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标准制定组织制定标准的方式与网络效应和锁定效果导致专利标准化垄断行为的产生。在现阶段,我国存在跨国企业利用专利标准化压制中国企业、国内企业联盟专利标准化垄断的可能性增加、专利标准化垄断规制的法律缺失等问题。对此,应当在反垄断规制政策目标的选择、重视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出台针对性的立法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由“微软案”而变得炙手可热的反垄断法,被看成是市场经济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我国仍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内涉及反垄断的法律是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仅有这部法律是不够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明显有些不完善之处。中国的铁路运输、通信、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产业的主要任务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企业、机构垄断经营的,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的性质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而不是基于自然垄断的经济性垄断。国内普遍存在的行政性垄断行为是反垄断法迟迟不能出台的羁绊,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化问题日益凸现,但由于现行的外资并购政策缺乏基础性的反垄断法,因而难以有效地控制外资并购的市场垄断化问题。在国际化背景下,竞争政策是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尽快出台中国的反垄断法,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垄断企业的出现对市场充分竞争产生了影响,故我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的出台便成为必然。对《反垄断法》中关于垄断行为的处理方式进行思考,涉及到垄断的基本内容、国外主要国家及地区反垄断法的特点及我国垄断行为的状态。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其反垄断法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制定出的反垄断法,具有较强的本土性,但也存在问题。鉴于此,应防止和制裁行政垄断、应明确规定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不应限制企业的垄断结构、不应笼统限制企业的垄断行为。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法是现代国家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是经济法体系一个重要的基本构成。在西方国家,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章”、“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并长期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制定自己的反垄断法。在我国《反垄断法》即将出台之际,对行政垄断是否应归入反垄断法这一基础性问题,理论界仍未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行政垄断归入《反垄断法》的不合理性通常认为,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利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垄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体制性的,市场经济共有的垄断,即以生产进入障碍为基础的经济性垄断…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经济竞争力的维护与反垄断规制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8月1日,中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意在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追求经济的效率和公平与保护民族产业的生存条件和竞争力都十分重要,既希望规制外资垄断势力的形成又要保护国内产业的成长免于法律刚性约束,因此,有必要关注政策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柔性问题.中国的传统产业和民族工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较为有利的条件来为全面地与外国企业竞争来做准备,政策的柔性是保护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垄断又称独占,是指少数大企业、政府部门或若干企业联合起来,在特定市场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和操纵市场,排除或限制竞争,损害其他企业或消费者权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在市场经济国家被称为“经济宪法”、“经济基本法”。因前,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正在加快制定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串通招投标行为的规制在很多法律法规中都有涉及.在具体实践中,企业普遍没有认识到该行为可能违反反垄断法.本文试从该行为的法律适用和违法认定,指导企业在日常合规中如何认定该行为在反垄断法意义上的风险. 一、法律适用 串通招投标行为在国内的主流观点和国外的法律实践中,都被认定为典型的垄断协议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三条...  相似文献   

9.
2008年8月1日,中国《反垄断法》开始正式施行。而在2009年一年期间就有三项相关配套政策或政策的征求意见稿颁布或发布,可见国家对于垄断行为的规制已经进入了快车道。纵向垄断协议作为垄断协议中的一种,与横向垄断协议在行为主体、目的及具体方式等方面均有着区别。《反垄断法》中也规定了纵向垄断协议相关条款,对纵向垄断协议的积极因素及消极因素加以分析,并对其在现实中的认定及规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垄断问题日益突出,但是我国反垄断法却迟迟不能出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立法委员们对如何界定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存在争议。文章将在回顾各种垄断概念定义的基础上,从法学的角度对经济垄断、国家垄断和行政垄断等三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以求能够厘清现有“垄断”概念的分歧,从而为反垄断法制定中的概念界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汤俊 《湖北审计》2001,(5):14-15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程的不断迫近,财务会计制度和相应财务软件与国际接轨也成为大势所趋。由于计算机财务软件审批认证制度和我国各种经济成为企业并存的现状,国外软件一时还无法完全适应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要求,目前财务软件市场基本上被国内产品所垄断。近年来,国外的财务软件也开始小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对国内外财务软件的研究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国外财务软件虽然暂时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内企事业单位需求,但还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外,本文从计算机审计应用工作和其他功能完善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应当引起财务软件开发部门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对反垄断法的需求日趋强烈 十五计划建议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打破垄断问题,并提出要尽快出台一些与入世接轨的法律,这说明中央越来越重视反垄断问题了。反垄断立法也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我国之所以会对反垄断问题如此迫切,可以归纳出下列原因: 一是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垄断行为。按照习惯  相似文献   

13.
对垄断协议进行规制是反垄断法实体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垄断协议行为的反竞争性质非常明显.对市场经济的危害巨大,因此禁止垄断协议制度一般是各国反垄断法中最受关注、制裁也最严厉的部分。而且,很多国家的反垄断法一般还将禁止垄断协议方面的规范置于其条文中最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封锁、地方保护等行政性垄断限制竞争行为,是我国目前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主要障碍。目前正在审议的中国《反垄断法》充分考虑到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将行政性垄断纳入反垄断法的内容并制定措施进行规制,是中国反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一家企业占据35%的市场份额就视为垄断;任何国家的反垄断法都针对所有有市场势力的企业而不仅仅为了遏制外国垄断势力;中国反垄断法出台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  相似文献   

16.
陈建芬 《中国企业家》2008,321(15):30-30
8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反垄断法》。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石油、电信、电网、铁路等领域国企“超级垄断”的事实,以及“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的现象。但是,具体到企业个体,谁会不幸成为中国《反垄断法》的第一号被告呢?  相似文献   

17.
政策快递     
《公司》2000,(10)
反倾销及反垄断法即将出炉 中国为配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目前正在摹拟和修订多条法规,其中《反倾销法》和《反垄断法》即将出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市场的垄断行为大约分三种:行业垄断、行政性垄断(如邮政及铁路)和经济性垄断(如价格联盟及行业自律价),当中行政性垄断是大陆最普遍、最突出的垄断行为,这是大陆长期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现象。中国在制订法规时,依照国际惯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权威法规。其中一条根本原则,采取绝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禁止滥用垄断地位的行为,而不禁止垄断状态本身,只要具有垄断地位企业不…  相似文献   

18.
行政垄断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殊垄断形式。当前,反垄断法专家从经济法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得出了许多富有意义的结论。然而,行政垄断是对行政职权的滥用,“从性质上讲,反垄断法中关于行政性限制竞争的规定属于公法,它们是对我国行政法的补充”。①所以,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分析行政垄断行为,有助于深化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一、行政垄断的法理定位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表明,自发的市场机制在其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市场失灵”现象,如经济垄断、宏观经济失衡、公共物品短缺和收入差距拉大等单靠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市场失…  相似文献   

19.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我国建立反垄断法律体制的重要一步,但我国的反垄断法制定法体系还有待完善。在反标准化垄断的视野下,对美国、欧盟、日本的反标准化垄断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标准化引发的垄断危害如何进行反垄断法律规制提出了一些构思和设想。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的垄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先阐明知识产权垄断法的合理性,重在说明知识产权垄断是反垄断法适用例外;然后,分析了知识产权垄断滥用与反垄断法的冲突:论述了知识产权垄断滥用与反垄断法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