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马铃薯垄作双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技术为主的马铃薯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一般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再论中国古代的垄作耕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 中国的垄作耕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大约创始于西周,初步发展于春秋战国,大发展于秦汉至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时代达到成熟阶段,(二) 并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它在防旱抗涝、用养结合、通风透光、加厚耕层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它在垄作技术上积累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三)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耕作方法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条件。因此,垄作耕法只能作为整个耕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地加以运用。从东北地区来看,逐步建立一个深松、翻耕、耙茬、免耕相结合,垄作与平作相结合的完整的耕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四) 中国固有的垄作耕法,由于耕具和动力的限制,还存在着耕作层浅和犁底层硬的问题。在加大动力、改革工具的条件下,采用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垄作深松耕法是改革固有垄作耕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畎亩法”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耕作上普遍采用“畎亩法”。三国韦昭在为《国语》作注;西晋司马彪在为《庄子》作疏时,都把“畎亩”解作“垄作法”。到了现代农史界和史学界的许多研究者,却把畎亩法”解作“畦种法”。究竟“畎亩法”,是“垄作法”?还是“畦种法”?这是一个关系到对当时的耕作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作出正确估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它探讨明白。我们在本文中根据《吕氏春秋》任地和辩土两篇农业论文中有关“畎亩法”的多方面的阐述;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耕作工具和农耕动力等条件;以及农业技术的传承关系等,认为“畎亩法”确系“垄作法”,而非“畦种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汉代所推行的“代田法”是为历代农学家所注意的一种农作法,如《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国脉民天》、《农政全书》等都摘录和议论“代田法”在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作用。“代田法”首见于《汉书·食货志》,东汉崔寔《政论》也谈论过。但所载文字是很少的,只有一小段文字。由于记载的简略,引起后代对“代田法”有不同的推测。有的认为是由“区田法”发展成的一种高产办法,有的则认为是“畦种法”。据《汉书》所载“代田法”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根据前人经验进一步创造发展而推广的。由《汉书·食货志》和《政论》只能了解一部分科学技术活动和内容,其中具体技术操作方法是不清的。  相似文献   

5.
干旱缺水是发展农业的严重障碍因素,全面推行农业节水抗旱技术势在必行。一、节水灌溉技术1、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  相似文献   

6.
一、改栽培方式。为防止夏季雨水浸秧,栽培应改平畦为垅栽。若已为平畦栽植,可结合培土,分次使畦心变成垅背,使垅背变成畦心。一般应分2∽3次完成培土,防止一次培土过厚而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二、改整枝技术。传统的单干式或双干式整拔法为新的摘心换头整枝技术。整枝方法是:当第一花序或第二花序坐果时,第二花序或第三花序出现,在第二花序或第三花序上留2∽3片叶摘心,培养第一花序下长出的第一个侧芽代替主干。同样使其着生两个或三个花序后,在主干中部选一侧芽 培养为主干。三、及时供水肥…  相似文献   

7.
一、聚厢垄作 1、聚厢垄作方法。就是利用旱地大小春收获后的间隙时间,抢时聚土垄作,凡地面坡度小于5度的地块,采取横聚法;5度以上需降缓坡度,改变地形的采取竖聚。垄沟宽度一般为170~200厘米,相间排列,将做空行的表土聚于垄面上,呈高30~40厘米的弧垄。 2、垄沟改造,强力培肥。聚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民致富奔小康,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土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有限的土地如何产出更多财富?下面介绍三例应用科技利器演出的田园好“戏”。江西省南昌县小兰乡墨山村青年农民邓定洪的葡萄园里,一畦畦茁壮生长的乒乓藤稔葡萄,畦两边间种着草...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79年从日本引进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以来,经过20年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对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一、垄作、平作、双相覆膜垄作覆膜是在深耕整地后按一定的行距划线、施肥、起垄,垄宽50-...  相似文献   

10.
大棚菜、菌、粮轮作种植技术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农民采用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西红柿、玉米、木耳、平菇周年轮作的方式,取得了年亩产值2万元以上的高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一、轮作方式: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25米。在棚内南北向作畦。两畦间距1米(低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我国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将乡镇企业全部归入农村经济范畴。本文认为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它使得我们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如果采用收入法来计算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 ,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从用收入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少的一部分 ,而且这个比例也在逐年减少。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城镇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 ,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在15 -25℃条件下 ,湿润、凉爽、大雾、微风 ,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 ,又不易被杂菌污染。特殊干旱年份 ,特别是黄土高原 ,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 ,现就有关方面问题介绍如下 :一、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 -15厘米、宽100厘米 ,长根据场地条件而定。耳畦周围作好排水沟 ,作畦挖出的土作畦埂 ,使畦埂顶部距畦底约20厘米左右。作畦后…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中国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我们对中国古代南方水田耕作体系的再探计和再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隋唐宋元时期,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是由水田的“耕耙耖耘”和旱作的“开垄作沟”这两个环节组成的。及至明清时期,随着间套复种的发展,不耕而种的“免耕播种”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是由水田的“耕耙耖耘”;旱作的“开垄作沟”和间套复种的“免耕播种”等三个环节组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三个环节的结合,而是在多数情况下,采取两种结合方式。即在稻麦(豆、菜)轮作复种的条件下,采取水田“耕耙耖耘”和旱作“开垄作沟”的结合方式;而在间作套种的条件下,则采取“翻耕耙耢与免耕播种的结合方式。我们认为,水耕与旱耕结合,翻耕与免耕结合、免耕与耨耕结合,是南方水田耕作的三大优良传统,在现代的耕作改制中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草菇袋栽高产技术目前,栽培草菇多采用畦栽法或堆栽法,生物转化率较低。为提高草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笔者经过两年试验探索,用塑料袋栽培草菇获得了高产,生物效率达65%。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原料处理选干燥、无霉变的原料,曝晒2—3天,配方为麦秸(...  相似文献   

15.
广西浦北县农民罗礼谦,全家4口人,两个劳动力,承包2.47亩责任田(包括0.3亩小池塘)。近几年来,他对承包的责任田进行立体开发,搞“畦稻沟鱼田埂果”的种养结合多层次经营。 第一个生产层次是种植水稻,并搞好稻田养鱼。他在稻田作畦挖深沟,按一畦一沟平行排列。畦宽2米,畦间相距(即沟宽)0.3米,沟深0.2米;同时沿田埂四周开挖环沟,沟宽0.6米,深0.4米,用一管道使之与小池塘  相似文献   

16.
目前,栽培草菇多采用畦栽法或堆栽法,生物转化率低。为提高草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笔者经两年试验探索,用塑料袋栽培草菇获得了高产,生物效率达65%。现将其技术简介如下: 一、原料处理 选用干燥、无霉变的原料,曝晒2~3。天其配方为:麦秸(或废棉)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门源县仅次于青稞、小麦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垄作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运用,产量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18.
如今种西瓜为了保墒、防草,除种植行上覆盖地膜外,种植行之外的畦面也会盖上稻草、麦秸或茅草。江西省泰和县苏溪镇一位瓜农受小型礼品西瓜立架栽培的启发,在畦面上覆盖树枝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养鳖科技户说:“鳖蚓流水混养好,降低成本效益高。”实践证明,鳖蚓流水混养,是可降低成本50%,增收翻番,为当前推广的新模式。其技术要点:一、建池 根据鳖生活习性,选择向阳背风、常年流水、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水泥池,面积50~120平方米。池壁高约70厘米。在对角处设进水口与出水口,并设防逃设备。二、堆土 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3米、厚20厘米间距。畦中畦、畦周与池壁均保持20厘米间距。  相似文献   

20.
晓利 《农家之友》2007,(9S):31-31
整地起畦摊平畦面后,每0.1亩地用氮磷钾15∶15∶15的复合肥5公斤,新鲜石灰粉10公斤,新鲜草皮烧土50公斤撒于畦面。先撒复合肥,再撒石灰,后撒草皮烧土。撒后浅锄中和摊平,再铺一层厚0.5厘米左右的新鲜草皮烧土,畦面摊后即可播辣椒种,每0.1亩地可播300克种子。播后在椒种上覆盖一层过筛的草皮烧土,并一次性淋足水,然后用地膜贴地面(非冷天切勿起拱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