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侏儒"到"巨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发展速度。1956-19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3.6%,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6位跃升到第2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因此被西方学者认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及高速增长二战以前,日本即为列强之一。但在二战后期,日本的国民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一是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财、物力;二是盟军的原子弹轰炸,破坏了日本一些  相似文献   

2.
去大庆,不能不去八百垧. 据说,"八百垧"的得名与日本人有关.六十多年前,日本人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一队日本兵欲在一片荒原上开出"八百垧"地(一垧为120亩左右),囤积军粮,可过了些日子,小日本狼狈逃窜,遗下"八百垧"成了地名.  相似文献   

3.
二战中美军对日战略轰炸运用了宣传心理战,无疑也是对日本国民的精神轰炸。在1944年6月时,日本国民中怀有必胜信念者高达98%,但在投降前夕,已下降纠32%,失败的预感已扩大到大部分国民心中。从以上的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达成了作战企图。它成功地破坏了日本的战时经济,削弱了日本的战争潜力,加速了夺取战争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王雪的"梦"     
三月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朋友结识了北京睿雅轩的董事长、收藏家王雪先生,并有幸参观了他在朝阳公园为两会代表举办的“日本文物精品汇展”。当我一走进展厅,就被眼前那上百件精美绝伦、古色古香、有着浓郁日本风格,蕴含着深厚日本文化历史的展品吸引住了。其中还有几件是连日本国本土部都已绝迹的“国家级”文物,令人赞叹不已。据介绍,王雪经过近20年的潜心收藏,目前已拥有各类日本文物3万多件,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每一件都是中日两国的历史见证,背后都有一段难以忘记的故事…… 在这里,本文特别要介绍的一位人物是多年…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7日,日本内阁特别顾问、Hitotsubashi大学经济学院黑田东彦教授(HaruhikoKuroda)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了题为“日本汇率政策失误所带来的教训”的演讲,并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政策调整提出了建议。一、日本的教训可以给中国以借鉴目前,包括西方七国集团在内...  相似文献   

6.
彭华 《浙江经济》2005,(1):44-45
重化工业化是加工贸易立国战略的主要对象和产业基础,而加工贸易立国又使日本重化工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两大战略反映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既依靠国际市场,又非常自主的发展理念,是日本“世界工厂”在短时期内迅速形成的战略保证。  相似文献   

7.
日本信贷市场的"羊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鹏 《亚太经济》2004,(4):30-32
对于日本银行业的放贷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已经有很多理论解释,但很少是通过计量的方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银行业贷款的相关数据,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统计模型,来研究日本信贷市场上存在的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日本"人间国宝"制度进行研究,研究日本"人间国宝"认定制度对于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就我国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认定制度体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泉东盟五国之行与"小泉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日本与东盟经济环境发生新变化、面临新课题以及日本通商政策和集团化战略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小泉东盟五国之行提出了日本对东盟外交的新理念和“小泉构想”。小泉构想虽然受到了东盟各国的欢迎,但也有不和谐的弦外之音。由于小泉构想的空洞性和暧昧性,再加上日本国内农业自由化的掣肘,如何实现小泉构想,乃是日本今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主义"时代的中日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引发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日两国在该地区经济地位的反向变化--在日本经济增长缓慢并陷于不振的同时,中国经济却突飞猛进,日益成为拉动东亚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相应地,中日两国国民的心态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中国民众爱国主义热情高涨,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前所未有地增强,日本国民则正在丧失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实现"明治维新"百年梦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以来所形成的骄傲心态,尤其是面对身旁曾在近一百多年来被其欺侮、侵略过的庞然大物--中国的崛起,日本国民的心态更加复杂、敏感,社会思潮右翼化的情况有所发展.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日之间的各种摩擦,不论是历史问题、领土问题还是经济、贸易问题,在两国社会舆论中均被笼罩上了强烈的民族感情色彩:中国民众要求讨回历史正义、公道的意愿不断升温,日本民众对"中国威胁"的担忧及不服输的心理也与日俱增,彼此间的对立情绪日益扩张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2.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3.
变"废"为"宝"     
厦门东海洋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位于水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海滨城市-厦门,是福建省较大的一家真章(学名:真蛸Octopus Vulgaris)精加工产品出口基地.该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成功地从真章下脚料中提取出具有海洋生物活性的人类长寿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厦门市政府的嘉奖.该项目是厦门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14.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 ,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 ,观念和理论的变化 ,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 ,就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 ,法学理论如此 ,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厦门火炬高新区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区域化、全球化为目标”的经营宗旨,不仅仅满足于扮演“启动器”和“吸附器”的筑巢引凤角色,更勇于担当为企业自主创新披刑斩棘、嵌入区域和全球价值链的“推土机”,不断深化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场“政治秀”吗?很多去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见过陈林的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虽然“三位一体”已经成为当前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热点词汇。有这样的疑问,首先要从协会的创立者陈林说起。陈林与人们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勇往无前的改革者的光辉形象在他身上并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骨似乎也难寻其踪。他爱调侃、有心机、善于布局、巧借人脉。宣扬改革理念时,他大声但从不疾呼,对现状强烈不满,但更会充分地利用现实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4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一行视察永川.他说,永川之行,最为深刻的有五个印象.其中第一就是:森林景观大道标准高、决心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杜枫 《走向世界》2011,(12):36-37
想想看,“剩”也是挺好的一种状态。大龄女孩多半学会了独自走夜路、换保险丝;大龄男更是想得开。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不用看女友的脸色,也不用接催促的电话。  相似文献   

19.
吴倩 《走向世界》2009,(16):50-52
从"海上山东"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海洋渔业的一枝独秀到涉海工业、海上大通道建设和滨海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山东人把海洋梦想延续,再次掀起开发蓝色国土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后悔“     
来天等这么久,说没有后悔过是骗人的.我就曾经后悔过,特别是收到同学短信的时候.今天某某同学说“我在广东混得不错,过两个月,老板就要给我加薪了.“后天某某又说:“上海真是个国际大都会,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我来了几个月,觉得如果没有见识过沿海发达城市人们的生活,那就真的是白活了.老兄,你后悔了没有?“每每看完这些短信,我心里直发酸,想不到当初成绩等各个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一些兄弟现如今都混得不错.心酸完以后,继续上班.早上8点起床,然后从位于山脚的自己的住所--破瓦房出发,走上30分钟,来到门诊口腔科,工作到中午一两点才吃饭.现在又是冬天,走回山脚下的瓦房时,风总是刮得那么大,心里默念着如果回到住所能有东西吃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