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37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指出在企业的最优边界在于市场交易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理论奠定了企业理论的基础,科斯之后更多企业理论被提出来,20世纪90年代企业能力边界理论被提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企业边界趋于模糊,近代,有学者曾提出无边界理论.一种理论的盛行,正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个角度的问题,在搜集文献的时候,发现企业边界的变化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发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企业边界的变化进行描述,在企业成长阶段,企业边界处于扩张趋势,在成熟时期企业边界达到最优,企业在衰退阶段的战略决策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纵向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纵向边界的解释的基础上,指出供应链管理影响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降低了供应链上企业的交易成本,使企业纵向边界趋于缩小。然后针对企业如何结合核心能力理论进行重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边界的解释显得有些不足。通过梳理主流企业边界理论的相关观点,阐释了能力理论对于分析网络经济下企业边界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从核心能力、附属能力和基本能力三个纬度对企业的边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集群边界的界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已有的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的考察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以交易成本为出发点的契约理论为线索;另一条是以企业生产属性为出发点的核心能力理论为线索。由于两种路径认识企业的角度不同,因此在谁更正确上存有许多争议,但我们在分析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时,这两种考察路径是值得借鉴的。鉴于已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集群的边界进行过分析,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即基于核心能力理论试图对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巨钦 《企业研究》2006,(11):38-39
综观已有的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的考察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以交易成本为出发点的契约理论为线索:另一条是以企业生产属性为出发点的核心能力理论为线索。由于两种路径认识企业的角度不同,因此在谁更正确上存有许多争议,但我们在分析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时,这两种考察路径是值得借鉴的。鉴于已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集群的边界进行过分析,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即基于核心能力理论方面试图对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一个案例为切入点,并对案例进行了引申,尝试用现代产权理论分析框架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揭示了由于存在交易成本,产权不能清晰界定,但是如果市场机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进而界定产权,此时政府不应介入其中。对于市场自身无法界定的产权区域,政府可以凭借其优势加以界定,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给出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的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企业边界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明确的企业边界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处于不断变化中,企业边界趋于模糊化。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成本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互联网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由于资产专用性程度、比较优势大小和信息依赖程度等特征的差异,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企业边界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这一结论较好地解释当前企业并购和企业虚拟化并存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集中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长期发展,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对2001—2020年收录在Web of Science、CSSCI以及CNKI数据库中研究供应链集中度的相关文献进行定量统计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主要对供应链集中度文献特征、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热点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整合研究框架.研究表明:供应链集中度研究遵循的主要理论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影响机制为风险效应和收益效应;研究前沿聚焦于研发投入强度、现金持有、盈余持续性、商业信用、资产专用性;热点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经济后果、管理决策、资本市场表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古典企业理论与新古典企业理论都仅从企业的生产性角度出发,讨论企业的效率(组织租金)的最大化问题。然而,完全拥有企业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古典企业家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困境:生产效率问题与交易管理问题。从生产性出发,企业边界的扩张引致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分化;从交易性出发,企业又面临着节约内外部交易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边界的存在使之与外界环境区隔。对企业边界的探讨是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企业边界的影响机制目前还是一个丛林状态。文章以国外学者已有分类为基础,综述了企业边界研究的效率学派、势力学派、能力学派和身份学派的基础假设、边界的影响因素、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各自适用情景等理论核心要素,文章最后分析了企业边界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实证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站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对交易成本进行划分,指出交易成本测量在管理会计学分析方面的可行性和价值,强调了从总体测量与效率分析(主要是利用比较的方法)两个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寻舸 《价值工程》2005,24(6):81-83
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知识的复制和转移存在外溢效应和内敛效应,影响企业交易成本和运作效率。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我国企业将会得到一些启示。针对跨国经营不同阶段,知识的复制和转移及组织学习管理都应有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13.
邓倩 《财会月刊》2007,(12):3-5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实证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站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对交易成本进行划分,指出交易成本测量在管理会计学分析方面的可行性和价值,强调了从总体测量与效率分析(主要是利用比较的方法)两个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不均衡”时,企业边界需要重构。若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则通过兼并扩张其边界;若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则通过分拆肾缩其边界。我国的企业重组可看作是企业边界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资产专用性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资产专用性理论的回顾,认为资产专用性理论对治理模式选择、企业内部治理、治理边界以及资产处置都不能提供很好的解释,原因是资产专用性理论所采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简化了机会主义动机向机会主义行为转化的过程,忽视了交易成本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且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不足。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简化了机会主义动机向机会主义行为的转化过程,忽视了交易成本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从交易费用理论来看.企业的存在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集团是在解决企业成长中的大企业病时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安排,它是市场与权威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视角分析了企业集团边界的确定、如何节约交易成本、以及企业集团的”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易成本对契约关系的影响和治理,本文从劳资双方关于劳动力使用权的交易关系出发,对交易成本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过程提出假设并从进行了论证,认为在劳动关系双方一致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时,双方更有意愿选择合作,避免冲突,则劳动关系趋于和谐,组织效率提高,交易成本减少;反之,劳动冲突增加,组织效率低下,交易成本增加.基于博弈论和囚徒困境理论的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交易成本理论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影响,而来自企业的调研实践则证实了中国情境下交易成本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网络中圈子的存在和不同的圈子文化对劳动关系和交易成本的影响.最后从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不断增加企业边界,在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制约下不断缩小企业边界在这两种相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企业边界将达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规模,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生产边际成本要包含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林德集团收购德国帕西姆机场过程的分析,探索了新兴市场企业在成熟市场跨国并购过程中通过制度创业实现资源整合从而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本研究从制度视角探索了跨国并购的制度创业动因、机制和资源整合路径。突破了以往基于成熟市场的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通过股东收益和组织学习能力获取的传统跨国并购理论认识范式。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会影响组织通过制度创业建构合法性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资源;企业决策者的创业意愿和能力会影响企业制度创业成果;决策者意愿和能力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机制影响制度创业效率;企业场域位势的嵌入程度较低以及处于业务和制度边界交界地带的企业,会实施制度创业改变企业的场域位势;企业通过制度创业跨越制度障碍形成的合法性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20.
模块化:授权与控制悖论的解决方案——知识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罗文军 《上海企业》2006,(12):58-60
知识观的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实质就是一个知识体系,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异质性资源。该理论在知识特性而不是在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给企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多数学者将企业知识整体看成几个独立部分,如Holsapple和Joshi将企业的知识资源分为标志性和内容型知识资源,菲力浦斯将企业知识资源分为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产形式存在的知识资源,野中郁次郎将知识资产分为经验性、概念性、系统性、常规性知识资产,这类分析法忽视了企业知识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关系。芮明杰教授等提出企业知识体系是由分散存在于企业的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