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住房公积金的制度建设与基金运用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目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基金的性质和目标不明确、住房公积金保障对象受限、公积金贷款存在安全隐患等,结合当前公积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一系列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为新加坡国民提供住房、医疗、养老、教育与投资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缴费率从建立开始60多年来的变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得出:新加坡公积金缴费率的变迁尽管受政治、社会、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但新加坡公积金缴交率的变迁始终基于经济的发展,公积金缴费率的变化率和GDP增长率有很显著的正相关。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缴费率的变迁研究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缴费率政策的制定、社保缴费率政策的动态调整、社保缴费的征收、社会保障水平如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对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是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学习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经验并结合国情加以创造性发展应用的一种义务性长期储金制度。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们应在制度落实、保障范围、归集力度、保值增值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条例》的产生先于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受制于劣质土地财政,住房保障并没有成为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职能。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既不反映保障性住宅的供给,也不反映保障性住宅的需求。中国住房公积金某种程度上不是住房保障基金,而是住房储蓄资金。城市劳动力价值支持基础上的保障性住宅供求衔接是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桂华 《现代经济》2009,8(5):55-56,130
住房公积金制度明确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对象、缴存范围及住房公积金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对于在职职工住房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它对于实现住房社会化、商品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的住房制度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住房市场的不断演变,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例如公积金制度公平性的缺失和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当今政策的不断改革,户籍制度的推进放宽了中小城市的落户限制,帮助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是当今政策改革的方向,而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无法满足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资金不足问题严重。世界各国包括各发展中国家在内,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且取得了很好的保障效果,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主要以新加坡、德国、韩国这三个国家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为重点,其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与我国有很大的相似性,为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道群 《西部金融》2007,(12):63-64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取消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后产生的一项新制度.自建立以来,全国约有3000万职工通过提取住房公积金和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购房能力,改善住房条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文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轨迹中,通过研究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利与弊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了近20年的运行与发展,为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年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基础功能的缺失,如何发挥其住房保障功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构建全国性的住房公积金模式或许是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住房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巴州住房商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制度不断深化.住房公积金在加快巴州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巴州住房公积金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改革为主题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的明确要求。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归集扩面力度不足、现代化手段应用不够等问题,只有将新时期住房公积金工作在机制、路径、手段、方式上实现"四个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公积金工作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