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烽 《时代经贸》2008,6(3):31-32
品牌已成为现今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本文从品牌的实质角度出发,认为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应是消费者的需求,在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与消费者需求的对应关系及如何进行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品牌的需求始于消费者,而且这种需求是有层次的。本文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层次模型,然后基于这个模型,并结合优秀创业的成功经验,研究和探讨企业应该如何满足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这种层次需求,找出影响企业名牌建设的关键因素,从而设计出企业名牌建设的一般路径,旨在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华军 《经济经纬》2006,(6):111-114
把品牌引入经济学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引入品牌后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乃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将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华军 《财经研究》2007,33(1):36-43
需求定律是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或考虑选择成本的需求定律。把品牌引入经济学中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需求曲线右移并变得更为陡峭,同时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文章为“品牌战”替代“价格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量增加,而这只有在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时方能做到。  相似文献   

5.
孙利 《当代经济》2007,(11):74-75
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面对消费者需求因发生改变而难以捉摸的今天,企业要一改以前的消费者驱动为驱动消费者,即使用一些方法去主动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这些方法可以从产品驱动、促销驱动、品牌驱动和价格驱动四个角度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逐步进入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品和劳务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过剩状态,商品种类繁多,品牌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余地很大。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已不只局限于低层次的需求,而更注重较高层次的需求。而较高层次的需求关键在于正确引导。正确引导的作用决...  相似文献   

7.
滇西民族医药品牌建设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产品功效、品牌联想、价值延伸、品牌情感等无疑是品牌定位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构建民族医药品牌的过程中,只要遵循差异化原则,使消费需求与产品价值趋于一致,那么民族医药品牌建设就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当然,品牌建构的路径还得遵循医药产品的市场规律,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谢艳娜 《大陆桥视野》2016,(10):350-351
本文通过对加多宝品牌传播延续性消费者认知调研分析,发现大部分消费者了解接受并且更加偏好加多宝这个品牌.但是在继承的过程中,加多宝存在品牌定位过于狭窄,产品包装设计也缺少新意、消费者心理疲劳等问题.加多宝在对品牌延续的同时,进行品牌创新,以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5)
消费者需求成为企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采用Kano模型,以消费者需求理论为基础,对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要素进行识别,通过整合Kano模型与IPA分析法,并利用优先权指数,对需求要素策略归属及优先权指数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品牌知名度、质量认证标志、价格、包装规格及材料、政府监管态度和线上销售等需求因素需要重点提升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面对消费者需求因发生改变而难以捉摸的今天,企业要一改以前的消费者驱动为驱动消费者,即使用一些方法去主动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这些方法可以从产品驱动、促销驱动、品牌驱动和价格驱动四个角度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