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经过20年的发展,在全国“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已先行一步,21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经济特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场,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承担着先行探路的作用,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要完成好这一任务,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进行开拓创新,继续在经济体制上先行一步,率先率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早就提出经济特区要起示范作用,最近,广东省委又确定要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示范区。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已经并将继续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起先行、试验和示范的作用。深圳应该从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高度,来思考和规划特区建设的模式。当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起示范作用: 一、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生产资料公有的条件下,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中国特色的礼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在中国大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中国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进一步总结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市委市政府和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9月12~14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与会专家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深刻地分析了发展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由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有许多复杂的情况需要研究,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这就必须首先放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和试验,待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经济特区便是这种改革与发展的最佳试验场所,肩负着先行先试、超前创新的历史使命。没有超前创新的实践。经济特区也就不特了。创新,就是要把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改革与战略》2005,(12):I0012
金秋九月,万物披金,深圳处处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正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的时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百忙之中亲临深圳指导工作,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确实值得大书特书:经济特区要顺应新形势.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和对外开放“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经济特区的试验是成功的.经济特区的功能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窗口”和“排头兵”.特区理论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经济特区应继续发展下去.特区应继续“特”下去.经济特区要继续“特”下去,必须在功能上下功夫,优惠政策曾是特区之所以“特”的的主要标志,今后特区的发展要从“优惠型发展”转到“功能型发展”上来,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已经进入到“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国际化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深圳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深圳是一个由经济特区成长起来的城市,以及拥有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从经济特区到国际化城市,是深圳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圳发展目标的跃升。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深圳要打好两张牌,一是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同时,要继续办好经济特区;二是在CEPA框架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20多年改革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开始到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广东和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也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回顾我国20多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程,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的理论,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发挥着试验,探路和积极推动的作用,并以自己宝贵经验为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贡献。”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其提出,发展到获得普遍的指导意义,无不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全过程。当前,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进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兴办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特区办得更好,是推进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不仅需要特区增创新优势,发展新特色,还需要国家继续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来逐步强化功能优势,是特区发展过程中一个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深圳成立特区2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来到广东,来到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指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交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对于激励全国人民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特区建立以来20年的建设实践,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特区建设的骄人成绩,是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取得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这一点,“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敢闯、敢试,就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创新,,经过特区20年建设实践之后,我们再来学习和体会这些话,  相似文献   

13.
经济特区要靠深化改革坚持“特”下去──中国经济特区2000年发展战略研讨会[编者按]中国的经济特区已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阶段,人们都在探索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的走向。面临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特区将如何继续扮演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的角色,已引起...  相似文献   

14.
成立经济特区是一场伟大的试验。其目的,就在于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闯出一条新路。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立经济特区也是一场成功的实验。特区经济的超高速发展被全世界视为奇迹。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特区在体制创新方面所发挥的示范作用。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对外开放方面所提供的经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全国思想解放的推动,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为理论上的创新,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5.
箴言 《宁波通讯》2010,(12):18-19
深圳市 深圳今后十年的战略定位是:加快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一区四市”的建设。围绕这一定位,“十二五”时期,深圳将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社会共享能力“四个战略性提升”,  相似文献   

16.
何佳声 《特区经济》1998,(10):26-27
<正> 邓小平建设特区的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赋予时代的特色。 (一)举办经济特区的理论准备 社会主义国家兴办经济特区是件前人未干过的新生事物。举办经济特区有否理论依据?是否“离经叛道”?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性大讨论后,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团,赴港考察房地产业,从马克思的“级差理论”受到启发,曾提出“可考虑在深圳划出一块地方,对人员往来实行特别的管理,那么深圳的‘级差地租理论’就会大大提高。不说别的,只说建房卖给香港人住,我们就可得到一种特别利益”,“增加级差地租的收入,自然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见解,虽未提出办特区的构想,但已闪耀出“办特区”的思想光辉。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率先组织广东理论界翻阅了许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日益国际化的思想外,最引人注目和兴趣的是列宁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苏联“新技  相似文献   

17.
燕良中 《开放导报》2005,(5):i0014-i0015
“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深圳等经济特区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远没有结束,而且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经济特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温家宝总理为深圳经济特区未来发展指明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肩负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双重使命,以敢闯敢试的气魄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具深圳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深圳的崛起绕不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历程,我国的科技创新也在深圳被诠释得精彩纷呈。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圳被再次赋予重大机遇和光荣使命,从先行先试转向先行示范,在新时代为实现全面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踏上新征程。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的要素构成和研究基础,结合深圳一路走来的政策背景和特征现状的综合分析,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如何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更好地给予解决对策,为广东乃至全国提供高质量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李加林 《特区经济》2006,(12):15-16
深圳作为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一向以大胆开拓和创新发展的改革形象闻名于世:近年来,为了促进“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转变,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深入开展理念、法制、政策、体制、机制、产业和文化的创新,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最近通过的《深圳经济持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在国内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定地位。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经济特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人们的习惯思维,往往把经济特区和特殊优惠政策联系在一起.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特殊优惠政策就没有经济特区.但是,特殊优惠政策并不是贯穿于经济特区发展全过程.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场所的经济特区,一方面要依靠特殊优惠政策,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果继续无限期地维持原来的特殊优惠政策,就会违背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公平竞争原则,也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