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农村物质文化和乡村文明的重要阵地,是推进农村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落实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新型生育文化和生育观念对引导群众生育意愿,转变群众生育观念,规范群众生育行为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着眼农民,服务农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育文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贯彻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精神,促进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完善现有人口控制的机制,全面构建适应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特点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中国人口学会、湖北省计生委、湖北省人口学会、中国人口报社于2000年9月7日至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共同举办了“中国中西部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建设研讨会”,这是国内学术界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与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盛会。来自国家计生委和湖北省的领导、中国人口学会人口…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级政府在完善需求表达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大力发展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宜昌在经济尚欠发达的情况下,总和生育率持续保持在低水平,性别比也一直处于正常状态,证明了转变婚育观念建设人口文化的重要性.宜昌在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中注重生育文化的建设与相关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宜昌计划生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宜昌现象看建设社会主义人口文化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在经济尚欠发达的情况下,总和生育率持续保持在低水平,性别比也一直处于正常状态,证明了转变婚育观念建设人口文化的重要性.宜昌在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中注重生育文化的建设与相关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宜昌计划生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马帅帅  孙成荣 《中国市场》2010,(26):100-100
本文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出发,论述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即提高农业社会生产力、增强农民凝聚力、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及确立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农村文化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农村文化工作步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较为繁荣的城市文化而言,农村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与农民渴望文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相比,农村文化形式单一、内容贫乏,农民文化饥渴问题还比较突出。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是唱好农村文化建设小康戏的主角,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活跃农民生活的前哨阵地,加强这一阵地建设,应是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两会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仅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更要同步建设新农村文化,改变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匮乏现状,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大众传媒显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个媒介发展农村建设,即要加强政策引导,建设农村公益性媒体。  相似文献   

9.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是建设的目的,既是“建设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主体,突出主体。该文将主要阐述如何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生育观念正从传统生育观向现代生育观转变.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与国家政策、宏观社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亦与村庄社会基础、村庄社会结构、村民日常生活逻辑和农民生活世界相关联.为适应农民生育观念的这种变化,需对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安排进行相关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生育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近,中宣部、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十二部委对第三阶段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规定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促进生育文明”的任务。生育文明已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命题,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试结合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个县——宁波象山县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评论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3):38-38,70
农村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计划生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计划生育的各项措施和行动可以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强基固本工程等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双赢。  相似文献   

13.
时下,各级政府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激发了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许多大学生村官异常活跃,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作调研、搞创作,探索农村文化发展新途径,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文化村官。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体育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随着体育人口增长,体育规划滞后;公共财政投向农村体育事业的资金长期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较少,且体育素质偏低,指导力度不强,使农民很难掌握正确的锻炼技术和方法;懂现代体育业务,会经营管理的体育人才十分缺乏;农村体育设施很少,尤其是方便农村群众健身的公共体育设施更少.应把体育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实行统一规划;搞好农村体育文化站点建设,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开展传统的、民族的、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项目;拓宽体育经费来源,繁荣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2)
太谷县由于村与村之间经济实力、思想观念和工作力度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没能得到充分满足,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没有发挥应有效应。本文针对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深刻分析了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和完善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已经具备了进行文化市场消费的经济能力,但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7.
陈娜  皮庆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84-8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从根本上打通致富门路,最终实现文化富民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目标。因此,研究农村文化问题是当今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之一。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分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力求为政策的制定、更好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以为如果不对农村人口实行如此严格的生育控制政策,我国人口增长是控制不住的,因此对生育政策向宽松方面的任何微调都充满了忧虑:在如此严格的生育政策和生育管理约束下,尚有不少农民家庭超生,如果政策放松,生育水平必然大幅反弹,稳定低生育水平就更困难。这种认识和忧虑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毕竟我国农村以“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重男轻女”为特征的传统生育文化根深蒂固,许多农民家庭在现行生育政策下具有较强超生倾向。然而,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1):55-56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四川省农村文化设施现状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居民缺乏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导致农村居民对文化娱乐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有效组织、积极引导,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让农民满意,实现农村文化事业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何玲 《中国市场》2012,(35):78-79
村级文化建设要以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和谐、维护农村稳定为重点;昌吉州在村级文化室的建设上加大政府对村级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促进了文化阵地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机制体制建设;创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村级文化建设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