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中分析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间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太仓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高度的关联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太仓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共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经济区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小平  杨锋 《物流科技》2010,33(2):67-71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区域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对珠三蜀经;齐区域港口物流与区域增长的关系进行数量经济分析.探寻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规律,以利于正确认识区域港口物流能力建设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增长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匹配。  相似文献   

3.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与促进作用,以及两者间互动关系和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朱岚岚 《物流技术》2014,(17):256-258
采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程度,并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的技术驱动力、区位驱动力、市场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五大驱动力机制,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港口物流集聚动力空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程度,并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的技术驱动力、区位驱动力、市场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五大驱动力机制,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港口物流集聚动力空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港口作为环渤海的重要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本文以唐山市港口为例,分析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结合唐山市港口物流发展现状,采用回归模型的方式深入分析,并根据二者之间的联系,从协同机制、优化结构和技术支持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雨婷 《物流科技》2014,(3):141-1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引发了区域经济的合作,这种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物流系统的发展中也引发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企业层次、区域层次、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来进行研究。居于中间层次的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区域物流之间关系的实质是区域经济关系的反映和表征。文章借用区域物流竞争的构成要素作为基本要素,通过建立处理区域物流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理论框架,指出香港、深圳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首先概述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成果,接着重点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模式,指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历程,从核心物流企业形成到物流产业供应链形成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演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分别所起的作用大小和程度是不同的,最后从港口地理区位、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物流需求规模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了影响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演化模式的因素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港口物流规划是港口城市发展现代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港口物流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文中根据营口港物流发展现状,建立了基于GM(1,1)模型的港口物流需求灰色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通过检验可知GM(1,1)模型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同时预测了2012—2015年未来4年的物流需求,为政府进行港口物流规划以及制定相关的港口物流产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与港口物流的整体协调和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数据。  相似文献   

10.
高恩普 《物流科技》2010,33(5):67-70
为了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对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方面——港口物流进行研究。利用区位理论模型、区域分工理论和港口竞争力统计模型.分析了北部湾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短板。最后综合运用三个模型。从腹地经济建设、集疏运系统建设和港口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提升港口物流自身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南岚 《物流科技》2009,32(12):100-101
港口独特的资源禀赋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不可或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彰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共生理论运用于港口物流集群的研究,并给出相关定义。从共生视角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进行探讨,为深入分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合理构建和规划港口物流共生系统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苏玲利 《物流科技》2010,33(1):50-54
介绍了太仓经济发展现状及港口物流的概念作用。重点分析了太仓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结合太仓港资源优势及区域经济特点,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太仓港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太仓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并针对数量分析结果对太仓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关联性、整体性、阶段性,同时具有不确定性.文章以中国第二大半岛辽东半岛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港口货物吞吐量为特征指标,以辽宁省内的GDP、第一二三产业,以及外贸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影响因素,对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进行灰色关联性分析,得出了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的大小,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这对于提升港口业的建设、港区对区域内外的吸引力和促进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物流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逐年上升的货物吞吐量促使港口物流的建设规划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为避免对港口过度投入和重复建设所带来的产出效益降低,文中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投入产出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合理利用土地,可促进区域物流供需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保障物流带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物流战略可 持续发展.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引入假设条件,选取区域相关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区域物流需求;通过分析供需平衡理论,引入相关参数及建立方程,预测处于供需平衡时物流用地的实际需求量,对物流用地数据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6.
余浩辉 《物流技术》2011,(15):32-35
合理利用土地,可促进区域物流供需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保障物流带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物流战略可持续发展。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引入假设条件,选取区域相关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区域物流需求;通过分析供需平衡理论,引入相关参数及建立方程,预测处于供需平衡时物流用地的实际需求量,对物流用地数据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北部湾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货物的流量将大大地增加。对港口物流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港口物流的服务能力将决定货物的流通速度。防城港作为大西南地区通往东盟和海外各国的大通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发展港口物流、提升港口物流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是浙江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所在和战略重点。文章对港口物流和物流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港口与物流互动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建设以港口物流为龙头的浙江现代物流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鹏 《物流技术》2012,(13):218-220
从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研究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以及经济增长对区域物流的拉动作用建立VAR模型对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了两者的互动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