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受利益驱使,特约商户主动参与的信用卡套现行为屡禁不止。本文介绍了当前信用卡套现的主要途径,分析了信用卡套现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信用卡套现行为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2)
<正>信用卡套现是近年来信用卡欺诈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套现的形式也不断地翻新,加上不法商户和中介的参与,对我国的金融秩序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信用卡套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信用卡客户帮购物者刷卡以增加积分,同时让购物者返还持卡人现金。这种套现的危害并不是很大。2.通过网上虚假交易套现。通过电子商务网站例如淘宝网完成虚假交易后套  相似文献   

3.
何洲 《时代经贸》2021,(2):98-100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信用卡违规套现问题日益突出,为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信用卡套现行为不仅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破坏了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安全秩序,同时还严重削弱了银行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信用卡套现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4.
张楠 《生产力研究》2014,(10):36-39
近几年随着我国实行"金卡工程",信用卡产业规模实现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消费人数将达10亿人规模,这将催生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需求市场。然而在信用卡带给国人种种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个人信用卡套现案例不断出现,极大地危及到个人甚至是国家金融安全。文章详细梳理了个人信用卡套现案件出现的原因,并从加强信用卡套现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从狠抓监控防范、强化商户管理、强化信用卡发卡和授信源头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范信用卡套现风险的措施建议,以求力促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违规套现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用卡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利用信用卡套现的地下融资暗流正在全国涌现,如何加大力度防范信用卡的恶意套现行为,解决目前发卡行、收单行、银联等相关金融机构权责不明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完善中国信用卡体制,需要在立法、行业规范、政策监管等多方面加以改进。文章通过对信用卡套现的分析,解述了其隐含的金融风险与体制漏洞,经过对相关制度效力、法律效力和美国信用卡市场警示的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加强监管的对策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信用卡的出现及发展情况,并对信用卡套现现象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产业对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用卡产业的快速发展,信用卡套现案件也在不断增加,信用卡套现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金融风险,而且给发卡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还给持卡人带来了法律风险,阻碍信用卡行业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与政府、央行及监管等各部门共同联手,管理并防范信用卡风险,维护有序健康的用卡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信用卡套现的现状,指出存在的危害,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梁佳眉 《经济师》2009,(4):24-24
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银行零售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刷卡消费操作方便、快捷正受到群众的欢迎,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结算工具。而由于现阶段我国信用卡市场还不健全,利用信用卡套现或是恶意透支行为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交易量逐年攀升,经统计至2012年第四季度,银行卡发卡量持续增长,发卡总量突破35亿张,其中信用卡发卡量为3.31亿张,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16.0%,信用卡授信总额和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信用卡透支余额)均继续增长。截至第四季度末,全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为3.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0%,较第三季度末增加1516.03亿元,环比增长4.5%;期末应偿信贷总额11386.69亿元,同比增长40.1%,较第三季度末增加1351.23亿元,环比增长13.5%。但随之一同上升的,还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卡违规违法案件,其中非法套现就是典型的主观恶意程度高、涉案金额大的违法违规案件,本文将就信用卡套现的原因、危害及信用卡监测的重点及防范措施作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信用卡违规套现解决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瑾 《经济师》2009,(11):196-197
由于信用卡的方便快捷,它的使用受到广泛青睐,但利用信用卡违规套取现金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风险和危机。本文通过对违规套现的分析,阐明了其危害,有针对性的探讨了相关制度效力和法律效力,提出解决问题和加强监管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和使用行为已被认定为盗窃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信用卡犯罪的具体问题仍存在疑问,如何对盗窃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认定成为学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展示了学者们观点并经过对比分析,就这问题的处理给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一、银行监管部门一是强化对特约商户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监管。中国银联和相关部门应对各类特约商户加强管理,持续监测和定期检查,防控信用卡大额套现、欺诈等案件的发生。同时,彼此签订的协议中应明确特约商户不得协助持卡人套现的义务和相关违约责任。二是完善征信系统。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各家银行各自为政,同一  相似文献   

14.
行为人借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拒不归还的行为,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之普通的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要严重。但是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借卡恶透的行为并不符合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少数情况可能会构成刑法第177条之一第1款第2项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但是处罚的力度明显偏轻。立法和司法解释应关注这种处罚漏洞,现阶段则应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控制借卡恶透行为的泛滥。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10)
我国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犯罪主体的规定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刑法学界对此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就信用卡诈骗罪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就此问题提出独立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我国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情况以及监管滞后的问题,分析了诸如"商户代码(MCC)套用"、"POS移机挪位"、"异地收单"、"信用卡套现"等现象,对我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收单业务监管规定进行了研究,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监管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信用卡产品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用卡行业的飞速发展,信用卡产品市场将逐步变为买方市场.本文解释了信用卡产品也是一种商品;打破了常规只对个人信用进行评分的模式,提出了对信用卡产品评价的概念;建立了信用卡产品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定性的解释;提出了一些信用卡产品营销的策略.并从信用卡行业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及信用卡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几方面对信用卡产品营销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选择理财产品,使自己的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是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下必须小心碰触的理财产品则被证实很难赚钱。如信用卡,尽管也有人在股市高涨时通过信用卡套现,可能获得不菲的收益,但如此高风险的投资并非“理财”,可归为“投机”;至于古代书画与翡翠玉石,连鉴别标准都尚未确立,又如何建立合理的买卖平台;银行的委托理财产品则并非一无是处,运气好的话也会遇上不错的产品,但2007年各大银行推出太多,在浩瀚的产品里选择真需要耐心、知识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19.
关崇威 《新经济》2013,(15):36-37
王中磊两次的套现,被媒体认为是"掩耳盗铃"行为,王中磊的哥哥王中军负责"掩耳",而王中磊负责"盗铃"。套现与被套现,成为华谊兄弟绕不开的一个问题。6月5日,深圳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300027.SZ)拟披露重大事项,公司股票于2013年6月5日开市时起停牌。公告引起各方猜疑。据了解,在华谊兄弟停牌前后,曾遭到大额的套现。根据披露,6月3  相似文献   

20.
董建忠 《当代经济》2007,(14):26-27
信用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二十年间,我国的信用卡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信用卡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各方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文章通过探寻我国消费文化与信用卡产业间的相互影响性与关联性,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去探讨信用卡的发展,剖析目前国内信用卡推广的障碍,解释消费文化对信用卡推广的巨大作用,以及阐明了信用卡得到发展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信用卡的发展推广提供一种新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