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智能技术已经步入成熟阶段,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依旧会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神经网络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人工智能控制与自动化控制有机结合,提高智能技术在神经网络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效率.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产业链分析 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其中,基础层是人工智能网络、算力、硬件和数据获取的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及算力基础支撑环节,主要包括感知和技术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传感器、摄像头、云端计算和芯片;技术层是人工智能通用算法的核心技术环节,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和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具体包括人工智能平台、智能化系统、智能语音和语言、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应用层是集成一类或多类人工智能技术,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而形成的软硬件产品或综合应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提供场景服务的智能解决方案和提供硬件产品的机器人、无人系统和智能硬件.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在不少领域得到了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从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模糊理论三个方面对电力系统运行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使得金融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金融领域的发展逐渐向智能化迈进。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发展阶段和方向。其次,从技术进步、资本支持、环境改变三个宏观因素以及数据资源、成本优势、效率改善三个微观因素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金融发展的理论机制。再次,从生产、消费和就业三个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于金融领域产生的经济社会效应,以及相关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最后,总结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风景园林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风景园林 信息模型(LIM)技术的推广和实践应用愈发重要和迫切。以 北京市通州区云景公园项目为例,结合Autodesk Civil 3D 和Revit等软件,从地形、道路与铺装场地、建构筑物、给排 水工程、植物景观,以及模型协同组织6个方面介绍公园类实 践项目中LIM模型的组织构建方法。以LIM模型中的数据信息 为核心,探索图纸类、数据类信息的获取,以及将模型作为成 果进行整体交付的方式。将建模方法与应用需求相结合,总结 L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路径,并对LIM技术的发 展前景和潜在应用领域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陈贇  李建兴 《发展研究》2023,(12):45-52
类脑智能是推进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人工智能终极目标。2010年以来,美国、欧盟、韩国等提出脑科学研究计划,我国2021年启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类脑智能在理论、硬件、软件、应用层面都取得一些突破,论文产出、技术专利等方面全球形成中美“双巨头”格局。类脑智能在推理、沟通、视觉、行走等方面技术仍处初级阶段,离大规模商用尚有距离。促进我国类脑智能发展建议有重视优势发挥、用好产业基金、强化伦理安全等。  相似文献   

7.
吕昌昌 《数字经济》2022,(Z2):86-91
<正>在推进“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为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应用带来巨大契机。随着楼宇经济的蓬勃发展,智能化楼宇越来越成为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之社会需求的大幅增加,为楼宇智能化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智能楼宇已经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经济技术的提高,变电站的各种技术也在输配电系统的应用时集成以及融合,这体现了现代电网建设的特殊理念以及目标,智能的电网成为了一切电力新技术应用的总称,这是变电站的主要环节。对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研究与探析,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的方案设计以及应用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利用论证以及应用介绍等方式展现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优越性,这对于以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通用目的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进入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智能制造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载体。本文以186个应用场景创新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的场景创新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场景创新的产业化应用与商业化竞争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更新与迭代,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源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智能化需求。在应用需求牵引下,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互动和正反馈效应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随着消费互联网升级和产业互联网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进入全面融合发展新阶段。内生需求牵引、政府的战略引领和积极响应、新型平台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以及传统产业头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机制。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在互动中持续的知识、技术重组和互补性创新,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推动中国经济步入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技术融合特征进行研究,能够精准识别车联网产业技术机会,为人工智能与车联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方向指引。选取2000-2019年相关专利数据,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领域技术融合进行识别与测度,采用Word2vec文本挖掘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融合领域技术发展态势、技术主题关联模式、技术共现网络整体结构和节点功能演变情况。研究发现,融合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像识别等相关算法是车联网领域最基础的人工智能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等相关算法是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交通平台是融合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数据识别与数据表示技术在融合演变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较强,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受到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基于研究结论,从研发方向、学科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80—2010年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化建设全面发展,为各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风景园林学学科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以恢复并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风景园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3个时期进行梳理,总结这一阶段学科发展的4个特征:1)风景园林行业体系逐步规范化;2)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从传统到现代;3)风景园林设计单位由单一到多元;4)风景园林人才培养蓬勃发展。该时期风景园林学学科发展的影响为2011年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系统日益提高的复杂度、自主决策能力,以及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已经对现行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构成重大挑战。特别是在专利等知识产权领域,从技术方案到创造性审查,从辅助决策到自主发明创造,整个生态系统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侧重从实践角度探寻解决人工智能与专利制度冲突的手段和途径,首先,阐述现阶段人工智能专利制度的实践特征;然后,着重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两个层面梳理、分析和探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最后,结合相关专利制度、规则、程序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及空间艺术和技术上的营建智慧。“知”“行”关系建立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中国风景园林的价值与特征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以独立一级学科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梳理,对我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主要的机器学习算法所蕴涵的知识性质,指出了机器学习与教育理论存在的相似性,同时根据机器学习的特点讨论了对教育的启发,并且对机器学习在教学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在培养规模、课程体系、教育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内涵清晰化、培养层次化、交叉深度化和合作协同化的学科教育发展特点。在对一级学科成立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概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风景园林教育面临的变化与挑战,整体水平尚存提升空间,学科竞争力还有待加强,并从营造学科环境、服务社会需求、提升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风景园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科学有效测度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响应国家科技战略的有益尝试。运用熵权法,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4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中国省际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属于人工智能发展领跑者,山东、辽宁、天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福建属于追赶者,其余省份属于落后者;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东—西、东—中、东—东北差异是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差异和西部地区内差异为次要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分为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和2015—2018年4个阶段;考察期内,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扩展效应,东北地区呈现出两极分化效应,中部地区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相当,西部地区呈现出多极化效应。结论可为健全科技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为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供实证数据,为系统布局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欣亮  唐斯斯  李晶 《技术经济》2023,42(11):113-119
敏捷治理是前沿科技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下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其所倡导的快速感知、灵活响应、多元参与和持续协调等理念与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价值追求相契合。本文对人工智能、政府治理及敏捷治理进行梳理并探索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敏捷治理的运行逻辑,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参与到政府治理中,凭借其数据共享、智能算法、趋势研判、自动交互等特性,极大推动了政府科学决策、高效治理、公众参与和及时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以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为例,介绍了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简化业务流程、夯实技术基础及全天实时监测等方式,拓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治理应用场景,为超大城市政府开展敏捷治理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王衍用 《经济地理》1997,17(4):93-97
本文从客源、资源两方面论证了兴建现代人造模拟景观的原则.从国情方面指出了兴建现代人造模拟景观的限制因素。最后分析了兴建现代人造模拟景观热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智慧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发展智慧产业,对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产业的基本内涵,介绍了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知识经济等智慧产业的相关概念,论述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产业的技术基础。然后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智慧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智慧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中国智慧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智慧产业发展对策,如在各行各业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产品智能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利用智能化技术推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促进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分类指导,进行重点突破,提高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开展智慧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完善智慧产业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