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贾宝玉与贾惜春悲剧性质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一部《红楼梦》惜春的悲剧并非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只是一种“观他人之痛苦”的,“超自然的,神秘的”、“平和的”悲剧,而是一个不幸的、孤独的、被冷落的命运悲剧。精神和心灵备受折磨的痛苦的悲剧。惜春最终的出家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主动决绝与摒弃。较之宝玉。惜春悲剧的审芙价值并不逊色多少。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三位爱情主人公首次出场的服饰描写,暗示了三位爱情主人公的爱情命运.宝玉首次出场的服饰描写与作为其首次出场见证人的黛玉的服饰描写是如此不相称,暗示了二人的爱情不符合当时主流的爱情婚姻观而注定夭折.宝钗首次出场的服饰描写与作为其首次出场见证人的宝玉的服饰描写虽然匹配,但由于宝玉叛逆的个性,最终二人的爱情婚姻也名存实亡.三位爱情主人公首次出场的服饰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相似文献   

3.
魅力贾母     
贾母,金陵世勋史侯之女,荣国公贾代善之妻,贾赦、贾政、贾敏之母。荣宁二府的“老祖宗”,地位尊崇,儿孙满堂。作为女人的贾母,虽然出场时已是个富贵尊荣的老太太,但就遗传学的观点看,有宝玉和黛玉这样品貌的孙子外孙女,相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宝玉、惜春、妙玉三人出家悲剧体现了深广的人文价值与文化意蕴,在艺术表现上收到了特殊的审美效应,增加了情节的多样性、生动性,增强了小说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文坛上,萧红是一位极具特色的天才作家。她短暂而苦难的一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正是凭借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作家认真地观照自己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生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整个人类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具有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悲剧源于欧洲文明的悠久传统,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学中缺少悲剧。而司马迁在《史记》中撰写了众多悲剧性的人物,使《史记》具有了浓厚的悲剧性。司马迁通过这一悲剧人物的群像向我们展现了他的悲剧观。  相似文献   

7.
方方《万箭穿心》围绕普通女工李宝莉的婚姻悲剧,道尽了其处于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作者以冷峻的笔调揭露了现代女性生存之痛的内在原因,同时也反思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如何保持自我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8.
刘韶 《企业家天地》2012,(12):139-140
尼采关学思想的要义是为人生而艺术,他认识到生存是充满苦难的,古希腊人借助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发展而来的悲剧艺术,使人生变得壮丽,酒神精神乃至强力意志成为人的生命之本质规定,他的悲剧美学思想,体现出对生命的肯定和辩护。  相似文献   

9.
政府管制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比公地悲剧更为复杂:一是反公地悲剧可能看不见从而难以发现;二是腐败的存在将使反公地悲剧更难以克服和解决;三是政府管制既可能造成资源利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也可能造成资源利用过度的悲剧,此时调整交易成本可能比整合产权更为重要。因此,政府在实施管制时要尽量避免制造出反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10.
大格格的人生悲剧具有多重性。她的悲剧,既是一个叛逆女子的悲剧,也是一个聪慧女子的悲剧,痴情女子的悲剧。这几重悲剧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使大格格这一艺术形象在叶广芩家族系列小说众生相中格外引人注目,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1.
吴松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1):22-24,28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给悲剧价值论建构起了“欲—解脱”这样一种二元结构,这一悲剧价值观念有着中西思想来源,它的形成是中西思想相互借鉴的产物,这些因素使得王国维悲剧理论中带有浓厚的价值论特质。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首先从西方引进悲剧理论的学者,为中国后来的悲剧研究开了先河.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在考察视角的选择、悲剧精神的阐释和结构标准的界定方面虽然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却有一以贯之之处.随着对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系统深入,其悲剧思想从受叔本华的强烈影响到真正走进中国戏曲,从推崇出世解脱到看重“主人翁之意志”,从结构上的机械认定到灵活处理,已然发生了转变、发展而进一步成熟了.  相似文献   

13.
巴金以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心中的革命热情,表达对黑暗的控诉与对光明的呼唤。作品凝结着家的情结,他也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望者。《家》继续了《红楼梦》的大家庭崩溃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家的破败,《憩园》和《寒夜》是《家》的续篇,老姚和汪文宣就是觉慧出走后的两个选择,都昭示新家的成立与夭折,他的小说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新型家庭的建立与夭折的历史。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翘首期盼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守望着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从通常的人情人物、普通的世故、境遇中揭示出哲学、历史层次高度上的人生悲剧,这也显示作者曹雪芹精神世界的广阔和崇高。而宝钗作为“红楼十二钗”中举足重轻的一个人物,在文学史上一直占有浓重的一笔,其性格特点一直是红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其实,宝钗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钗黛关系窥见一斑,在二人的交往中,处处可见宝钗机敏聪慧、巧于心机的性格特点。即便如此,她却仍然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结局,也只不过是封建大厦倾倒时的一个完美的陪葬者。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语言的研究虽早已引起学界注意,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还未被重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很值得研究。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学功用——在小说创作中形成固定的人物塑造模式,而且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即体现出传统释道文化对通俗文学创作的辐射作用。探寻《红楼梦》人物绰号独特的文化意蕴,会拓宽《红楼梦》语言的研究途径,并且丰富我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旨在与戴光全和保继刚(2003)进行对话,该文已发表近10年,而这10年间事件研究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主体以及研究趋势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以2000—2012年《Event management》发表的43卷共273篇文献作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量方法,对文献特征及主题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事件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事件起步早发展快的国家;研究涉及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且高度分化延伸;学科研究的核心点和热点一致,集中在事件旅游、事件管理、事件影响、事件参与等方面;事件研究主体内容包含事件旅游及影响研究、事件本身原真性和参与度研究、事件管理研究。研究还表明事件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打破了原来比较单纯的学科关系,其未来将融合不同学科的范式,形成相互交叉、兼容、渗透的研究模式。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戴光全和保继刚提出的事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传播媒介、大众文化、公共关系和休闲旅游等4个学科领域,内容涉及事件管理研究、事件供求关系研究和事件影响研究存有一些差异,尤其对事件旅游和事件参与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同时本文结论与Getz(2008)提出的事件三类研究话语体系观点吻合,分别对应事件旅游体系、经典话语体系和事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巴金以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心中的革命热情,表达对黑暗的控诉与对光明的呼唤。作品凝结着"家"的情结,他也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望者。《家》继续了《红楼梦》的大家庭崩溃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家"的破败,《憩园》和《寒夜》是《家》的续篇,老姚和汪文宣就是觉慧出走后的两个选择,都昭示新"家"的成立与夭折,他的小说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新型家庭的建立与夭折的历史。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翘首期盼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守望着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历代读者对李煜词耳熟能详、情有独钟,这源于李煜词精湛高超地综合使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尤其是直抒胸臆和鲜明对比两种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对读者的内心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其词余音绕梁的悲剧美恰好契合了民族的审美心理,李煜从一己的遭际、变故中反映出人类的共通之处,从而在传播接受中超越了时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由于抒情诗与生俱来的抒情特质,在它与小说自觉融合后,为小说的叙事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在《红楼梦》中就是完美的例证,它使作品更具诗意风格和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