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依存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重点研究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过20多年经贸往来,时至今日,海峡两岸经济依存关系的现状程度,以澄清对海峡两岸经济依存关系的片面理解,填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空白。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给海峡两岸带来的贸易所得和投资所得的分析,最后得出相互依赖是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基本特征,其中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于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依赖程度,大约在3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不可忽视,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反映一个国家特定时间内进出口贸易对其自身国家经济影响程度大小的一项指标,改革开放带动了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外贸依存度得到了迅速提升。文章就外贸依存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合理的认识外贸依存度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贸依存度是用来衡量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从而反映一国(地区)贸易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文章通过对新疆1990-2005年GDP与外贸依存度的相关数据作一实证分析,揭示了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外贸依存度、相互依存度、经济开放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强。一国外贸依存度、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以及一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一组经济范畴,可以分别用一组指标体系来描述它们。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日本既是近邻,又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两国经济交往密切,两国只有积极合作,不断提高相互依存程度才能实现共赢。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投资相互依存度和生产相互依存度三个指标对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适度调整现有格局--我国外经贸与国际收支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召 《国际贸易》2004,(4):21-24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只占当年GDP的9.59%,而且贸易收支表现为逆差。25年以后,2003年我国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60%,贸易收支也由逆差转为顺差,占GDP比例达到1.81%。与此同时,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为缓解我国改革开放前期的资金短缺、提升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做出积极贡献。从统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外贸依存度的上升取决于对外贸易增长速度、GDP增长状况和汇率三大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外贸依存度偏高加大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的趋势及基本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应该正确看待我国外贸依存度,应该通过加快贸易工业的转型和技术升级等策略降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相似文献   

8.
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贸易依存度(Dependence Degree of Foreign Trade)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程度的一项基本指标。运用2000年~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和GDP等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入世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在对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和国别比较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如何理性看待国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贸依存度反映的是一国经济对他国经济或对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非常重要的指标。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并对其经济发展带来威胁。文章从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探讨了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商》2015,(9)
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出发,选取了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等指标,测算红河州近十年的经济开放度变动情况,并与云南经济发展最发达的滇中四地州相比,结果表明:红河州外贸依存度较高,外资依存度较低,经济开放度较高,其中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开放度相关程度较高。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红河州经济发展和开放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海关统计数据由于包含大量重复计算的成分,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某部门的贸易收益情况。文章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定义增加值出口为衡量双边贸易收益的指标,从增加值出口变化趋势、行业分布情况及贸易收益的实现方式,分别剖析2000~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各部门的增加值出口情况。发现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盈余方实为中国,农产品行业的大量增加值隐藏在本国的其他部门中出口。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升,两国农产品行业实现收益的方式不同,中国越来越趋向于附加值含量低的粗加工中间品出口。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对第三国市场的依赖不断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农产品行业的收益都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对外贸易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由长三角地区(16城市)FDI与对外贸易的简单数量关系,构筑了地区层面的对外贸易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方法对长三角地区FDI的对外贸易效应及FDI在上海双边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DI对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及上海的双边贸易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长三角地区FDI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作用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研究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过程,并从中得到如下启示:对外贸易政策必须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适时转变;顺应国际贸易制度发展需要,增强我国贸易政策的法律化;在致力于多边经济合作的同时,我国应加强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已经从资金补充为主导过渡为技术转移为主导.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的实现为东道国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其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通过对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两个领域贡献的分析,可以就这一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转移的特征,作为考察对象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的实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剖析服务业FDI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服务业FDI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FDI对服务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服务业FDI通过产业聚集效应、公共服务创造效应以及服务贸易效应对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施加积极影响。另外,服务业国内投资对服务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与提高内资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实现服务业FDI与服务业国内投资对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协同推动。  相似文献   

16.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也取决于国外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国外研发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贸易渠道和外国直接投资渠道的溢出效应均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促进作用,并且贸易渠道的正向溢出效果与外国直接投资相比在逐渐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吸收利用国外研发溢出效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国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关系中的国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14个主要投资国1984年至2004年对华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总体上促进了贸易的增长,但是各国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却有着明显差异。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是贸易促进型的,我国澳门地区、马来西亚、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和新加坡的外国直接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条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而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则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借助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与价格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我国对外商投资的政策应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a cultural institute is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by promoting language familiar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In addition, cultural institutes can provide additional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at lead to positive economic side effects such as increases in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is study, gravity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data for the Goethe Institut (Germany), the Cervantes Institute (Spain) and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China) to identify any stylised international patterns of the documented economic effects. The study find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bilateral trade and FDI outflows for all three programmes, along with two important (i) the effects are stronger for non‐advanced economies and (ii) the effects are substantially larger on FDI than on trad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ultural institutes can be an effective policy tool in promoting FDI outflows, with the strongest effect realised when a home country locates its cultural institutes in host countries with developing economies. Importantly,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approach to extend its soft power through rapid expans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worldwide has not been as successful as the efforts by the German Goethe Institut in increasing trade and FDI.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突破26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测算了23个行业的CTB(贸易差额贡献指数),借此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在检验中同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变量和内资变量,实证结果表明相对内资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