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自古诗人无论到过蜀道与否,都喜欢将蜀道写入自己的诗篇。从唐代李白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近代王国维的"蜀江委蛇几千折,峰峦十二烟云间"。古蜀道——这条绵延千载的陆上交通线总是令诗人们无限神往,而古蜀道也在诗人们一次又一次真实或想象的描绘后,给人以险峻沧桑、神秘瑰丽的印象,并在莽莽群山之中呈现出魔幻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吸引力。古蜀道穿越茫茫秦岭、巍峨巴山,包括了金牛道、子午  相似文献   

2.
广元市位于川陕两省交界的古蜀道上,是川西北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秦汉三国遗迹、唐代女皇武则天故里等众多人文景观,被誉为蜀道上的一颗明珠。古老的蜀道不仅是中国几千年筑路史的活化石,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见证。广元境内主要有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及阴平道。金牛道北衔陕西境内的褒斜道,是蜀道南段的主干线,在广元境内纵贯南北,绵延200余公里。蜀道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风  相似文献   

3.
正剑门蜀道闻名天下,1300年前诗仙李白在此留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一叹成名!一叹千年!而这里,是剑门蜀道的起点;这里,有迄今中国开凿时间最早、形制结构最科学、遗存孔眼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栈道;这里,集先秦古栈道、嘉陵水道、纤夫鸟道、金牛驿道、108国道、宝成复线等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  相似文献   

4.
剑门不是关     
李小波 《中国西部》2015,(12):48-51
<正>蜀道天险剑门关,世界奇观翠云廊。位于中国西南、连绵四川北部、横贯秦岭南麓的剑门蜀道剑门关,自先秦以来一直是天府之国连通中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通道。千百年来,在这条伟大的通途上,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留下了丰富而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让剑阁这座城市更加神奇、厚重而迷离。如果说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创造了剑门蜀道"剑门、剑壁、剑山"世界级景观,那么"古道、古关、古柏"的开发与保护则彰显着人类的智慧与传奇。剑门蜀道,成都平原与中原地带衔接的纽带,古蜀地的政治之门、经济之门、文化之门、军事之门。剑门蜀道,一部珍贵的"史书",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史、交  相似文献   

5.
近日,关于四川等14个省份有关单位联合倡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长征路线申遗最主要的障碍是意识形态。作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现当代文化遗产,笔者认为,长征申遗的前景向好,综合的社会和民生收益较大,有利于历史传承和文化保护,其意识形态色彩并非"申遗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假,曹建去了绵阳、广元、剑阁一带,循着古蜀道的足迹,他一路饱览当地的博物馆,名人旧居,古老寺庙。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时间的积淀,是文化的沉淀,值得每一位钟情传统文化的人去瞻仰和领悟。蜀道之上,面对壮美的名山巨川,曹建形容"让人视觉开通,内心宁静,自然就找到一种心胸广大的感觉"。他认为,山水精神对于个人胸襟的启发,古今以来,书家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7.
高戈 《西部人》2003,(11):28-29
四川广元市境内的剑门蜀道旅游线上,有一处奇特的景观--明月峡.那里陈列着先秦古栈道、嘉陵江水道与纤夫鸟道、古驿道、川陕汽车道与高速公路桥、宝成铁路及宝成铁路复线等道路干线和古代交通遗址群,令国内外专家和旅游者叹为观止,被喻为“中国交通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11月,宁波被正式列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城市之一,并于2014年6月申遗成功。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与"海上丝路"申遗项目启动,让宁波这座位处中国大运河"浙东延伸段"的"海上丝路"出海口枢纽城市有了新的定位和身份,运河文化与海丝文化交融成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也将开启宁波河海文化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描写古蜀道艰难的名句。如今,蜀道难的千古浩叹早已被抛进了历史的尘埃。重庆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运输连江通海,空中航线通向世界,今日出行便捷畅快,天堑  相似文献   

10.
李仕羽 《今日重庆》2014,(15):58-63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描写古蜀道艰难的名句。如今,蜀道难的千古浩叹早已被抛进了历史的尘埃。重庆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运输连江通海,空中航线通向世界,今日出行便捷畅快,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11.
<正>七月的霪雨夏季,天空中没有一丝风,明晃晃的烈日如火一般炽烤着龙门山脉北部的崇山峻岭,雾气夹杂着水汽渐渐升腾起来。这萦绕在山谷之间的,正是那种闷热而潮湿的天气——四川特有的天气。此刻,我正站在金牛古蜀道的第一名关——剑门关的城楼上远眺,只见那千仞壁立、峰峦叠嶂的群山裂隙中,一条蜿蜒盘旋的古道正起伏隐现于崇山峻岭之间,仿佛是一首没有韵律的诗歌,正沿着绵延起伏的龙门山脉低吟浅唱着。这是古蜀道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具有古丝绸之路的文化意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文化延伸,是迎合全球化趋势的区域文化合作新载体。基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跨国家、跨行业、跨地区的跨域属性,沿线国家应以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为契机,以协同发展、有序竞争、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整体化推进、特色化布局、互补式建设的方式,积极探索和发展跨域文化治理模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从以文化遗产联合保护为主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产"齐头并进的与时俱进。这凸显了跨域文化治理的理论自觉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15日,澳门历史旧城区成为中国第31个世界文化遗产.与众多内地城市不同,澳门的"古城区改造"、申遗、保护,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并在申遗成功后的短短5年中,真正实现了旅游、民生、经济转型的"三赢"发展.澳门世遗,由此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开发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不拆迁,也可以很便宜,而且效果也不差.  相似文献   

14.
近闻上海古铜镜展在浦东试展,笔者慕名前往。走进上海地质博物馆三楼内的展厅,顿觉灯火辉煌,宽敞明亮,一件件古铜镜千姿百态,熠熠生辉,仿佛进入了铜镜世界。展出的800多面古铜镜,上溯齐家文化时期,下至元宋明清朝代,各种各样的铜镜造型纹饰,有的纤巧精致,有的恢宏大器,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小巧玲珑,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折射出古铜镜的悠久历史,展示了古代人民精湛的冶炼技艺,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5.
高益群 《发展》2016,(9):48-49
地处古丝绸之路黄金路段的甘肃,古称陇右或陇上,史书上曾有“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记载.富庶之地必有美食,甘肃地形狭长,东西长达1600公里的地域上佳肴遍布,陇上人的舌下味丰富多彩.亲临其境品尝这些美味,从中体味甘肃饮食文化,别有一番情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2011,(19):92-93
剑门关是古蜀道上最险要的关隘,呼朋引伴穿越剑门古道感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观赏“三百长程十万树”之景。行至广元,也就是古代文献中所称的利州、古代四川北部出川的咽喉重地,也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期政治、  相似文献   

17.
申遗狂潮一如多年前北京申奥,如今最热门的话题是申遗。中国地大物博,让全国各地有了申遗资本,更加重要的是,一个景观一旦拥有世界遗产的称号,旅游价值就会立即水涨船高,这  相似文献   

18.
吕寒  朱婷 《江苏经济探讨》2013,(11):37-40,55
该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机制.与文化遗产无关和相关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表明,成功申遗将通过直接需求效应和外部性效应两种机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证检验表明,申遗成功对地区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正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历史遗存丰富,文化资源种类多样.在应用RMP理论梳理河西走廊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河西走廊文化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者行为方式、旅游者消费偏好和影响旅游者消费文化旅游产品的因素,从而提出开发遗产旅游产品、美食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等对策,促进河西走廊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14西部之最     
原来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是三月的事儿,原来丝路申遗成功是六月的事儿,原来鲁甸地震是八月的事儿,原来呼格案再审是十一月的事儿……2014年,就这样过去了!有的感觉好远,有的就像昨天。这一年,让西部人高兴的事儿其实不少:“一带一路”规划呼之欲出,国家向西开放战略高调谋局;三条高铁贯通西部南北,从沙漠到海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