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丹 《商界》2005,(10):21-23
在经济学“大显大贵”的今天,经济学家们往往让人高山仰止,让人难识“庐山真面目”,而顾雏军的被拘,郎顾之争告一段落,正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了解经济学家“江湖生态”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阮奇 《浙商》2005,(10):31-31
8月2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就是“格林柯尔”系的掌门人顾雏军,因为涉嫌虚增利润、少计费用等违反证券法律行为而被逮捕。一时间,顾雏军的“嫡系部队”众叛亲离,他本人也从被媒体追逐的资本偶像,沦落到被人人唾弃的玩家标本,其中巨大的落差,既可让顾雏军自己回味,也会对浙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商业文化》2005,(7):15-15
顾雏军倒了,“主流”经济学家们“语塞”了,民众的骂声又起了。  相似文献   

4.
6月1日,安徽合肥。格林柯尔成功击败美的,正式宣告受让美菱股份20.03%的国有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美菱保留9.8%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这是格林柯尔老板顾雏军继两年前成功收购科龙后的又一次大“征伐”。 可顾雏军的胃口显然还远不止这些。他再次放言,要在几年内将全国所有的冰箱企业收归旗下,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冰箱帝国。 顾氏“野心”,已是路人皆知;顾氏征伐,也无疑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5.
唐茜 《商业文化》2005,(6):11-11
“我希望科技界、新闻界、投资界对企业家们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气氛,不要在一个人失败的时候去把他骂或狗屎,或功的时候又去把他捧得好像是天才。”5月15日,顾雏军在深圳亮相“民营企业家高峰论坛”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商界名家》2005,(2):56-59
顾雏军非常不爽的是当他的名字和一个叫“郎成平”的人排在一起,且是以一种受拷问的身份;而更不堪的是来自香港联交所对他和他的格林柯尔的公开谴责……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8月郎咸平在新浪财经首发《“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一文质疑顾雏军的一系列对国企的并购活动开始,到2005年7月顾雏军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中国证券报,2005年8月2日)。这场改革开放以来最热烈的一次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争论似乎告一段落,尽管顾雏军被  相似文献   

8.
品牌焦点     
《品牌》2005,(7):10-10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实达集团担保缠身;10个品牌洗衣粉不达标;友邦老板四年虚报39亿美元利润;中行20名分行行长下岗东北和广东成“重灾区”;格林柯尔董事局主席顾雏军涉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9.
《商界名家》2005,(9):76-79
前不久,又一个有着“帝国图谋”的企业家——顾雏军出事了,他的“制冷帝国”止于证监会的调查。而在一年之前,德隆的轰然倒塌,唐万新的产业帝国梦止于资金链断裂。赵新先想把三九做成有中国特色的“中药”帝国,他也失败了。相信这些人之前和之后有更多的、目标相同的失败者。虽然屡屡失败,中国企业家的“帝国”情结却似乎越来越浓。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帝国”情结?  相似文献   

10.
伏昕 《华商》2012,(10):54-57
9月6日上午8点,广东省肇庆市四会监狱,三辆汽车早早停到大门前。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略胖、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从高墙内走了出来。顾雏军,这位曾名噪一时的格林柯尔系创始人、原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度过了七年牢狱生活后,提前获释。这一天,只有少数知道消息的人前来迎接顾雏军出狱,其中包括部分格林柯尔旧部、科龙旧部,还有当年他为科龙培养的一批“后备军”,顾雏军称他们为科龙的MBA。  相似文献   

11.
顾雏军,男,江苏扬州人,硕士,格林柯尔董事长,创始人。1988年9月发明"格林柯尔制冷剂",1989年下海经商,2005年7、8月间被拘捕。2008年1月30日,广东佛山市中院对顾雏军案做出一审判决,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产业整合”旗号下的顾雏军,难以摆脱“资本玩家”的嫌疑被7天长假冲淡的格林柯尔系危机,因为上市公司的一纸公告而再度喧嚣起来。5月10日,格林柯尔系的“带头大哥”科龙电器(000921)公告表示,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4月27日,科龙电器曾发布业绩修正公告, 预计2004年度将出现亏损约6000万元。几乎同时,由于连续两年亏损,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口中“一年内将扭亏为盈、三年打造成客车行业旗舰龙头”的亚星客车(600213)不得不“披星戴帽”。  相似文献   

13.
从17年前发明“顾氏热力循环系统理论”和格林柯尔制冷剂,招致包括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在内的国内制冷学界集体批判开始,顾雏军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2001年,他斥资5.6亿一举收购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科龙电器(000921),其后又以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跨行业、跨区域并购,构建起中国资本市场的格林柯尔系。据不完全统计,顾雏军控制的企业已经接近30家。面对如此大手笔,外界对其并购资金的来源以及并购用心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财经界》2003,(8)
家电进入资本竞争时代《财经界》第7期封面文章《格林柯尔“北伐”》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家电业的一个苗头:正进入资本竞争时代。顾雏军口出“狂言”: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占有国内冰箱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即产销量达到500万台以上;另一半产量则出口海外。中国的冰箱业中,海尔、科龙、新飞、美菱,被称为“4大家族”,占有国内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科龙与美菱整合成功,将对中国冰箱业的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一个人的退休有时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家电业,继“价格竞争”的倪润峰时代和“品牌竞争”的张瑞敏时代之后,莫非又要进入“资本竞争”的“顾雏军时代”了? 如果中国冰箱业能够通过资本而不是价格的整合手段,率先实现两三个大品牌的规模化对峙式经营,对中国冰箱业来说,善莫大焉,对中国家电业也是一大幸事。北京刘名  相似文献   

15.
黑榜     
《商业文化》2005,(7):8-8
“只需顾雏军与证监会同意,象征性签下‘零收购’或‘一元钱收购’也不是没有可能。”——8月中,有消息传出,已被法院冻结的格林柯尔所持的科龙电器26.43%股份将在一个月之内被拍卖,抢购科龙的风潮正在涌动,据称东菱凯琴、海信、美的等厂商均有意入主。  相似文献   

16.
顾雏军对科龙电器的收购是其搭建内地资本系的典型性案例有明显的迹象表示,顾雏军掌控的格林柯尔系“带头大哥”科龙电器(000921)这次也麻烦大了。5月10日,科龙电器公告证实,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有消息称,除派驻工作组进入科龙外,证监会还要求科龙主动提供一些违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把顾雏军的“倒下”看成他个人的失败,那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悲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商业》2005,(1):23-31
陈天桥;侯为贵;黄光裕;李金华;郎咸平;顾雏军  相似文献   

19.
官司     
《商界名家》2006,(8):9-9
黄宏生涉嫌盗窃及诈骗等罪成立被判监6年,北京泰跃房产董事长刘军被羁押,中国最大证券公司宣告破产,东航“机长集体跳槽”案落槌一审判赔1445万元,广东证券两高管因国洪起案获刑8年,厦华单独应诉欧盟反倾销,未执行欧盟裁决 微软再次被罚,顾雏军被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  相似文献   

20.
尚言 《三联竞争力》2005,44(10):28-32
2005年9月16日,科龙电器(SZ 000921、HK 0921)终于发出公告,9月2日,佛山有关方面对顾雏军、严友松、张宏等7人执行逮捕。此时顾雏军已失去自由一月有余,这已早无秘密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