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苗卉 《金卡工程》2010,14(2):47-48
《行政强制法》(草案)于2009年8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该草案继续维持了”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例外”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模式,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中的主体模式是关系到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因此,对于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中主体模式的变与不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平 《金卡工程》2009,13(4):61-62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主体往往通过积极行政指导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但因行政指导操作机制不完善,行政指导难免因各种缘由导致行政相对人的损害。"有损害就有救济",行政指导救济责任则是如何对此损害进行救济的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兴的行政方式,日益受到行政机关的重视,但行政指导权的滥用会严重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在当前实际中,由于无明确具体的制定法规定和判例约束,行政指导造成的某些利益损害很难得到有效救济。本文在明确行政指导责任与救济制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行政指导的救济范围、救济途径以及救济方式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从权力机关救济、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三方面构建行政指导救济机制,改变对行政指导的救济机制缺乏约束力度的状况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行政强制正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国内学者对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以及即时强制的概念及种属关系并未达成一致见解。文章对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对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进行了还原及分类。认为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是作为行政法中的两个重要的并列概念。行政强制又分为一般行政强制与即时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执行又分为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及经过诉讼的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分别是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行政强制法,实践中因税务机关实施税务行政强制执行而引发的税务争讼案件不断增多。本文对税务行政强制执行制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后,针对我国税务行政强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行政指导救济制度的若干要求 当前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主要是指当受指导方认为在行政指导过程中因指导方的责任造成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或认为听从行政指导后其合法权益牺牲太大时,通过法定渠道就该行政指导行为及其后果进行争议,以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裁断和救济的法律制度安排.从历史形成看,法治原则最初从法学家关注到了法治原则的行政化问题,从而促成了法治原则从思想论转化为一种政治制度的过程,法律相应的规定了行政活动机关,权限手段、方式、违法后果,于是按照现代法治行政的要求,"有损害必有救济"、"有权利就有救济",而目前我国对行政指导的救济问题加以规定的法律法规仅有<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未经技术指导已先行实验而使农业劳动者遭受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救济制度远不完善,急需规范化、制度化、法定化.笔者拟从如下方面论证完善行政指导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崔琳琳 《征信》2016,(8):44-46
《征信业管理条例》对信息主体的异议权、救济权等5项权益保护制定了制度性规范.作为基层征信业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探索出以严格规范保护信息主体的异议权和救济权为核心的“一二三四”权益保护机制,即一套领导组织、两组工作流程、三道处置关口、四项常态措施.目前,征信业在信息主体的异议权和救济权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构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应引入诉求移交机制,明确诉求解决时限,建立侵权行为行政调解机制,明确征信行政处罚标准.  相似文献   

8.
张喜全 《金卡工程》2009,13(6):51-51
近年来,各地出现了许多高校学生为维护合法权益诉诸行政救济,但由于行政救济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的缺陷而出现无法获得权利救济,同性质的救济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权利行政救济现有制度体系做深入分析。本文对我国高校权利救济结构进行了梳理,就主要困境,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人民银行单一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存在的弊病,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人民银行自行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设想,并对人民银行自行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作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0.
行政允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行政管理行为,近年来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鉴于目前研究的现状大多关注于政府行政允诺不兑现的情形,而对于其中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救济研究则相对单薄,而实践中,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救济十分复杂,并非简单地撤销或宣布无效即可,因此有必要对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救济问题加以研究,以便达到行政主体做出行政允诺行为所期待的公共利益与相对人期待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政府失信惩戒是指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因外部行政行为侵犯或损害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所应当受到的惩罚或承担的责任。当前,政府失信惩戒面临着惩戒规范缺失、惩戒机制不科学、救济机制不完备等问题。为此,需要推进政府信用立法,优化问责机制与完善救济机制等,以促进我国政府失信惩戒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廖琴 《金卡工程》2010,14(4):94-94
无效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例外,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概念并未与可撤销等相关行政行为区分开,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这将不利于贯彻依法行政,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从无效行政行为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现状,并从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救济制度、法律后果等方面论述建立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13.
赵凯 《中国证券期货》2013,(8X):226-2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完善,行政指导制度成为了现代行政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行政指导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国家法制的不健全,行政管理的不科学,造成行政指导在实践中发生异化为行政命令等强制性行政行为,发生了很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情形,然而由于行政指导救济制度的缺乏,使得这种侵害相对人权益的行为无法得到救济,违反了现代法治的"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本文在通过对行政指导救济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行政指导救济的现状,最后给出行政指导救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政府积极运用行政指导,有助于达到行政目标,实现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双赢。但在行政指导过程中,同时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因此,需要完善行政指导———对政府行政指导行为的规制和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  相似文献   

15.
王国栋 《金卡工程》2009,13(4):186-186
行政救济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行政相对人在寻求行政救济时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更弱.这种困境既是农村历史与现实发展的状况造成的,也与我国行政救济制度本身不完善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从这两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措施,消解农村行政相对人在寻求行政救济时面临的困境,保障农村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毕潇 《金卡工程》2009,13(3):119-119
在行政审判中,行政判决具有独特地位。作为行政审判权的集中体现,行政判决既影响对相对人的救济,也影响对公法秩序的维护。在我国,由于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漏,使得实践中的一些行政争议很难依据现行法律作出适当的判决。由于行政诉讼判决直接影响到一国的公法秩序,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因此,必须对我国的行政诉讼判决类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一般指行政主体在作出或拟作出影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行为时,在合理期间或法定期间以适当方式向相对人说明其作出或拟作出该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及其他理由的制度。目前我国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尚未建立,主要表现在立法层面没有一部明确规定该制度诸要素构成的法律。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对象、内容、形式及范围。行政行为说明理由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说明理由对象的权益范围,于法治的层面上,行政行为说明理由范围还形成对行政行为的救济范围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刘慧婷 《金卡工程》2008,12(9):52-52
救济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关于价格听证制度的研究多数是探讨完善听证程序本身,而少有关注救济制度的文章.目前我国价格听证法律责任的规定过于粗糙缺乏可操作性,救济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软弱无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制定统一的价格听证规则规范,并将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将价格听证的救济有效纳入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依法行政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要求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要有充足的根据,包括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税务行政执法也不例外,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实施税权管理、征收、强制执行及处罚等行政行为时必须有据而为,必须树立和强化证据意识,以确保每一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和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宪政民主问责不同,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行政问责机制,其问责主体系统应权责一致、职责明晰,以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行政系统,行政型的审计体制赋予了国家审计行政问责的天然含义。随着社会对政府责任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日益凸显,国家审计全面服务于行政问责成为必然。审计作为专业型调查和评价机关,应成为行政问责机制中的"信息系统",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价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