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玲 《财会月刊》2010,(4):16-17
一、丁字账在外币折算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是:①将外币金额按交易发生目的即期汇率或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②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即为汇兑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算。有关外币账户是指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债务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预收账款等。  相似文献   

3.
考考你     
判断题 :1.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 ,应当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公章。 (   )2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余额 ,为企业银行存款的实际可动用额。 (   )3.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签名盖章 ;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 ,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   )4.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期末各外币账户的外币金额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的金额与外币账户的人民币金额的差额 ,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   )5.企业取得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 ,应当按规定向期货交易所交纳年会费 ,企业…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和合作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企业外汇业务的不断上升。按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的规定,除筹建期间及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外,企业各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外汇风险的大小直接体现在“汇兑损益”账户中。因此,防范外汇风险,加强外汇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应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由于这种汇兑差额在经营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只是会计核算上的一种预先确认,所以在会计实务中,为了与外币兑换中所产生的已实现汇兑差额相区分,会计人员准确地称之为未实现汇兑差额。对于未实现汇兑差额,《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筹建期间发生的未实现汇兑差额,计人长期待摊费用;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除上述情况外,发生的汇兑差额均应计人当期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6.
惫产 《四川会计》2003,(10):21-22
期货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其将在现货市场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数量相同的该商品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现货商品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原来所买进(或卖出)的全部该种商品的期货合约,从而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转移出去,达到锁定成本或收入,保证既定盈利的一种经济活动。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交纳保证金、平仓交易、期末浮动盈亏、平仓以及实物交割等环节的会计业务处理。探讨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是防范期货风险的重要手段。一、期货套期保值的原则及方式1.期货…  相似文献   

7.
企业外汇交易风险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靖永慧 《企业研究》2001,(11):58-59
企业外汇交易风险与结算某一具体交易有关,指企业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数额减少而造成的损失。各种交易包括:以信用方式进行的商品或劳务交易、外汇借贷交易、远期外汇交易、以外汇进行投资等。交易还可分为已完成交易和未完成交易。已完成交易为已列入资产负债表项目,如外币表示的应收帐款和应付账款;未完成交易则主要为表外项目,如外币表示的将来的采购额、销售额、租金以及预期发生的收支等。 一、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外汇交易风险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进行管理,使风险造成的损失降…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应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由于这种汇兑差额在经营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只是会计核算上的一种预先确认,所以在会计实务中,为了与外币兑换中所产生的已  相似文献   

9.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0.
一、期货投机机制 期货是可以在期货交易所里买卖的远期交货的标准化合约。首先理解期货要扩展“货”的概念。“货”不仅指商品市场上的货物,还包括在股市上买卖的股票、在债市上买卖的债券、在汇市上买卖的外汇等,通常把这些“货”称为合约标的物。由此不但有商品期货,还有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金融期货。期货概念已从商品的自然属性中抽象出来,衍生为在期货交易所里买卖的一纸合约,期货是原货的衍生品,属于衍生工具。  相似文献   

11.
肖正再 《广西会计》2003,(11):41-41
外币业务 ,从会计的角度来理解 ,就是用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所表现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变化的结果。因此 ,外币业务的折算问题 ,就是将外币所表现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变动的结果转化为以本位币进行计量 ,其实质是会计要素的计量问题 ,似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现行外币业务的折算 ,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发生外币业务时 ,按交易日或期初的汇率折算计价入账 ;二是由此形成的外币资产和负债 ,在期末时 ,再按期末汇率调整计价 ;三是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或计入当期损益、或作递延损益处理。上述三点的实质就是外币资产和外币负…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远期外汇经常涉及跨期、外币业务,因而对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外币应收应付事项的套期保值为例,通过对比和评价我国会计准则(下称CAS)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称IAS)的两种账务处理方法,对该项业务处理提出具体建议。一、CAS与IAS关于远期外汇业务账务处理的介绍例:中国某公司于2013年12月1日购入美国某公司10000美元的存货,约定60天以后支付款项,交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1:6.13。为了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中国公司与经管外汇的银行签订将于次年2月1日按1:6.135的汇率购买10000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期间 (月份、季度、或年度 )终了必须计算汇兑损益,即对于各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企业应按照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并将其与记账本位币账户中对应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比较,其差额即为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关于汇兑损益的确定方法有多种, 2001年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用书中采用了列式计算法。该种方法在每个外币账户发生的业务较少时比较简便,但在业务较多时就显得不够简洁了;同时,利用算式计算的结果有时很难确定正负符号,从而影响账务处理时汇兑损益及相关账户的记账方向。笔者在教…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二)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三)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与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二)外币项目的套期,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外币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分析外币交易及套期保值的初始确认和会计处理,旨在准确地把握新准则下远期外汇合同套期保值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黄容 《财会通讯》2004,(6):41-42
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于2002年12月6日下发了汇发I2002l124号文,要求从2002年开始外商投资企业停止使用原编制的“外汇内容表”,启用新的“外汇收支情况表”。新表结构类似于资产负债,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及经常项目差额。在编表时,“资产”第一项至第六项,“负债及经常项目差额”第十一项至第十九项,可以直接根据账簿记录中的外币金额填列。如果有以非美元的外币计量的项  相似文献   

18.
<正>一、相关规定及解读(一)规定1.账务处理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金额;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认  相似文献   

19.
商品期货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主要包括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能源期货等。商品期货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一种。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一般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核算,其主要账务处理为:(1)向证券期货经纪公司申请开立买卖账户,按存入的资金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企业取得衍生工具时,  相似文献   

20.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