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磊 《中国外汇》2009,(15):40-40
6月24日美联储会后纪要再次强调扩大政府债券的购买力度,以便压低市场利率。然而在当前通胀预期不断升温的局势下,较低的利率可能进一步提升通胀预期。对此,有建议认为可以采取强势美元的政策来压制通胀预期,但美元强势可能使得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在经济复苏的交替阶段,美联储采取低利率还是强美元?  相似文献   

2.
6月24日美联储会后纪要再次强调扩大政府债券的购买力度,以便压低市场利率。然而在当前通胀预期不断升温的局势下,较低的利率可能进一步提升通胀预期。对此,有建议认为可以采取强势美元的政策来压制通胀预期,但美元强势可能使得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在经济复苏的交替阶段,美联储采取低利率还是强美元?  相似文献   

3.
一、政策路径判断金融危机之后,欧美主要央行采取了激进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和保持价格稳定。随着各国经济和通胀形势的分化,欧美主要央行的政策方向也开始出现分歧。(一)美联储:有步骤地退出美联储于2012年9月启动开放式资产购买政策(QE3),目前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机构MBS和450亿美元国债。进入2013年,美国就业市场出现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1,(19):21-21
招商证券认为,一方面让美元升值抑制油价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而这将有利于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企业成本压力缓解,降低经济硬着陆概率,并增加货币政策回旋余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出现回落,经济回落是通胀回落的前提,这意味着通胀压力可能正在得到缓解。从经济周期和股市对应关系看,  相似文献   

5.
观点报道     
>>蒙代尔:美元汇价有望转强。知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11月24日表示,美国经济正在向复苏方向前进,相信美元汇价将随着基本面好转而转强,缓解经济体的通胀  相似文献   

6.
李云洁 《证券导刊》2008,(17):14-15
预计下半年美元将反转。由于金融市场走稳,加上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而非美国家经济数据恶化,美元有提前走稳迹象。由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所以预计在年内美联储可能加息一次。  相似文献   

7.
2007年美国在多年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加速推行下,次贷危机爆发,逐步蔓延,到2008年形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快速衰退,美国于2008年开始推行以大量发行美元、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为操作手段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量化宽松政策(QE).经过四轮宽松政策对经济持续刺激,美国经济逐步复苏,经济增长动力较为强劲.201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创近年来新高,2014年一季度受极端天气影响,美国经济虽然出现负增长,但美国经济基本态势持续向好,二三季度美国经济运行稳定,逐渐具备退出QE的条件,以降低通胀预期和潜在经济泡沫.  相似文献   

8.
李云洁 《证券导刊》2011,(17):15-15
5月12日,美国公布的PPI数据高干预期,表明美国通胀压力在增大,但零售和前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都不及预期,反映了美国经济和就业复苏前景依然不佳,好坏参毕的数据限制了美元多头的表现,美元指数冲高回落。  相似文献   

9.
陈思进 《金融博览》2014,(24):86-86
最近,美联储宣布削减150亿美元的最后购债计划,并从11月起彻底结束QE3,即第三轮量化宽松刺激政策。随着美国通胀疲弱,欧洲经济又步履蹒跚,而美元不断呈上升趋势,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美联储如何调整其风险预期,使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更强劲,并允许美联储在明年年中提高利率。这次美联储发布的声明,其温和的基调暗示:收紧货币导致美元走向强势的状况,将抵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抵御通货紧缩的冲击。很显然,在美联储内部鹰派占了上风。经过6年的宽松政策,美国经济似乎已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消费者信心处于7年来的最高水平。不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深入分析美国政策再宽松可能带来的美元贬值和通胀风险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增长放缓与美元贬值的内外挑战,并从主动调节经济增速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对化解上述困境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的表现令人失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已开始推升美国通胀,美联储却不得不作出坚持执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定。房地产业是美国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然而从2006年至今持续5年多的调整之后,房地产市场仍未看到复苏曙光,成为拖累整体经济复苏的最大负面因素之一。近期,美国经济将因此难返高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6月份以来,美联储连续10次以相同幅度提高利率,美元持续加息,受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和经济过热等因素的驱动,并造成西方其他主要货币不同程度的贬值。由于决策难度的增加,未来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可能放慢,而美国经济仍有望保持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3.
5月29日,在上衍贵金器论坛上,高盛集团负责中国大宗商品研究的袁飞表示,受美国经济预期较好、通胀水平较低的影响,高盛集团预测年底黄金价格为1050美元/盎司。  相似文献   

14.
汤云飞 《证券导刊》2010,(14):15-15
强势美元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明显的压力,较低通胀压力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提供条件,有助于各国经济及企业利润的持续复苏。强势美元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明显的压力,较低通胀压力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提供条件。宽松货币环境有助于各国经济及企业利润的持续复苏,股票市场在经济基本面的支持下有望继续表现良好。美元强势抑制全球通胀总体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复苏的中前期,且复苏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次贷危机、美元贬值以及油价粮价大幅上涨、剧烈波动的冲击下,全球出现经济放缓与高通胀共存的局面,可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窘迫境地,美国优先选择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稳定被视为重中之重;与之相反,欧洲则将控制通胀放在首位;而同样受到困扰的中国选择了“一保一控”的平衡政策。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潘向东 《证券导刊》2009,(21):15-15
近期的美元一改一年来的强势,不断创出新低。未来1-2年内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局将会是过度依赖货币所带来的"滞胀"。这就导致未来1-2年全球将呈现弱美元和通胀,从而全球的货币又将重新追逐资源和资产。  相似文献   

17.
舒平 《国际金融》2010,(12):9-12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下简称QE2)正式启动。此举意在降低长期利率,提高通胀预期,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但在结构性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该政策对美国实体经济作用有限,且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的溢出效应。美元泛滥将引发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速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的政策分化,并刺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四季度,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逐渐增强,美国经济初显疲态。受此影响,美元汇率在四季度中段进入超跌状态,随后各国货币当局防御性入市干预,阻止了美元汇率的进一步下滑。由于弱势美元和美联储降息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并导致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紊乱,全球通胀压力有所增强,全球货币政策的创新与合作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博览》2004,(3):51-51
自2 0 0 2年 2月以来 ,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已经贬值2 6% ,其中 2 0 0 3年一年就下跌了 2 0 %左右。根据一般经济规律 ,美元下跌将会引发通货膨胀。然而 ,至今还没有显现美元贬值诱发通胀的迹象。“通胀效应”被分担美国经济界普遍认为 ,在世界其他国家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兴建的工厂现在已经出现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多数厂家为了维持自己在美国市场上开拓出来的占有比例 ,不顾以美元计算的成本持续上升 ,仍采取控制价格的措施 ,宁愿牺牲利润也不愿放弃市场占有率。美元贬值本应带来的通胀效应 ,被分散在国际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20.
美国消费下滑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和外贸顺差,并且通过乘数效应和全球效应影响中国投资和整体经济增长。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其结果是美元大幅贬值,从而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导致近期通胀都不断高涨,甚至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