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遵循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运用实证研究法,分析货币政策对宁波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未来宽松货币政策走势,提出了宁波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保证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手段,其传导通畅与否对于调控宏观经济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货币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传导不及时、不顺畅等低效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切实发挥从紧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是党中央总揽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深刻分析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后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必须全面认识从紧货币政策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找准着力点,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切实推进从紧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4.
1998年,中央银行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稳定货币、拉动内需、支持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地域上的差异性,影响着货币政策运行的状态和效果.货币政策在贫困地区的运行和传导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找准在不同条件下执行货币政策的切入点,更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确保一方金融平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明剑 《证券导刊》2010,(37):16-16
日前央行公布的《2010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同时,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央行重申,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当前货币政策呈现的几大特点1.窗口指导效果独重。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温和的、非强制  相似文献   

6.
微观经济领域是具体经济个体运作的环境,即具体经济环境.它的运作和发展不是孤立的,是同市场经济运营变化相联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与金融部门互利互惠、密切相连、共同发展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以实现货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通过利率杠杆、市场操作等具体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供需关系进一步协调,趋于动态平衡.而金融部门则体现着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影响着微观经济领域的中介机构,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地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应对不同外部冲击时稳定经济和金融的效应差异以及福利差异.研究有以下发现:一是相较于单一货币政策,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具有更好的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下不同货币政策在应对货币冲击时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渠道与效应存在显著区别,价格型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渠道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但需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隐患;三是"双支柱"政策协调搭配能够有效增加社会福利,其中价格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时社会福利损失最小.上述发现意味着"双支柱"框架的调控效果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因此,现阶段央行应进一步厘清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作用机理,以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对策之一。它足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所以,货币政策的实质说到底是国家如何处理货币发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问题,通过它确定一个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综观建国以来我们所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有不少问题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首先,要选定正确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核心是稳定通货,要稳定通货就必须控制信贷总量。而我们一向以“发展经济,稳定通货”为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并且,又多强调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以来,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内需来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2004年,这种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在我国得到积极执行.本文就是根据不同时期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株洲与沿海发达等城市经济比较,探寻宏观调控下的区域经济差别,以及在现行宏观调控政策下,株洲应如何调整信贷策略,加快株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去除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的需求管理,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完全正常化而最终实现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快速增长的潜在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乐观经济增长预期与积极需求管理模式相配合的政策原则,并且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一致,形成以国内投资需求管理为轴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1.
稳健货币政策不等于没有适度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推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是有效的,应当充分肯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变化,在现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应当实行适度弹性的货币政策,这对于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适度控制信贷规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化、维护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金融》2001,(2):46-49
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通过货币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以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意图成为经常性的经济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而受到普遍关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为货币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世界经济增幅下滑、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局面,扩大内需任务很重.货币政策必将扮演重要角色。前不久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2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案,不过.在同样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其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鉴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判断,我们从为,  相似文献   

14.
《国际融资》2016,(6):20-22
所谓货币政策,是各国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最终影响宏观经济走势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措施.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经济增长、物价(币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类.在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矛盾,一国货币政策很难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因此,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始终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选择,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自然科学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其实是一个普遍性原理,在社会科学领域同样适用。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样需要选择三角形的货币政策模型和经济发展模式。货币政策三角形:货币政策模型的理想选择货币政策的第一边是总量。纵观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基本都是单边形,即注重总量。总量当然是货币政策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讲过,货币政策是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政策,它的实质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的运用影响货币和信用量,从而实现各种经济目标。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稳定通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结合目前我国区域在经济金融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探讨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及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远瑞 《甘肃金融》2001,(3):28-29,56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和核心问题 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严密、科学的法律条文规范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就是"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法律规范的基本含义是: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定币值"为目标,这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和实现的基本目标;在坚持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把"促进经济增长"放在货币政策的视野以内,正确处理货币政策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只有追求和实现"稳定币值"的货币政策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币值"与"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并列的,也不是有主有从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而是以"稳定币值"为单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绩效明显。这不仅体现在成功地抵御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稳定了币值,也体现为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减缓了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的势头,促使我国经济在总量和结构上出现积极的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