-51
在手工电镀生产线电镀的过程中,镀件经常掉入水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镀件报废。文章在应用RFID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区域定位方法,每个镀件唯一对应一个标签,计算标签与参考标签的距离,能够迅速定位镀件位置。该定位方法的应用减少了电镀厂的损失,提高了电镀企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GPS定位技术可以说是最专业的定位系统,它具有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益等显著特点。但是对于室内定位来说由于GPS受建筑物影响较大且成本高、功耗大,因此室内定位多采用RFID定位技术。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指应用射频识别信号对目标物进行识别。射频识别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受环境影响小且识别速度也很快。文章重点介绍了RFID定位技术常见算法的特点并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现在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结论:与其他定位系统比较,RFID定位有很强的发展潜力,虽然算法很多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要选择合适的算法,而基础的算法也是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我们还要不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基于RFID的自动定位盘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清查盘点工作主要靠人工完成,且人工成本逐渐升高、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清货盘点工作的特点和RFID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一种自动定位货物盘点系统,通过多天线阵列对货物RFID标签信号的识读,实现对仓库或超市货物的准确跟踪与定位,完成自动盘库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中,自动车辆定位系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传统定位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在自动车辆定位系统中的应用。在具体分析两种定位技术城市交通中定位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RFID定位技术。研究将RFID的主动定位技术与GPS定位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RFID的位置信息的EKF(扩展卡尔曼滤波)减小定位误差,满足车辆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并且通过减少RFID电子标签的使用数量,减少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RFID技术中标签碰撞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序列号对时隙数运算的排序算法用于解决标签碰撞问题,通过算法仿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定位技术在社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利用定位技术更准确更全面地获取位置信息,成为当今物联网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GPS定位、WiFi定位、RFID定位、ZigBee定位等四种常用定位技术原理、方法、优缺点的分析,以及服务区域、定位精度、定位时间、应用场景的比较,为实际应用范围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定位技术,以实现较为精确的定位,提供了指导、实践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付森  张海玲  吴杰 《物流技术》2014,(21):224-226
鉴于传统物流仓库定位技术并不适应于大型综合化立体仓库的定位环境,影响了定位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普适计算环境的物流仓库定位算法,使仓库工作人员随时知道货物在仓库中的位置。通过对传统的定位向量进行改进,有效地弥补了空白时刻货物的定位,使定位区域更加精确。经实验比较,改进后的定位算法覆盖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鉴于传统物流仓库定位技术并不适应于大型综合化立体仓库的定位环境,影响了定位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普适计算环境的物流仓库定位算法,使仓库工作人员随时知道货物在仓库中的位置。通过对传统的定位向量进行改进,有效地弥补了空白时刻货物的定位,使定位区域更加精确。经实验比较,改进后的定位算法覆盖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定位服务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波 《物流科技》2008,31(8):29-3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移动电子商务因其快捷方便、无所不在的特点,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无线通信技术为移动电子商务中独具特色的基于定位的服务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传统商业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文章从分析支持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入手,然后探讨以个性需求和定位为核心的移动商务的产业链构成,最后对基于定位服务的移动商务新模式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5):97-99
首先概述了RFID定位的概念和相关技术,然后提出了传统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RFID定位技术在现代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形式,最后提出了基于RFID定位技术的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并给出了构建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27):111-113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无需接触的无线自动识别技术,通过空中传输的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和目标识别。RFID技术除了无线识别的特点外还具有可靠性高、操作便捷、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同时识别多个目标物、标签存储容量大和数据可改写等优势。文章以超高频RFID图书管理系统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着手,研究超高频RFID系统通信原理,ISO/IEC18000-6c通信协议采用的防碰撞算法——动态Q算法的工作流程,分析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二进制树搜索方法的确定性标签防冲突算法和基于ALOHA算法的随机标签防冲突算法是解决RFID系统标签防冲突问题两种主要方法。针对确定性标签防冲突算法在标签数目较多及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信数据量较大时,读取标签延时较长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通过仿真比较发现,新算法的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蒋维  张亮  张源  崔滢 《大众标准化》2022,(23):70-72
在基建施工作业管理方面,人员占据核心地位,采取传统粗放化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调配等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需求。采用GPS、RFID等信息化工具对移动的作业人员进行定位管理,打造由身份识别、人员定位、考勤管理等多模块构成的人员管理系统,合理进行系统硬软件设计,可以为现场施工作业管理提供支持。结合工程实践可知,应用移动定位技术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完成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提高基建施工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所述项目将文字识别技术应用到空间信息领域,充分利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到的高清街景影像,用算法实现文字区域定位和识别,并通过检索匹配数据库中的地理信息将文字标注到街景地图上,实现街景影像自动标注,同时实现数据库的更新,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及时的信息和舒适的体验,促进了街景地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芦健 《价值工程》2024,(8):149-151
本文旨在探讨井下超宽带人员三维定位系统的改进算法,通过分析UWB技术及其在井下定位中的应用,对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随后,对现有的UWB测距算法和三维定位算法进行了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在井下超宽带人员三维定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提升井下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为相关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8):202-2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各领域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其中,在我国的GPS领域中,精密单点的定位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数学模型入手,研究其一系列的解算策略,具体对定位结果与精度进行分析。通过对静态精度定位分析,总结出科学的结论,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准确的资料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郑伟  徐丽萍 《物流技术》2012,(14):33-36
一、RFID技术概述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物联网的重要技术基础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相对于现在广泛使用的条码技术,超高频(UHF)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如下特点:RFID标签和读取器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和条码的光学读取原理不同,可以实现非可视化读取。也就是说,读取时读取器的天线无需对准标签,只要标签在读取器的读取范围内就能够被准确读取。而且,由于电磁波对大多数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在很多场合可以实现不拆箱读取。1.非可视化读取  相似文献   

20.
射频自动识别技术(RFID)起源于战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识别敌我战机中率先应用。它开始于将一个带有芯片的小标签安装在一个微型天线上.上面的数据可以读取和通过读卡机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出去.然后再通过接收端的处理器进行解码。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RFID标签可以根据商家种类的不同而储存512字节至4兆的数据。标签中储存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应用和相应的标准决定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如果RFID技术能与电子供应链紧密联系.那它将很有可能在几年之内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