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有弹性钉住通货膨胀相一致的货币政策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有弹性钉住通货膨胀相一致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问题中,本文将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目标变量影响的时滞引入损失函数,并分别在确定性等价条件下,以及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条件下给出了最优的利率反应函数,进而讨论了模型参数以及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最优利率反应函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文风 《企业导报》2009,(12):14-14
在对国内有关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评述之后,针对未来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分别估计了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改进的信息共享模型(MIS)分析了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估计结果,本文认为城乡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过程十分缓慢,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差距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并提出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不仅是货币政策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述评的基础上指出,由于中国二元经济特征及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仅仅简单地按照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根据中国的现实约束条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传统新凯恩斯三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周期方程,尝试在一个统一的模型框架下探讨金融周期、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时变动态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时期和非危机时期金融周期与通货膨胀间的相互时变联动存在显著差异,金融周期波动对通货膨胀变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基本不受危机影响;货币增速剪刀差可能通过市场流动性对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周期与通货膨胀的力度起到抵消或放大作用,且具有顺周期特征,因此,货币政策当局可考虑引入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周期、通货膨胀以及货币增速剪刀差的顺周期局限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规则型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平稳性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尽管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但其作用效果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估计带有马尔可夫区制转移的泰勒规则模型,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稳定区制和不稳定区制.通过对稳定和不稳定区制内通货膨胀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与通货膨胀序列的平稳性具有较高的相依性.稳定的货币政策区制对应的通货膨胀序列是平稳的,而不稳定的货币政策区制对应的通货膨胀序列是不平稳的.稳定的泰勒规则对通货膨胀具有牵拉效应,使得通货膨胀率一直围绕目标通胀率波动.现阶段继续实施稳定的泰勒规则是保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货币效用模型(MIU)框架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理性经济人的动态最优化选择行为产生了一组随机非线性欧拉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在稳定状态下推导出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方法。实证分析以欧拉方程为基础,利用广义矩方法(GMM)估计模型参数,并进而估计出我国1995-2012年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我们发现名义利率比通货膨胀率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影响更大,在低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率对福利成本影响更大。本文阐述的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方法优势在于能够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两个变量的影响,而传统估计方法只能利用名义利率作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来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货币主义学派的头面人物费里德曼对通货膨胀曾有过颇有影响的判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一结论对许多国家的通胀都得到了验证。 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现象?即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的过量发行?进一步,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有利于经济增长还是有损于经济成长?如何度量这种影响?如此而自然引出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理想比值是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一个简化的Eckstein and Leiderman(1992)模型中加入银行部门,讨论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性质;并基于中国的数据,应用GMM计量方法估计模型参数,进而考察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供给这两种货币政策对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影响。我们发现,政府要得到高的铸币税收入,单纯依靠发行货币制造通货膨胀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的配合,并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来对铸币税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权衡;我国处于铸币税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权衡曲线的平坦部分,所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增加的铸币税收入会非常有限;在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的国家,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通货膨胀,对居民福利的增加要大于铸币税收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综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标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三者之间是正向关联。目标通胀率对预期通胀率的影响程度显著但具有滞后性,"目标锚"的引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胀预期陷阱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上升有利于拉动正产出缺口,货币当局确实有人为地调高目标通胀和实际通胀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故意,货币政策时间的非一致性存在但并非显著。我国通胀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通胀预期推动的,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在整个宏观经济框架下找到具有微观基础的,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冲击的货币政策起点,然后再找到货币政策相对起点的偏离对产品市场影响的深远程度,即对价格的冲击水平和价格的粘性周期。首先本文以凯恩斯(Keynes)和希克斯(Hicks)的经典理论为宏观经济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价格粘性为指导,提出并建立了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模型可预期未来下一期的通货膨胀,可确定均衡价格粘性周期,是一个通用的国家模型。然后本文建立了它的中国模型,并对中国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年--2001年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无法显著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因此从对称性角度看,在扩张时期和紧缩时期,货币冲击效果在我国具有微弱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通货膨胀的性质特征与货币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日趋严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明显.本轮通货膨胀不同于以往历次的通货膨胀,它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综合型"通货膨胀.因此,采取单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运用多种调控政策,协调配合,共同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节和事前引导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利率变化在短期内并不改变通货膨胀的变化方向,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显现;预期实际利率对当期物价波动有着正向引导作用,并且在子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证实这种关系有加强趋势.这些实证检验结果对我国调控物价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定期向公众宣布政策通货膨胀目标,然后根据通货膨胀预测值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差距来确定调控方向;在实践中,加拿大银行通过使用利率操作区间和公告操作,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对市场流动性及短期利率目标的调控,进而影响到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并最终成功实现了实际通货膨胀率稳定地波动在中央银行的目标范围内。基于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加拿大银行的做法,建立一个更为简单透明的政策操作框架,以保证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惯性衡量了通胀指标受到冲击偏离均值后返回均值的时间,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文章选取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月度CPI、RPI、PPI数据,应用Yule-Walker方法和Stationary Block-Bootstrap方法估计了通胀惯性系数,同时应用EFP(Empirical fluctuation processes)方法和BP未知断点检验法研究了我国通胀指数序列的结构变化点和通胀惯性系数的结构变化点,讨论了金融危机前后通胀惯性特征的变化规律。计量结果表明,我国通胀惯性总体上维持在0.8左右,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通胀惯性一直在0.85至0.9之间徘徊,这表明货币政策的滞后期在一年以上。文章得出结论:市场预期的缓慢调整和央行信誉度的偏弱是我国通胀惯性高的主要原因。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稳定物价上,并要提高通胀的预测能力,及时灵活地调整货币政策的重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二步OLS法及Markov-Switching model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存在的双重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仅存在方向上的效应非对称性,而且存在区域间的效应非对称性.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对扩张政策反应弹性小于紧缩政策反应弹性,东部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弹性小于扩张性政策的反应弹性,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于同一货币政策的反应弹性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通货膨胀率持久性变化研究及政策含义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胀率持久性在通胀率动态研究中备受学界的关注,并且直接影响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终解方程式。本文对我国通胀率持久性的统计特性做了严谨的计量检验和分析,应用“格点拔靴(自举)”中值无偏估计和Exp-Wald未知断点检验来捕捉我国物价波动持久性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通胀率持久性在高通胀时期走高,而在物价波动减小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著减弱。我们讨论了这一发现对相关货币政策分析机制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Hsiao提出的最终预测误差准则(FPE)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并得出了有关结论,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