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主要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装备制造业分为以下六个大类: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从纵向来看.装备制造业是包括机械工业、材料、电子和零配件等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孙伟,2003)。  相似文献   

2.
蔡进兵 《经济论坛》2003,(24):11-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社会条件下,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装备工业作为物质财富的基础生产部门以及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也决定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能否顺利实现。一、装备工业的发展在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装备工业作为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部门,一般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六大部门,但有的观点也认为还应包…  相似文献   

3.
湖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中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起着引领中部工业崛起的重要作用;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比较突出,是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支柱性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是湖北传统优  相似文献   

4.
胡爱荣 《技术经济》2004,23(11):30-31
1、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机电工业的主要基地。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分别形成了机床、成套设备、汽车、电机的产业积聚优势。东北地区还有国内高水平的军事工业。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至今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5.
况一、我国机床工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概况 装备制造业是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尖端建设的基础,而机床工业作为母机工业则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数控机床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主流装备;一个国家的机床工业所能提供的数控机床的水平高低和应用领域的大小及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因素,具有战略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6.
旅游制造业是旅游业中高附加值的产业形态,旅游制造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旅游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这对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世界旅游强国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人们对旅游制造业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存在误解、误传和误用的现象,即把旅游终端消费品的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混为一谈。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对旅游制造业的规范研究和科学发展。目前,国家鼓励旅游制造业尤其是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京津冀地区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首都区位条件和旅游产业首位度,应大力培育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旅游装备制造业,优先发展旅游信息技术和旅游健康产品制造业,重点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地产和户外运动设施设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室内休闲与旅游环保科技产品制造业,提升发展旅游用品、纪念品和演艺设施设备制造业,降低我国旅游制造业对外依赖程度,摆脱旅游业沦为"打工产业"的地位,把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旅游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大型科技类旅游制造业的经济总部。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它所提供的产品包括系统、主机、零部件、元器件和服务。东北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能力,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东北装备业如何扬长避短,针对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由“加工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是必须加以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丁工 《经贸实践》2007,(11):44-44
装备制造业是继氟硅产业之外的又一拳头产业,以矿山风动机械为主的工程机械装备,已形成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三大主导产品,以三大龙头企业和众多协作配套企业为基础的区域特色产业。2006年销售收入16亿元,主要产品有凿岩机、空压机、单体液压支柱、潜孔钻机等。目前重点向液压型、高气压、大型化发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最大的矿山风动机械制造中心。其他输配电设备、汽车零部件、化工机械、茶机等装备制造业,也按照“产业集群规划”在逐步成型。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内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论:按照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将空间布局内的五大区域进行划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并提出提升各个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文 《经贸实践》2012,(5):15-17
装备强则国力强。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的基础,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大的特点。我省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较高,企业主要集中于杭一甬区块和温一台区块,企业数量也具有一定规模优势,但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的山西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测度多投入多产出同类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借助DEA对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七个子行业进行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结果表明,除金属制品业外,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都为DEA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一、把握好工作方向 1.突出发展四大产业群 制订出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空间布局的指导意见》,突出发展四大产业群。在继续加快十三个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把握结构调整重点,突出发展四大产业群,加快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产业基础的形成,提高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占工业份额的比重,加快以汽车零部件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加快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提升和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引领四大产业群发展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3.
市场势力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拥有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扭转市场竞争弱势地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程度可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测算。选取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提供的4位数产业作为研究样本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总体处于低集中水平,7个子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行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优势相对明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活动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时期内,创新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中长时期,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是起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研究了产业创新,认为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技术创新是基础,制度创新是保障,市场创新是动力。并运用主成份分析对全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以上海为例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林啸 《经贸实践》2010,(8):43-44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资本技术密集,综合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实力。装备制造业是温岭工业支柱产业,面对当前国家和省里致力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温岭装备制造产业如何抓住机遇,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添“新装备”,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实现优化提升,对于推动温岭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行业总称,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水平和工业发展程度。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产业的第一大支柱,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首先,文章通过对装备制造业行业内的8个大类别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评价模型,选取装备制造业8大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次,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这8大行业的集群发展状况进行分类。最后,结合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对集群的发展程度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7.
李士虎 《经济》2012,(9):58-59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关键行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无疑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无论是管理机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02,(4)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日前提出 ,在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他说 ,制造业无论何时仍是一切产业的支柱 ,资讯产业与服务产业的设备也需要制造业提供 ,从这个意义上说 ,制造业也是高技术产业不可替代的载体和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 ,制造工业仍将继续存在 ,而且不断发展。但制造业的知识与技术内涵、产品与产业结构将经历新的变革。在知识经济的新纪元里 ,科技的提升对制造业的竞争与成功至关重要制造业是高科技产业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6)
装备制造业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为我国制造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的源泉。建国之初,国家就重点发展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辽宁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老大,更是担负着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工业产业发展的重任。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原有的工业产业亟须转型升级。通过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聚集不足、R&D投入较少、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下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冯烽  熊昭 《经济学家》2023,(4):56-66
装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近年美国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制造业竞争策略,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系统梳理典型装备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可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经验借鉴。未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强化顶层设计,着力优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体制机制;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颠覆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相结合;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夯实装备制造业人才基础;强化城市群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