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长期处于分、立、撤、并、升、降等反复徘徊的状态,其制度变迁表现出强制性、渐进式、路径依赖性与滞后性特征,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积极变化,但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制度等方面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取向应是从强制性制度供给向诱致性制度需求转变,并力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下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与化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中的强制性变迁逻辑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金融产品供需错位、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以及农村非正规金融得不到法律承认等六大供需矛盾,并从深化产权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以及引导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化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制度的非均衡性。我国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基本上是以强制性为主导,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目标,是新时期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引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与整体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呈现出强制性、“渐进式”及结果的“滞后性”等特征。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尚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信贷担保机构,以及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体系、政策扶持和监管体系等方面,对创新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严重制约、存在着农村金融外部配套设施不完善、现行农村的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我国需要从大力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创新动产抵押融资模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智勇 《企业经济》2005,(5):174-175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系,必须放在事关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成的高度来认识。面对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发生的新变化,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却与之不相适应,农村金融改革仍是整个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为此,必须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着力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农村经济占有极其重要的领导性地位。依照目前的国零政策来看,我国在未来的几年里的农村经济结构将会进行一些重大调整。因为并不发速的农村金融将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时,解除农村金融约束,以农村中小舍作为金融组织发展的要素并为此进行相关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有关规定,现将实行新制度与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布并组织实施的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并组织实施的产品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制度(以下简称“老制度”)之间的过渡安排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Di艳霞 《四川会计》2001,(11):41-43
一、中美注册会计师制度变迁的类型差异分析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制度的变迁可以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通过行政权力和立法手段等外在强制力推行制度、变革制度的一种制度变迁方式。而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通过一种环境的自发力量产生的诱导力推行制度、变革制度的一种制度变迁手段。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属性。自1980年我国开始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至发展成熟,无不渗透着国家的强制性。最初财政部于1984年9月25日发布了《关于成立会计咨询机构问题的通知》,规定设…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有关规定,现将实行新制度与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布并组织实施的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并组织实施的产品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制度(以下简称"老制度")之间的过渡安排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制度随着中国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进行了多次变革。但是,这些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目前变革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2.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模式的选择问题。首先,结合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要求和社会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剖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合理性。然后分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由市场金融制度替代计划金融制度,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取向.在已有的金融改革过程中,我国金融制度变迁没有象经济制度变迁一样走诱致性和强制性交互演进之路,而是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重点一直放在城市,对,农村金融发展不够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没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农村和城市金融在资金投入、网点覆盖、业务发展、风险控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性亟待改变。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考察国外农村金融的制度建设和发展经验,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提出优化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以提高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驱动资源开发、激活农村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组织的作用,有效解决农村金融组织功能单一、缺乏市场活力的问题,文章基于多个维度,在梳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细化金融体系判定标准,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着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整体服务功能不强;缺乏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抗风险能力不强;金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失真等问题,直接导致金融服务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金融抑制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为此,本文将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特点,分析农村金融的需求,从制度设计和业务开展上提高对农村金融的供给,加大农村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湛 《会计之友》2006,(34):69-70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提出优化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以提高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金融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金融市场变化迅速,农村金融的发展是金融业发展比较薄弱的部分,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促进了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优化,以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为导向,促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农村金融的转型,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做出不断努力。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转型与构建多元化金融机构的意义,并根据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可行性的措施,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