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2011年104.49亿元的亏损后,中国远洋在2012年继续亏损,高达95.59亿元,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使得中国远洋获得了"A股亏损王"的称号。有相关分析指出,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其管理层对企业规模的过分追求而使得自身忽略了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风险。本文将从宏观市场及其自身战略两个层面对中国远洋两度巨亏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远洋的巨亏,同时提出有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头顶光环,脚踏市场,这是一般央企的传统形象.而中国远洋在近几年的表现,似乎注定要成为央企形象的"颠覆者". 2013年3月28日下午,就在中国航运业"老大"中国远洋的业绩发布会现场上,气温和气氛都显得别样的冷.中国远洋副董事长马泽华与众高管一起现身现场并公布了亏损的数字——中国远洋2012全年亏损95.59亿元.马泽华表示,巨额亏损差于预期,并对此接连的亏损深表歉意.继2011年亏104亿元后,被市场誉为"亏损王"的中国远洋,虽然在2012年的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还是保持了巨亏的收场.在业绩发布会的第二天,A股市场上复牌后的中国远洋正式"披星戴帽",更名为"*ST远洋".  相似文献   

3.
航运业触底     
《英才》2012,(5):22
3月的最后一天,中国远洋(601919.SH)公布2011年财报,尽管已经有了巨额亏损的预告,但是104.5亿元的亏损数字,仍令市场嘘声一片。不出意外,中国远洋将荣膺2011年度"A股亏损王"。中国远洋并非个例。截至4月8日,A股航运板块共9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9家公司去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相比2010年的132.5亿元,同比下降188%。  相似文献   

4.
央企陨落     
《中国企业家》2013,(10):24
5月8日起,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锌业股份(000751.SZ)因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目前2012年年报已披露完毕,沪深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央企占了两家;有20家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央企居然占了13家。曾经"富得流油"的上市央企和地方国企,包揽了去年上市公司巨亏榜的前十位,十大巨头共亏损了近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远洋继201 1年净亏104亿元后,2012年再度亏损95亿元,蝉联亏损冠军。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铝业、中国中冶和鞍钢。在此之前的十年,央企、国企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风光无限。2003年时,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2013年中国远洋(股票代码:60191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亿元,继2011年巨亏105亿元、2012年亏损近96亿元后,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将中国远洋整体业绩情况、巨亏的原因及其教训与启示分析如下。一、案例简介中国远洋2005年、2007年先后在H股、A股上市,其发展战略就是由其母公司中远集团注入核心主业以及优质资产,使其成为中远集团的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2006年,  相似文献   

6.
崔玲 《英才》2012,(10):64-65
对于苦苦熬过2011年惨淡光景的航运业来说,是否真的要遭遇"2012"了?上半年国内航运企业的半年报数据,可谓触目惊心。数据显示,航运板块13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60.19亿元,合计净利润为-7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长了181%。中国远洋(601919.SH)继2011年上半年亏损104.5亿元之后,今年上半年再亏损48.72亿元,成为"A股  相似文献   

7.
4月28日,蒙牛乳业公布2009年报,业绩实现大逆转。其主营收入达到257.105亿元,由2008年亏损9.49亿元转为盈利11.158亿元。与此同时,蒙牛宣布公司董事会主席牛根生自6月9日起,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将更少参与集团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2年3月26日,国内三大上市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光明2011年年报均已公布。根据年报显示,蒙牛去年广告和宣传支出占总收入比例的7.6%,金额约为28.4亿,较2010年的23.6亿元增长了20%。伊利的广告促销费略微有所下降,由2010年的38.26亿元小幅下降1.7亿,达到36.56亿元  相似文献   

9.
《物流时代》2012,(10):19-21
中国远洋上半年亏亿重组声起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远洋”)8月30日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巨亏48.71亿元,比去年上半年(同比)多亏了21亿元。  相似文献   

10.
397.50亿元3月7日,平安银行公布了2012年年报。作为银行业的首份年报,数据显示,平安去年实珊营收397.50亿元,同比增长34.09%,但其不良贷款余额翻番,不良率也骤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经历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低谷"与"高峰",见证了中国银行业从"技术破产"到利润总额全球第一的跨越。在他任期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多数国外大型银行受经济危机冲击身陷亏损泥潭,然而中国银行业独树一帜,很快走出危机的阴霾,并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达到全球银行业利润的  相似文献   

11.
王琳  曹颖 《现代企业》2015,(2):11-12
仪征化纤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在历史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2012年以及2013年出具的年报上显示仪征化纤分别亏损3.61亿和14.54亿元,并被实施退市风险的警示。企业2014年度上半年年报可以看出,亏损较2013年年末又增加了2.96亿元,尽管这期间仪征化纤一直尝试各种方法努力补亏,但是短期内很难解决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强所带来的问题。为走出绝境,仪征化纤选择与中石化进行资产重组,以此来挽救企业,避免其走上退市的厄运。目前仪征化纤与中石化的资产重组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铁道部的高负债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铁道部2012年1季度汇总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铁道部利润总额为100.78亿元,扣除156.07亿元税后建设基金和14.50亿元所得税后,其税后利润转为负值,亏损69.79亿元。截止2012年3月31日,铁道部总资产为40084.14亿元,总负债为24298.36亿元,负债率60.62%。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贸易收紧,油价持续攀升和运价竞争激烈的夹缝中,航运板块正经历着寒冬。2011年的航运板块以中国远洋的巨亏完成了惊人一跌。中国远洋以巨亏104.5亿元的业绩突破了自身亏损及A股上市公司亏损额的双重记录。中国远洋业绩触底,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周期性特征明显的航运业集体进入了寒冬。  相似文献   

14.
套期保值是在金融市场上作为转移价格风险的方式。本文集中阐述了套期保值与投机的差异,分析了中国远洋使用套期保值工具的具体情况。2012年中国远洋成为了亏损最大的公司,并且连续两年的巨大亏损使得中国远洋不得不戴上了ST的帽子。我国国企由于存在监管不严、对衍生工具使用不熟、法律市场不健全等一些原因,在套期保值工具的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截至3月22日,包括万科、保利、金地等在内的80多家上市房企已公布了2009年年报,从已公布公司的财务报表观察,2009年地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现高速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现金流大幅改善。利润增长远超营业收入已公布年报的80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主营收入总额为2181亿元,同比增长23%(2009年为1777亿元)。收人同比增幅较大的公司有大龙  相似文献   

16.
3月31日,华为发布2014年年报,营收、净利双双大涨。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882亿元(约合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79亿元(约合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7%。摘得"全球第一"桂冠年报数据表明,华为净利润增速已连续3年超过30%,2014年净利润较2011年已实现翻番。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在京东首次向投行展示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状况数据中显示,其2011年亏损近12亿人民币,毛利率为5%。并且,在2012年业绩预测上,有关投行人士透露,如果2012年京东继续亏损,亏损额或将高达2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松下没落     
裴瑜 《英才》2012,(12):28
作为曾经的日本制造业的骄傲,松下如今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继2011财年亏损7721亿日元之后,松下11月初发布的2012财年半年报业绩依然低于预期,预计2012财年(到明年3月止)净亏损达7650亿日元(约600亿人民币)。连续两年如此巨亏,在日本制造业历史上实属罕见。巨额亏损消息发布后,松下股价次日开盘后狂跌近20%,一度创37年新低。标准普尔已将松下的信用  相似文献   

19.
4月12日,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控股,SZ002352)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和3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虽然,特殊时期对顺丰控股3月份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成功扭亏为盈,实现了从2021年一季度亏损9.89亿元到2022年一季度盈利超9.5亿元的逆转。  相似文献   

20.
2013年4月2日,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科力远)发布了2012年年报,根据其年报显示,2012年科力远亏损5,794.3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2.19%,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也是科力远上市10年来的首次亏损.实际上,随着镍氢电池与锂电池之争中的锂电池优势被逐渐抬升,镍氢动力电池前景已经愈发不确定起来.刚刚离开科力远不久的员工李鑫就告诉记者:"随着锂电池在技术、成本、市场方面的同时发力,镍氢动力电池的前景大幅降低,很多同事都认为镍氢电池市场已步入行业下行拐点,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