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仅仅影响了中国,更是对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哈耶克就是深受其思想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哈耶克非常崇拜老子,而且他的众多思想与老子的思想都有着共通之处。本文试图从道与一般性规则、自然与自发秩序、无为与自由三个方面阐述二人思想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的旗手,一生反对社会主义。学术界往往从哈耶克理论的本身去探讨其反对社会主义的原因,事实上哈耶克反对社会主义有其社会背景和知识根源,前者主要是苏德经济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凯恩斯主义失效后西方对新自由主义的重视,后者主要是哈耶克自身接触和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及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对市场经济的看法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特点 ,基于这种看法 ,他赞美自发秩序而反对计划秩序。哈耶克是运用知识论来论证自由市场秩序的 ,他的市场经济观点实际上是知识论自由秩序在经济上的展现。对哈耶克的理论应取一分为二的客观态度  相似文献   

4.
人们经常把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哈耶克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20世纪最卓越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曾在访谈,文章、专著中提到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讨论过弗里德曼。但我们不能说哈耶克敬佩弗里德曼——尽管他曾认真思考过弗里德曼的思想,并根据他的批评修正过自己的观点。对弗里德曼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他确实曾直截了当地说过,哈耶  相似文献   

5.
闫广英 《环境经济》2013,(10):68-69
在中国,哈耶克的影响显得十分吊诡。哈耶克对国内学界影响最大的,不是作为经济学家的哈耶克,而是身为自由思想家的哈耶克。中国的意识形态属性上,天然倾向于国家控制市场的凯恩斯主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勃兴,也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中国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从未真正放开过——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理论在中国反而缺乏真正的市场。但幸好,哈耶克不是凯恩斯,他并不是那种单纯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6.
哈耶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科学家之一。他的一生都在进行思想上、知识上的卓绝斗争,反对当时最流行的观念、制度和政策上的正统:他反对纳粹,反对计划经济;他反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政府干预;他反对立法泛滥,也反对福利国家的再分配政策。他的理想只有一个:让市场在恰当的规则下自由地运转。因为,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够最充分地利用知识,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推动文明的发展。 作为一位理论经济学家,哈耶克并没有专门研究过金融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小说中的东方人形象是康拉德人以西方为主体、东方为客体而建构出来的他者形象,其中充满了对东方"他者"的偏见和歪曲。本文试从东方主义、话语权利等方面分析了康拉德短篇小说《卡伦》、《礁湖》、《因为美元》中存在的殖民话语和思想,并指出在学习和研究康拉德小说的同时应注意从我们的立场去甄别和判断,不能全部肯定或否定。  相似文献   

8.
秦晖 《开放时代》2001,1(8):22-33
本文作者对弗兰克<重新面向东方>一书的史实价值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由此指南弗兰克本人的理论困境,他所批判的"西方中心论".更是似是而非.作者提出,窨人类的道路在哪里,只能从普世的角度,而不是什么西方或东方的角度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代环境法理论起源于西方,然而我们在引入西方环境法理念的同时,却忽视了东方环境观对当代环境法理论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东方与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比较东西方环境观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从东方的视角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哈耶克法治理论是否存在转换问题,以及在确认哈耶克法治理论存在着重大转换的基础上,对哈耶克法治理论中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前者将关注哈耶克法治国中的核心原则即"一般性原则"的问题;后者将从哈耶克观点的批判者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哈耶克法律理论的内在要求这两个方面来探究其法治理论进行转换的缘由.  相似文献   

11.
秋风 《经济导刊》2003,(9):90-92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上也有区别.1985年,哈耶克曾说过下面一段话:  相似文献   

12.
法律理论是哈耶克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立法与自由》作为其法律理论的集中阐发,也包含了他对社会经济秩序及其构成方式和作用方式的认识或理解。由哈耶克的法律理论入手,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结构进行梳理和分析,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极具启示意义的指引。  相似文献   

13.
吴冠军 《开放时代》2010,(2):133-148
邓正来的哈耶克研究,在“寂寞”中连续做了十五年。衡量这一研究的贡献,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切入:对国内哈耶克研究的意义;对自由主义研究的意义;以及,最高的层面上,对思想一学术研究本身的意义。在本文作者看来,如果评论者只关注前两个层面,那么邓氏历时十五年的研究就只对一小部分学者有价值。因此本文尝试在最后一个层面上展开考察。本文作者认为,邓正来的哈耶克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开启了思想研究的一种德勒兹主义进路。在作者看来,当邓正来尝试将哈耶克理论抽离其本身得以型构的历史语境与时代背景,而追索该理论本身的内在原创力及其所开放出来的理论问题,他就已经进入到了德勒兹主义的阅读视野中。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入手,探讨了东、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发展基础,从而在发展的方式、方法和方向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的缘由。当前者仍然在农业社会里徘徊时,后者已成功转型为工业社会,东、西方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拉大,形成了东方社会对西方社会而言的"停滞"与"落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方社会的"停滞"与"落后"呢?马克思从"历史环境"着手分析了农村公社在东方的长期存在为这一问题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5.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上也有区别。1985年,哈耶克曾说过下面一段话: 问:你在芝加哥大学的量候,芝加哥学派是否受到你的影响? 答:西蒙斯本来最有希望,他的去世实在是场灾难。其他人,从方法论上看,他们实际上都是宏观经济学家,而不是微观经济学家。他们中间,斯蒂格勒是程度最轻的,而弗里德曼则是最严重的。这始终是困扰我的难题。米尔顿和我几乎在所有问题上的看法一致,只有货币政策是个例外。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方经济学的危机与东方经济学的困惑──《元论经济学》述评蔡富有现代经济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表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危机与东方经济学的困惑。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自"凯恩斯革命"后,由于面临西方经济滞胀两难的局面,经历着深刻的危机。首当...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向左还是向右》学术界有很多值得大家争议的问题,譬如,在哲学领域,两千多年来哲学家一直都在试图给哲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管理学领域,管理学家也在不断分析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是什么;那么在经济学领域,这个永无结论的问题就是凯恩斯和哈耶克,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每一次经济危机发生时,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争论又会重现。由著名经济学家罗杰·E.A.法默撰写的《经济向左还是向右》,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对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派之间的对比,简明扼要地介绍西方经济学思想史的主要人物和观点,阐述了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经济如何运行。  相似文献   

18.
哈耶克说:智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远大于其他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9.
哈耶克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哲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纵观他的研究生涯,不难发现他的研究兴趣有两次比较明显的“转身”:一次是从“技术经济学”转向“知识论”,时间大约是上世纪30年代末,另一次是从“知识论”转向“政治哲学”,时间大约是上世纪40年代末,如《奥地利经济学在美国》的作者Vaughn所说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哈耶克已经停止为经济学的读者写作了。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应对金融海啸初见成效之时,国内外无论政府还是学界都对通货膨胀存在一定预期。本文通过对哈耶克有关文献的梳理,站在哈耶克立场上着重对凯恩斯通货膨胀的性质、形式及后果进行了批判。剖析了人为的、只重视结果的凯恩斯通货膨胀理论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可能造成的后果,并运用哈耶克理论为中国预防通货膨胀从心理、政治和现实三个方面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