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能源消费分解是研究能源消费变动影响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LMDI方法对云南省1997—2006年间的工业能源消费变动情况进行分解,将能源消耗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计算的结果显示,云南工业能源消费的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两者正负相抵消,使得总效应和产出效应相当,结构效应几乎消耗了效率效应节约的全部能源。建议政府构建“能源分解指数体系”作为制定能源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是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融合LMDI分解法和计量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能源强度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能源强度降低的关键,国别增长结构抑制了整体能源强度的降低;(2)沿线国家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在整体上降低了国家能源强度水平,且存在区域禀赋差异,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能源进口国家能源相对价格提升的能源强度降低效应更显著;(3)空间互动方面,能源相对价格提高在降低本国能源强度的同时会提升邻国能源强度;(4)数字化水平调节方面,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能源相对价格提升的能源强度降低效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外)1995—2014年面板数据,测算各省空间相关性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运用LMDI方法将能源强度分解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效应,从能源回弹效应的定义及机理出发,研究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现象.结果表明:中国1996—2014年回弹效应的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部分回弹效应阶段(1996—1999年)、逆反效应阶段(2000—2008年)、部分回弹效应阶段(2008—2014年);整体来说,中国能源回弹效应平均值为64.77%,处于部分回弹阶段,表明达到一定的节能的效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技术革新,优化结构来提高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冲击及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论文使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区的能源强度及相关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能源强度水平相似省区倾向集聚分布;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禀赋对省区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为负向;从溢出效应来看,东部省区的城市化水平、西部省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禀赋均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则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5.
考察电能替代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是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实现中国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SDM)分区域考察电能替代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电能替代与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空间关联,分别形成了东南沿海和西部集聚区;(2)全国层面,能源强度存在滞后效应,电能替代均能显著降低该省能源强度,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电能替代每增加1标准煤,万元GDP所需的能耗降低0.76标准煤;(3)区域层面,各地区电能替代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4)能源缺口与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6.23%和12.60%。研究结论可以为深化电能替代、实现节能降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对1980~2006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和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与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拉动能源消耗量的增长,而能源效率对减缓能源消耗量的增长有显著作用;能源强度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各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而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能源使用效率反映的是单位能耗产出的效率。它的变动原因可以分为产出因素、强度因素和结构因素。本文采用国外通行的微分法,对能效模型做了一些修改,得出该三个因素在我国10年来能效变动中的地位,以及变动趋势,为我国今后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适应性加权迪维西亚指数分析法对我国1980~2003年期间能源强度的变化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80~1990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和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对我国总能源强度下降都有正向显著作用;1991~2001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作用减弱,且朝反向作用,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加强;2002~2003年期间,两个因素都促进了总能源强度的上升。最后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深入探讨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口、城市化率、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不显著;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单位能耗碳排放影响最小;人均GDP持续增长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最大,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较小;而能源强度下降是导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其正向贡献率较大,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和单位能耗碳排放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正向贡献率较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1980—2013年碳排放、经济、能耗、环境等数据,构建气候效应分解模型,将气候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传统意义的结构效应、低碳意义的结构效应、传统意义的技术效应和低碳意义的技术效应。协整分析显示,主要正向气候效应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主要负向气候效应是能耗强度下降和低碳环保技术投资带来的双重技术效应,高排放行业增加和低碳能源占比上升带来的正、负结构效应都较低,其中负向结构效应低于正向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估值效应规模及结构分解理论,可以对中、美两国的估值效应进行测算。针对1982—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外部财富中估值效应变动与净外部资产、汇率、资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估值效应对中国外部财富变动的影响在不断加大,估值效应的变动主要由净外部资产自身的投资组合和币种配置决定,资产价格比汇率能解释更多的估值效应波动。  相似文献   

12.
区域间的空间溢出和技术溢出效应日益显著,在进行能源强度收敛研究时不可忽略空间依赖性和时间动态性。在考虑空间维度的地理邻近性和时间维度的动态性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中国29个省区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趋势以及收敛情况,研究表明:从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呈现东低西高的格局,并且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从动态趋势看,能源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指数在2005年之后趋于稳定,东、中、西部的能源强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总体趋势来看,能源强度存在绝对盯收敛,不存在绝对届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卢收敛。提高能源效率以及缩小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应充分利用空间溢出效应,鼓励能源强度低的地区的技术溢出到能源强度高的地区,从而加快全国区域间能源强度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3.
孙燕玲  张伟 《全国商情》2011,(Z4):6-7,10
在低碳城市构建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多少和碳排放强度的高低是其主要衡量因素。通过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LMDI)对青岛市1999—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变动量进行分解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有限;而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能源效率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对于加快青岛市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厘清指数下降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变化、能源替代等因素作为地区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子,推导出适宜的分解式,解构各因素对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次之,同时发现能源强度下降有回弹效应。该结论对于确定地区节能减排关键要素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根据三次经济普查中能源消费强度的相关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动及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引入工业特征偏向指数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指标,建立能源消费强度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强度逐渐降低,在全国、地区、省份层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尤其是东、西部地区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基尼系数大于0.3。此外,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会极大地提高能源消费强度,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首先基于Tapio脱钩模型并利用2001年—2011年相关数据研究了甘肃省在西北五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现状中所处的地位,然后通过链式因果分解和LMDI因素分解法对甘肃省"脱钩"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总体呈弱脱钩状态,在西北五省中脱钩状态最好,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甘肃省"脱钩"的主要原因,能源碳强度效应正逐渐成为促进"脱钩"的另一个原因,而工业化效应、城镇化效应、经济发展效应是抑制"脱钩"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8-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R&D投入强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分别会带动二氧化碳同方向变动约为0.975和0.816的百分点,R&D投入强度每变动一个单位会平均减少约0.111个单位的碳排放。由此可知,加大研发投入、调整产业结构、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强度是现阶段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构建了1990-2013 年福建省煤炭消费比重与碳排放强度的VAR 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冲击关系.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冲击对煤炭消费比重的影响不具有记忆性,而煤炭消费比重的波动冲击会造成碳排放强度在长时期内的同方向变动,且煤炭消费比重的波动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冲击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当前的煤耗比重来降低福建省的碳排放强度以及未来时期的煤炭消耗量.有鉴于此,文章从技术改进、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三个角度,提出减少单位煤炭碳排放、降低对煤炭需求、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等降低福建省碳排放强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经济不断增长,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虽然山西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步提高,但能源利用总体效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受技术水平影响,还与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密切相关。本文运用对能源强度进行结构和效率份额分解的方法,揭示能源强度本质,分析山西能源强度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今后山西降低能耗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能源消费迅速攀升,能源供需矛盾日益激化。使用LMDI分解方法,对1995—2010年我国能耗总量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累计增长134.30%,主要受劳动生产率及能源强度两个因素驱动,其余因素的贡献很小。短期内应降低各行业能源强度,尤其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从长远来看,应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