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连之彦 《经济师》1996,(12):66-67
振兴财政加强宏观调控作用连之彦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要点之一。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财政"是发...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运用市场对经济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的体系。而税收调控则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地区已形成相当的经济规模,这对市政府的调控力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即发展了的经济规模,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宏观调控工作上我国实行的是两级调控体制,由于地市一级政府不具备中央和省的调控手段,因此必须摸索出一系列适合自身的宏观调控手段。笔者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转变政府角色,完善政府功能。二是提高政府投资质量,完善投资管理。三是加强政府建设,完善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4.
贺万全 《经济问题》1995,(11):38-42
建立和完善山西经济宏观调控体系贺万全经过16年改革,我省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宏观调控已由行政指令性的直接调控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的间接调控转变。但,总体上看,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借鉴与参考     
每一项改革都是一场硬仗,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的障碍和难点。难点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并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难以一步到位。其原因不仅在于政府干预、企业"倒逼"、投资体制缺陷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造成中央银行既"调而无力"、又"控之乏力",而且在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目标、手段难以一下子过渡到真正市场化的调控。难点二:建立政策性银行困难重重。1.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难以区分。2.创办政  相似文献   

6.
闫慧琴 《经济师》2015,(5):39-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经济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从事经济活动所呈现的经济运行状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平等性、统一性等特征,其基本要求是公平、公正、公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竞争体系问题、主体体系问题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关系,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社会经济等。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关系,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社会经济等。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监管需要规范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组织等。  相似文献   

7.
陈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4):F0002-F0002
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充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是政府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成功典范,是变行政干预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是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困难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政府信用转移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是指形成宏观调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协调的运行方式,核心是形成促进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的内在力量。对应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各环节,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宏观调控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调控目标确定和排序的机制化安排;三是调控政策手段搭配的机制化安排;四是政策工具选择的机制化安排;五是政策传导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在实践中完善体系、探索模式,机制化的程度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各个层面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宏观调控决策机制方面,多部门参与决策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影响决策及时性;主要政策手段的决策机制仍不健全;缺少相机抉择和规则间的合理结合运用;(2)宏观调控目标设定方面,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导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外部均衡目标不够重视,导致外部失衡影响内部均衡的被动状况;总量目标与结构目标未能合理兼顾,存在总量调控恶化结构问题的状况;目标值预测和确定的科学性仍有待提升;(3)政策手段搭配方面,对不同政策手段效果的叠加或抵消效应的重视不够,出现"超调"或效果弱化的问题;(4)政策工具运用方面,自动稳定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行政手段的运用阻碍机制化程度提高;(5)政策传导机制方面,生产要素市场价格体制未理顺制约政策传导机制形成;信贷传导渠道受银行体系结构影响存在扭曲;中观传导环节的传导机制没有理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处于阶段性转变过程中,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因素更复杂、变动的不确定性更大,因此对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进一步向机制化方向转变以保障宏观调控在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应变性之间合理权衡,强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宏观调控决策机制面临加强协调的要求,要处理好相机抉择与规则的关系;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压力更大,要求宏观调控处理好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的关系;三是宏观经济面临的内外失衡形势可能更加复杂,要求提升宏观调控应对开放条件下经济失衡的能力,处理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关系;四是财政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可能变化,要求宏观调控更加注重价格杠杆的运用,处理好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的关系;五是宏观调控面临强化传导机制的要求,要处理好宏观决策环节与中观传导环节的关系。为此,建议:(1)通过健全宏观调控决策机制化的法律保障、明晰部门分工并建立综合决策协调机构和机制、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部决策机制、以中期预算的形式为财政政策设置约束规则以及探索货币政策价格规则和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运用,来完善宏观调控决策机制;(2)通过对目标排序及其调整进行机制化安排、加强宏观调控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衔接、提高目标值设定的科学性以及兼顾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目标,形成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机制化安排;(3)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的协调搭配,以及探索其他政策手段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形成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协调搭配的机制化安排;(4)通过形成自动稳定器作用、合理定位行政手段以及提高政策工具运用的精细化程度,形成宏观调控政策工具运用的机制化安排;(5)通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及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理顺宏观调控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政府的调控手段法制化。这就要求市场运行要立法,宏观调控也要立法,一切要按法律办事,这是政府调控市场体系的前提。在处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上,应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应放给市场去调节;而市场做不到的,政府才去调控,以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竞争,但盲目的、无规则的竞争有可能产生经济实力强的竞争者,采取非竞争的手段控制、引导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为确保我国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依法管理尤为重要.其中经济法制体系能够对市场经济起到管理和监察的作用,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完善也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法制的关键内容就是经济法.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健全的宏观调控,而我国现行的宏观调控的特点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加入WTO后,现行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手段将失去作用,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成熟的宏观调控手段还远未形成,从而将会形成宏观调控手段的“真空期”。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收入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刘晓莲财政既是经济的综合反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和实践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为一种手段,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事实上早已进行,而作为观点或理论的提出,是在2004年。但这一措施是否可行,当前的土地政策是否有效,目前尚无定论。丁伯根法则与蒙代尔法则、地租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为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工具的三大理论基础。由于我国目前存在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土地规划难以落实、土地政策缺乏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配合等问题,使得现行土地政策还未能足够承担这一重任。从协调土地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完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完善土地供应计划、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之后,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进,调控手段与方式不断丰富,调控理念、思路不断发展,调控实践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参考》2014,(7):83-93
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宏观调控效果,课题组赴广东省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广东省的调研发现,广东省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中反映出当前宏观调控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政策目标取向多变,缺乏连续性;政策内容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忽视地区差异,存在片面性;行政手段使用过多,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选择性执行;统计制度不能适应形势变化,影响政策制订执行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政策执行效果不佳、政策措施无法落实、政策加剧区域间不平衡、调控难度不断加大等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应该加强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推动政策目标和手段机制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重视地区差异,强化分类指导;强化市场手段,弱化行政手段;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爆发的这场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放缓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断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经验不断丰富。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压力增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宏观间接调控、计划指导原则、集中和重点性以及多种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运用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原则,最后针对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由于市场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完整的市场体系 ,也就难以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因此 ,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 ,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 ,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货币…  相似文献   

18.
越是放开市场,越需要加强宏观调控。这是多年来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长期性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调控制度和机制,合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粮食流通正常运行,保证粮食供求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将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之一。加速转型期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其重点就是要通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改变政府管理职能出现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规制改革,完善政府宏观和微观管理机制,建立高效、透明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应把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变“增长优先”为“就业优先”,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兼顾增长和就业的方向转变。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还要在企业改革、金融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采取相关政策措施,要努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重组银行业,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运行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宏观调控手段方面,要努力采用市场化手段,发挥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