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先分析苏北五市的经济运行情况,重点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江苏省的地位。以徐州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主要成分,再结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0年到2012年两业的协调度,得出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2008年以后徐州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稳定协调发展。最后根据苏北特色对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汪春阳  范林榜  董慧君 《物流技术》2014,(17):171-173,200
首先分析苏北五市的经济运行情况,重点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江苏省的地位。以徐州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主要成分,再结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0年到2012年两业的协调度,得出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2008年以后徐州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稳定协调发展。最后根据苏北特色对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互为依托的,在相关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产业联动关系,利用计量经济学对1990-2010年间内蒙古制造业和物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内蒙古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动态联动关系,分析了内蒙古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并就如何促进内蒙古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国内外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肯定了广东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广东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国内外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肯定了广东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广东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赋权法的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991-2010年间河南省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协同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国内外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明晰两个行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方向。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度评价模型。以2010—2021年河南省物流业和制造业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计算两业的有序度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处于相互独立阶段、初级协同阶段。最后,文章从政府、物流业、制造业和行业协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促进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促进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常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常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区域性产业集群的纷纷建立,作为生产服务业之一的物流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物流业与制造业欲协同发展,必须将物流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根本途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文中分析了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中心城市——青岛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简要提出了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是各级政府正在极力推动的工程。本文在阐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不甚协调。对此,本文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即改变制造企业观念,促进其物流服务外包;加强物流企业的扶持,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构建良好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制造业与物流业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两业联动发展对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以及大庆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庆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两业联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一体化服务水平,构建两业信息共享平台,政府政策引导等措施以促进大庆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辛明 《河北企业》2023,(11):43-47
物流业与制造业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关系,探究两业融合发展对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及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海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2012—2021年该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珠海市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适中的关联度,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协调,仍有待提高。为了推进珠海市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出建立两业共生共荣的融合机制,依靠制造业优势,加强物流业深入供应链上游、增强物流业服务水平,鼓励制造业物流外包等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利  王亚宁  施桂珍 《价值工程》2010,29(25):20-21
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现状,结合江苏制造业发展较快条件下,如何提升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包菊芳 《物流技术》2010,29(1):11-13
分析了马鞍山制造业的特点、马鞍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马鞍山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评价引入DEA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江门市2001~2010年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评价,发现这10年中绝大部分年份江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不协调,据此分析不协调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制造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设施和技术基础,物流业拓展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提升技术水平。研究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的融合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制约两者联动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组织管理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及重要意义,最后,研究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