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国民党“立委”黄义交提案修法“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34条修正草案”,3月20日通过台湾“立法院会”一读后付委审查。我们估计这个修正案应该可以顺利获得通过,南此,大陆商品及服务业广告松绑,不必再经台当局“陆委会”程序审查,回归到常态性。也就是说,以后中国自主品牌的商品及服务业可以不必打“擦边球”,就能够光明正大地在台湾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上发布广告,甚至大陆企业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台湾进行各种线上和线下的营销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2.
郭瑾 《国际广告》2009,(11):25-28
广告登台“松绑草案”可能执行,欲到台湾发展的大陆品牌,只有懂得且善于利用游戏规则,才能做出台湾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广告。  相似文献   

3.
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海峡两岸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随之广告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一类为台湾在大陆的广告宣传,一类为大陆在台湾的广告宣传)。为规范海峡两岸广告交流活动,避免在广告宣传中出现“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等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内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1994年7月20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海峡两岸广告交流管理的通知)[工商广字(1994)196号],就加强两岸广告交流管理做出以下具体规定:第一、台湾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大陆发布企业广告、商品广告和寻亲广告,其他广告不得在大陆发布…  相似文献   

4.
喻胜江 《糖烟酒周刊》2007,(23):115-115
近些年,我国台湾白酒进军大陆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前几年的游击发展到今天有计划、有规模的正式登陆抢滩。这主要表现在:2006年台湾广福企业专门为大陆市场设计研发的“古意”系列台湾白酒;(如古意台湾高粱酒成为2007年度《参考消息》海峡两岸的栏目协办单位。)  相似文献   

5.
《广告导报》2005,(9):48-51
中国台湾广告业无论是媒体、广告公司、广告主、广告教育都比大陆相对发达。实质上,台湾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自然造就了台湾广告业产业组织的独特样态。从台湾地区1997年开放市场论经验,海峡两岸广告圈生活、生态又是如何?内地台湾广告人又是如何看待内地、台湾两地的广告行业的?台湾地区广告人的先天优势与后天弱势何在?从台湾地区来内地闯荡的广告人们,又把怎样的先进理念带到了内地?此次由《广告导报》发起的中国台湾广告业态报道。得到了众多在内地的台湾广告人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台湾地区强势广告杂志《动脑》的大力配合。使得我们能够在本期专题中梳理台湾广告业界提升国际化视野与专业态度的成长脉络。台湾广告人进入大陆工作。或多或少地影响和促进着内地广告人素养的硬着落;反观内地广告市场的巨大空间以及先天优势。从另一个侧面映衬出这片土地吸引着、感动着这些来自台湾广告人,他们改变了各自生活的轨迹、事业的版图、生活形态与价值观念。同时他们带给大陆广告业隐约可见、随机而动、随需而变的跳跃式成长。也深深地触动并影响着每一位大陆广告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两岸广告业因为接触行业时间差、生活习惯差,市场规模都有不同之处。台湾因较早接触欧、美、日、港等国家及地区先进广告的熏陶,在经验值上是比较丰富的,但以经验过活的时代过去了,大量的台湾广告精英进入大陆。对于大陆市场规模,我常说在内地13亿人口每人赚1元,就是13亿元人民币。台湾2300万人口就算每人一样赚到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台湾广告导演叫萧雅全,片子拍得很棒,几次想与他合作都因他档期不合适未能如愿。那天看台湾《广告杂志》,一篇广告抓住了我的眼球。标题是“积木的可能性,取决于你的想象力”,广告主正是萧雅全的“积木”影像制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钱芸霞 《国际广告》2009,(11):18-18
大陆商品广告能否于台湾刊登或播映,时至今日,所遵循之主要法源为1992年制定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此规定虽几经修正,但两岸往来互动之实质发展早已超越17年前防止导向的“戒急用忍”。鉴于两岸人民交流越来越密切,台湾当局17年前定订的限制政策显然不合时势。台湾长久以来推动国际化与自由化的发展政策,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于“政府”应否开放大陆商品广告,检视现行相关法令,的确有其调整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董妍 《国际广告》2009,(11):23-25
青岛啤酒(以下简称“青啤”)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台湾市场的大陆产品,从商标被抢注、少量的贸易出口,到为当地带来一股“青啤热”;从广告受限,到与当地代理商合资建厂,其品牌发展之路一波三拆。青岛啤酒在台湾所遇到的坎坷,恰恰是很多大陆品牌在台湾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7,(4S):76-85
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简介 1993年,在台湾广告业更加蓬勃,华人的经济文化地位更为重要时,《中国时报》在“时报广告金像奖”及“亚太广告奖”两个广告奖活动外又增设了“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并喊出“旭日东升”的口号,以呼应“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相似文献   

11.
林雅萍 《国际广告》2009,(11):12-12
在开放大陆商品及服务来台刊登广告的讨论中,媒体被认为是最大赢家,但电子媒体因为讯息流动速度快、能见度高、渲染力强的情况下,未免有“政治藉商业力量左右台湾媒体”的疑虑。郑资益则说,即使大陆广告主预算再高,频道也不可能被收买,毕竟广告收入还是要靠上千个不同客户均衡维持,不可能被单一广告主垄断。  相似文献   

12.
【台湾《旺报》1月17日文章】题:我的台湾印象(作者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 《旺报》日前开设了“两岸征文”版面,在两岸同步开展“大陆人看台湾”、“台湾人看大陆”主题征文活动。意在通过两岸视角观察两岸社会,借由思想文化交流消除不必要的误解与隔阂。这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交流与沟通的好事。因此,在接奉约稿来函后,我欣然提笔,愿做抛砖引玉之人,为架设又一座两岸同胞的心桥尽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13.
王海峰 《国际广告》2011,(11):42-43
台湾百货业“龙头老大”太平洋百货9月25日证实,下个月将关闭在北京的两家百货商场。这在岛内被认为是台商在大陆经营困境的一个缩影。《经济日报》称,珠三角台商也“三难”缠身,很多台商想“鲑鱼返乡”回到台湾。26日,有一些台商在台南市游行,声称到大陆投资是受到“诱骗”,让他们“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14.
《广告导报》2008,(5):122-125
2007年.TNS市场研究联手数字香港杂志《数字媒体》,发布首份“数字媒体应用之品牌报告”.关注通过数字媒体投放广告的影响和性价比。本次研究涵盖亚洲的6个主要市场:香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和泰国。通过TNS six dimension网络研究小组访问了3000多名15—39岁之间的因特网用户。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入世后,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是有一定距离的,特别是台湾当局为大陆度身设置的“大陆货品特殊防御机制”,似乎是为了利用中国大陆在其《入世议定书》中对世贸组织成员的特别的承诺条款,但从法律角度而言,这是有违台湾在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协议》项下的义务的,极易成为两岸之间有限的经贸互动中争端的导火绳。  相似文献   

16.
厂商透过广告,企图吸引消费者注目,如果一句很红、造成很大话题的标语(slogan),不仅让很多人在茶余饭后口耳相传,连其它的媒体都会绕着这句slogan在谈论,形同是免费广告,造成更大的回响。正因为slogan是广告的灵魂,一句话的影响力可以无远弗界,带动社会文化流行,所以本研究特别以由台湾“文建会”、台湾“新闻局”、及《动脑杂志》共同主办的“1994-2008年广告流行语金句奖”为分析文本,从文化与消费观点去讨论这些广告流行语背后的意涵,希望能为分析台湾广告流行语创造一个开端,建立以华文广告流行语为轴之文化分析的版图。  相似文献   

17.
黄伊筠 《国际广告》2009,(11):13-14
意识形态(雪芃)广告曾经企划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在台湾不仅拥有不少广告客户,近年来更将触角深入上海与北京。总经理郭清煌以自己在台湾将近20年做广告的经验,加上意识形态也有不少大陆客户,纯粹就事论事,表达自己完全赞成全面开放大陆商品或服务来台刊播广告,除了整体产业应该走出台湾,台湾广告界更必须建立代表性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大陆广告教育与我国台湾广告教育进行比较,再次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大陆广告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纪香 《商业时代》2006,(26):112-112
以《庄子说》、《老子说》、《少林寺》等中国古籍经典漫画作品闻名于世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近日访问大陆,为在京举行的“蔡志忠系列手机动画上线仪式”揭幕。  相似文献   

20.
《商务周刊》2009,(12):50-51
《商务周刊》:去年以来,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和未来CECA的幢憬,加快了海峡经济进一步紧密的趋势。对此,台湾产业界有何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