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较为突出,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引起了关注。以价值论为基石,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体制特征,论证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具体分析了劳动、资本、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产生的剩余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是衡量该要素的贡献的合适尺度;市场经济中,厂商追求最大化利润的行为会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要素收入与其边际收益产品相等.要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得以真正确立和运行,必须再造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替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辩护,西方经济学很早以前就提出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至今仍然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要支撑点。本文对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特别是所谓边际产品等于生产要素贡献,要素贡献决定要素收入份额的论断,进行了多方面剖析,并且对比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揭示其谬误。最后联系我国实际,提出按劳分配存在多种实现形式,论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多种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不赞成将“按要素贡献分配”作为唯一分配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索财富论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搞活国企、有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生产要素贡献的度量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以要素的稀缺程度和贡献率作为分配的尺度.确立和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路径选择:微观基础再造、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陈冠玉 《经济经纬》2007,2(2):13-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认识,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6.
樊敏 《经济师》2003,(7):41-4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要求分配形式与之相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 ,理顺分配关系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是当今时代发展要求 ,也是与时俱进的做法。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同时采取措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浅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这是十六大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非公有生产要素,而且主要包括公有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并非都是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也并非都是剥削收入。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可以依据其产权参与价值分配,依据其贡献率的大小获得相应收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要素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开发各种社会资源,对于正确认识“剥削”问题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洪安 《经济师》2000,(11):135-135,203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按劳分配理论制度的重大突破、创新和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的改革背景下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有效分配形式。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迅猛 ,重视和研究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显得极其重要。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必要性生产要素的基本经济涵义是指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所有生产要素 ,包括劳动力 (又叫人力资本 )、资本 (含土地、房屋、机器设备、资…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影响商品单位价值,影响价值总量在生产者之间的划分。同样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将剥削分为完全竞争剥削、不完全竞争剥削、阶级剥削和非市场剥削等四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保护完全竞争剥削,限制不完全竞争剥削,防止阶级剥削和大量经济剥削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郭飞 《经济学家》2003,(6):109-1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里的前半句话,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是首次完整出现的,可以概括为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如何理解这一原则?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并不一致。笔者认为,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正确认识或准确衡量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或使用价值)中的贡献(或作用)。为什么把生产要素的贡献理解为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贡献?我们可…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如何理解和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今后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生产要素都以商品形态进入  相似文献   

13.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在于生产要素的所有制 (产权 )关系 ,我国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一分配方式会对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带来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避免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14.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金富 《经济学家》2005,(6):120-122
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表明: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经济逐步确立起来,收入的分配也逐渐打破实际上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取而代之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逐步确立。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必然发生全面的根本变革,即经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一过渡形态最终发展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必须认真考虑公平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中所追求的公平是承认适度收入差距的公平,公平与效率何者为先的问题,要根据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迫切需要来确定。兼顾公平的重点是协调好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事关全局的大公平。当前,社会上分配不公的声音有些是人们的观念滞后于分配制度改革所产生的不公平感。消除这种分配不公主要是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收入差距的拉大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予以控制而不可能消灭。只要得大于失,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进行改革,大可不必忧心重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突破,但理解各异。笔者认为,这里指的生产要素应该是狭义的生产要素,即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如果这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在语言逻辑上就有同义反复之嫌。当然,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劳动和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允许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目的是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财实的源泉充分涌流”。由于政府缺少对不同经济实体“劳动尺度”的总体把握 ,在具体分配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使分配秩序发生混乱。为此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分配调控和监控体系 ,使各生产要素所得与贡献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要成为现实,必须努力完善三个方面的基础性条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20.
潘国兵 《经济师》2004,(4):32-33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分配制度创新的理论 ,是十六大对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方式变革的必然性 ,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理论意义 ,它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时期、新的条件下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