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市场定位下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对资本的吸引具有明显的低水平特征,致使近几年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不足.在"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新的市场定位下,农业银行怎样才能做到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的有效结合?本文在对农业银行"三农"业务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对制约因素进行查找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措施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金融系统要服务“三农”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要促使金融资金能够从城市回流到农村。未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当中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的,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角色应该交给当地的经营机构扮演,包括小额信贷公司、民间信贷机构以及在不断改革的农信社,农行可以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就是从事批发业务。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农村金融支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投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等加大农村金融支农力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是要针对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建立完善服务“三农”的经营管理体系,积极依托自身资金、网络、专业和品牌优势,抢占县域市场制高点.尽快把“三农”和县域业务打造成最具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二是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发展“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举措,找准切入点。三是要根据县域客户特点和特定市场需求,加强特色适用产品的研发、推广,打造“三农”金融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和完善现有支农体系,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一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发挥支农主力 相似文献
9.
10.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已经起步,如何认识其改革成效以及推动其进一步深化改革不仅仅是农行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剖析了农行三农事业部的改革效果,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行曲靖中支货信处课题组 《时代金融》2008,(8):44-46
2007年,国务院批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股改方针,曲靖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减轻历史包袱,妥善处理服务"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的关系,顺利实现经营转向,成为基层农行股改过程中的现实课题。笔者针对近期辖内农行现状,重点分析其股改过程中的困难,提出支持股改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新疆为例总结了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进展及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监测评估三农事业部改革的评判依据,基层农行三农金融人员配置不足,部分三农金融事业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优惠政策的落实面临困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模式的实效性欠缺,风险管控压力较大等。提出了夯实监测评估基础、探索实施事业部制法人改革、进一步完善三农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三农信贷担保机制、用足用好三农金融扶持政策、完善乡镇团场基础金融服务、强化三农风险防控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西天峨县农信社支持龙滩水电站库区经济发展为例,论述农信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以来,全国农业银行系统开展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本文总结农业银行漳州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成效,分析改革试点中存在的内部和外部制约因素,进而从机构网点设置、业务发展方向、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外部基础条件等方面,提出推动农业银行回归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与经济之间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学家们持有不同的见解。纵览相关文献,以往研究成果主要支持四种观点: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纯粹属于巧合,不存在因果关系。琼·罗宾逊认为金融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它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平均消费倾向(APC)等城乡消费水平指标,并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消费的内部制约因素和金融抑制因素,从而提出新时期下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的金融对策,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和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支行管理体制下进行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难以适应按市场规律灵活经营的要求,不利于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农业银行商业化运作的最终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灵活经营机制和适度开放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不仅是保持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且对维系整个江河源地区的生态平衡,促进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对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和经济发展及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实现青藏高原生态经济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新市场定位下,县级农行如何积极应对新的市场定位,如何加快自身发展和建设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