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是农民之本,但在由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征用中,企业成为最大的获益者,往往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许多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在建设新农村的大形势下,企业必须认识到农民失地问题的严重性,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
论失地农民长效保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征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从而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目前我国大约有4000万的失地农民,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250万~400万的速度增长着.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给大量的失地农民带来了许多困难,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就业难、补偿低、社保不健全等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困扰失地农民的突出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大国,而土地是农业之根基、农民之根本,是农村多功能社会保障的载体。失去土地的农民,路在何方?所谓失地农民,主要是指我国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因建设征用、占用农用地而失去土地合法经营权的特殊农民群体。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根本性的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征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从而使大批农民失去生活来源。目前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给失地农民带来许多困难,种田无地,就业无门,社保无份,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开发建设用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超过4000万亩的农村耕地被占用,而且还在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增加。有研究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解决好土地征用后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避免或减少出现“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现象,是  相似文献   

6.
王晓刚  陈浩 《城市问题》2014,(1):63-70,76
基于武汉市江夏区龚家铺村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概率选择模型,分析了失地农民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征地补偿款和社会保险参与度等因素对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质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月收入、工作稳定性、职业声望、职业发展与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结果发现,加强技能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培训对就业质量五个方面的影响全部显著。因此,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受教育程度和增加技能培训的机会;社会保险参与度对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激励作用甚微,是一个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征地补偿款的高低与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和土地换社保模式的弊端所在,它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就业才是失地农民最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利用模糊评价方法,采用准自然实验思路,试图比较不同的征地补偿模式对农民福利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民被征地后的福利水平较之前略有提高,但总体福利水平仍然较低.虽然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模式在保障失地农民收入水平方面不如土地换货币模式,但是前者给予农民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郊的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失地农民也变得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谐社会的实现。文章在对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制度因素和个人因素展开研究,最后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一直是土地流转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土地流转中,各参与方及相关学者都积极探讨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对策。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决策部门制定规章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要真正保障农民权益,必须建立起能够涵盖农村保障基金、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内容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医疗、教育、养老及保险等社会保障内容的设立可以参考城市社会保障的建立及管理模式。但对于保障基金的创建和管理,可供参考的经验比较少,应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保障基金的经营和管理方法,维护失地农民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袁渊 《浙江审计》2004,(5):24-2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土地征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99年以来,我省土地征用达80多万亩,预计今后每年将以30多万亩征用数递增。1999至2001年间,我省因土地征用而造成失地农民100多万人。土地被大量征用后,被征  相似文献   

11.
浅析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倩  段鹏辉 《价值工程》2010,29(8):241-242
土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产物。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而且由土地引发的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地非农化对失地农民产生的影响,并探讨解决失地农民权益实现的政策性思考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失地农民不断涌现,目前一次性补偿,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也未考虑失地农民生计远虑,更难以以土地换得必要的保障。儿童少年要就学、中青年农民要就业、老龄农民面临疾病等风险。失地农民期待中有焦虑,希冀中存担忧。失地对农民来说是“阵痛”,如缺乏保障机制却是“长痛”。如何破解征地难,妥善解决乡村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委实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不断地被征用,土地给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很多农民逐渐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变为城镇化农民,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城镇一体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养老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指出对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在一些市县由于大量的征占土地,使一些村社的农民几乎完全失地,人均已不足2分地,其土地补偿款由于当时的一些主客观原因,存在补偿金额不足,且土地的补偿款又由乡镇政府借用,用于集镇基本建设,每年向失地农民支付一定的利息。现在,随着存款利息多次降息,而生活水平又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土地的征收补偿方式直接关系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等多方面问题,关系失地农民转变观念融入城镇化发展之中。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各种征收补偿方式后,提出了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方式的完善,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大批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社会上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保障机制;实行覆盖广,多档次的保险缴费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医疗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06,(5):38-39
就业是预防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一部分农民失地成为必然趋势。而对于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来讲,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对于目前农村存在的情况,一次性给付,不能解决问题。当征地补偿金花销完后,失地农民中相当一部分处在失业状态,由于制度性障碍和农民经济承担能力,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率较低,又不能享受失业、退休、医疗保障,造成大批“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三无农民。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他们就将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建立以就业、养老、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确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是当前一个新的探讨问题。目前。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劳动保障部门正积极探索,会泽县正酝酿成立失地农民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2004,(1):1-33
土地在现阶段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日益凸现。建立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是当前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共辖7镇和2个开发区,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美誉。近年来,太仓市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创建了覆盖全民社保体系的"太仓模式",在"社保多开门"、城乡社保零障碍对接、农民参保的激励措施以及失地农民分类保障等方面的创新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是指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因工业化、城市(镇)化进程的需要被征用,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失去土地,由农村人转为城市(镇)人的人员。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事关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脱贫致富的根本利益,对平稳化解“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